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及盆腔孤立纤维瘤的CT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腹部及盆腔孤立纤维瘤的临床诊治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及盆腔孤立纤维瘤的CT表现。结果11例患者中,6例发生于腹部,5例发生于盆腔;10例病变边缘清楚,1例病变边缘不清。CT平扫4例呈均匀稍低密度,7例呈等低混杂密度;增强扫描3例病变呈明显均匀强化,8例呈不均匀强化,8例中的3例患者在中度及明显强化肿块内,另外5例病变在动脉期呈轻度-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肿块实质部分进一步强化。结论孤立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但最后确诊仍需结合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学。

  • 标签: 腹部 盆腔孤立性纤维瘤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胸部孤立纤维瘤患者良恶性诊断中应用CT所取得的临床价值,分析CT在胸部孤立纤维瘤中诊断效果,望能为胸部孤立纤维瘤的良恶性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在2016年05月01日至2018年05月15日我院进行检查的胸部孤立纤维瘤(SFT)患者中盲选10例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为经过病理检查证实,其中良性占7例,恶性共3例,对患者CT检查表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恶性患者SFT最大径优于良性患者,组间的数据存有明显差异(P<0.05)。良性患者ROC曲线分析中,良恶性SFT最大径为0.7245,以9.3作为良恶性最大为其界值,良恶性诊断敏感度为60.0%,特异性为89..0%,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3.7920,0.4926。结论胸部孤立纤维瘤患者进行良恶性诊断时应用CT进行诊断,有一定的特征,若当最大径超过9.3厘米,不均匀强化,周围出现侵犯,则有助于进行SFT良恶性的评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CT 诊断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 应用价值良恶性
  • 简介:摘要肝脏黏液肿瘤是肝囊肿的一种表现,是现代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肝脏类的疾病。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技术和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相关医疗设施的逐渐完善,对肝脏黏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CT诊断是现代临床医学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利用CT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透视观察,确定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病情的治疗。本文笔者首先阐述了CT诊断的相关理论和肝脏黏液肿瘤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现代临床医学利用CT检查进行肝脏疾病的诊断。

  • 标签: CT诊断 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 肿瘤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立肺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69例孤立肺结节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诊断疾病。结果CT诊断孤立肺结节良性病变,检出率为49.28%。CT诊断孤立肺结节性恶性病变,检出率为46.38%。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患者多可见结节边缘不光滑(76.67%)、胸膜凹陷征(86.67%)、分叶征(83.33%)、血管集束征(73.33%)。与良性病变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CT诊断用于孤立肺结节性病变诊断,可明确鉴别结节性质,检出率值得肯定。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性病变 CT诊断 结节边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难治、空洞肺结核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300例难治、空洞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抗痨凝胶治疗的方法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积极护理,痰菌涂片阴转率基本达10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难治、空洞肺结核有效可靠,积极的护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 难治性空洞性肺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 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球形病变 的 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 2016 年 8 月到 2017 年 7 月确诊的 70 例 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进行 CT 检查与普通放射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结果:使用 CT 进行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 普通放射检查。结论:使用 CT 对 肺部孤立球形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准确率明显较高,可为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CT 普通放射检查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黏液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40例卵巢的黏液肿瘤患者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0例卵巢的黏液肿瘤中,30例良性肿瘤,交界肿瘤8例,恶性肿瘤2例。肿瘤系囊或者囊实且常为多房,其内则系胶冻样的黏稠物质以及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其中良性者表面多光滑,并且壁薄,而交界者表面则基本光滑,并且掺杂着乳头状多簇增生的区域,但恶性者表面呈多房且为囊实。结论患者卵巢的黏液肿瘤,以良性肿瘤最为多见,而交界肿瘤则比较少见,当表现为交界肿瘤时,往往需多点取材,从而排除患者早期的浸润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髓增殖肿瘤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48例骨髓增殖肿瘤患者,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骨髓细胞计数以及骨髓突变基因检测结果。结果骨髓增殖肿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血栓形成以及肝脾肿大等;通过比较所有患者的粒系比例、巨核系细胞计数以及红系比例发现,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AK2V617F体细胞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0%的PV患者、55.56%的ET患者、35.71%的PMF患者;CARL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0.00%的PV患者、38.89%的ET患者、28.57%的PMF患者;MPL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0.00%的PV患者、11.11%的ET患者、7.14%的PMF患者。结论对骨髓增殖肿瘤疾病的诊断,必须结合对患者临床表现、骨髓细胞计数以及骨髓突变基因检测结果等相关资料的分析,做出合理判断。

