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包括:(1)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2)尿道吊带悬吊术;(3)尿道口内注射术。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急性尿潴留,尿潴留的原因主要是与手术创伤,组织局部水肿,术后局部疼痛,麻醉及卧床体位有关,少数患者可能是手术过程悬吊过渡造成尿道机械性梗阻。我科在开展以经尿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为主的尿失禁手术治疗过程中,总结以下术后急性尿潴留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术后 排尿困难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尿道悬吊术 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急性尿潴留
  • 简介:摘要:肛肠术后并发排尿困难患者高达30~40%,与患者年龄、性别、手术位置、及疼痛刺激等有关。肛肠术后伴有排尿困难者,更易出现烦躁、激动、恐惧等负面情绪,还可能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病情严重者膀胱出血甚至破裂,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来讲,对于肛肠术后排尿困难患者,常用诱导疗法进行治疗,若疗效不佳,可结合留置尿管治疗。但留置尿管极易诱发尿路感染,增加患者负担。中医治疗肛肠术后排尿困难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 术后 排尿困难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排尿障碍的表现、特点、转归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伴排尿障碍患者1561人,统计学单因素分析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特点、转归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龄及患有前列腺疾病和泌尿系感染的脑卒中患者更易发生排尿障碍(P〈0.05);脑卒中后排尿障碍与性别及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无关(P〉0.05);脑卒中患者发病部位和类型与排尿障碍类型有相关性。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发病部位、类型及患者的年龄、是否患有前列腺疾病、是否患有泌尿系感染是排尿困难发生的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对待。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排尿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境遇性排尿障碍是指由于心理恐惧等原因而导致在公共厕所有他人在场时排尿困难。患者泌尿系统并无生理与解剖方面的异常,排尿困难仅由于心理因素而导致。据美国调查显示,大约7%的人患有此障碍。我国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统计数字,该病多发于男性,常起病于青少年。笔者在临床咨询中应用系统脱敏疗法治疗1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身疾病 境遇性排尿障碍 系统性脱敏疗法 心理治疗 社交焦虑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把护理干预应用于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对其术后排便、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把我院从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58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这58例患者分成试验组29例、参照组29例。参照组29例患者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