  • 标签: 骨髓增殖性肿瘤 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自发性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疾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及预后,并对药物保守治疗及腔内治疗的近中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SISMA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选择、随访资料并进行回顾的分析。结果本组共纳入124例SISMAD患者,主要症状为突发腹痛,影像学分型以YUN分型Ⅱ型为主。保守治疗的近期有效率为80.73%,随访症状缓解率为90.9%;腔内治疗近期有效率为96.59%,随访症状缓解率96.55%。保守治疗及腔内治疗近中期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多数SISMAD患者,保守治疗安全有效,应为其首选治疗方式;腔内治疗提供了较好的近中期疗效,但应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在合并腹膜炎体征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以期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源肿瘤CT征象与病理分类的相关。方法采用回顾分析将我院近期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的39例神经源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手术前经螺旋CT或多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27例患者经过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并对其注射流率2~3ml/s。对CT扫描结果以及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39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的神经鞘膜来自于肿瘤,其中,有15例良性神经鞘瘤,5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有8例患者有副神经节瘤,其中有6例良性,1例恶性;有7例患者的交感神经节细胞来自于肿瘤龟例;其中,有2例节细胞神经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结论腹膜后神经源肿瘤主要包括神经鞘膜来源肿瘤、副神经节瘤以及交感神经节细胞来源肿瘤。不同的神经源肿瘤所表现的影像既有相同的地方,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因此,了解肿瘤的病理基础,并突出其根本征象,再与其它征象进行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

  • 标签: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 CT征象 病理分类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炎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经手术证实的10例腹部IMT,术前均经CT检查,对照术后结果总结分析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密度以及CT增强表现。结果发生于肝脏2例,腹腔3例,脾脏、十二指肠降部上段、胃窦部、胆囊、膀胱各1例。CT表现为囊肿块2例,囊实混合型3例,实肿块5例。增强扫描实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或明显强化,囊部分不强化,囊实混合型其内见不规则样、片状、花环状、分隔样强化,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结论CT扫描能够对腹部IMT的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护-患者-管理三位一体延续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服药依从的影响,从而改善其居家自我管理能力。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常规服药并定期随访)和观察组(n=20,在对照基础上实施医护-患者-管理三位一体延续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并采用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SCB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CBQ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SCBQ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医护-患者-管理三位一体延续护理可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服药依从和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胃肠道肿瘤 服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 ERRα是关键的能量代谢调控因子,与癌症预后相关。同时,作为分子生物钟及其输出途径的转录调节剂,它又与核心时钟蛋白具有广泛的转录串联。鉴于生物钟对 ERRα基因的表达调控及 ERRα在癌症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生物钟可能通过改变孤儿核受体 ERRα的基因表达模式,导致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反应,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发展。进一步研究 ERRα、癌症发生发展和核心时钟基因的功能关系,必将揭示代谢时钟的紊乱对肿瘤生物学过程中与时序相关的关键分子机制和生理表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α)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过表达,本文概述了该酶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 标签: CAFs,FAP-&alpha 肿瘤
  • 简介:摘要人类HEATR1(HEATrepeatcontaining1)是一种主要的核仁蛋白,最初发现在不同的蛋白质家族,包括亨廷顿(huntingtin)蛋白、延伸因子3(EF3)、PR65/亚基蛋白磷酸酶2等。人类的HEATR1基因位于第1q43号染色体上,编码一个由2144个氨基酸组成的大(236kDa)蛋白质,参与前18S核糖体RNA和核糖体合成。近期相关研究表明,与正常细胞相比,HEATR1在部分癌细胞系中可能被过度表达,并参与了部分肿瘤疾病的发病机制。本综述对HEATR1与肿瘤近期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肿瘤的治疗及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HEATR1 肿瘤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美观满意度。方法择取2015年04月份--2017年08月份的85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参与到本次研究中,依据随机数表法的分组方式展开分组,一组为比照组,共计42例患者,给予其传统放射状切口的手术方式;另一组为治疗组,共计43例患者,给予其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中的总有效例数为41例,总有效率为95.34%;比照组中的总有效例数为29例,总有效率为69.0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比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67%(42/43)显著高于比照组的总满意度64.28%(27/42),且治疗组中出现局部水肿的患者有1例,乳晕感觉异常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比照组中出现局部水肿的患者有2例,乳晕感觉异常的患者有3例,乳头溢液的患者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治疗组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比照组,组间具有差异性,即P<0.05。结论应用环乳晕切口治疗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美观满意度,在预后也极大低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环乳晕切口手术 乳腺纤维腺瘤 临床效果 美观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描述原发骨肿瘤患者正负性情绪和生命质量的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和生命质量量表对81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正性情绪与生命质量的功能状况和总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症状中的疲倦、食欲丧失和经济困难呈显著负相关(p <0.05);负性情绪与生命质量的功能状况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与症状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失眠、食欲丧失和便秘呈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 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正负性情绪与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正负性情绪状况,及时给予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关键词】骨肿瘤;正性负性情绪;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纤维瘤患者采取手术的必要,并对其围术期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择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照患者采取的不同术式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术式的15例对照组患者与采取微创旋切术的15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对比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避免癌变临床有必要为乳腺纤维瘤患者采取手术,而为了减轻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应为其优选微创旋切术,此术法有利于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恢复。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手术 必要性 围手术期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肿瘤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RS分下降明显,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疼痛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肿瘤 癌性疼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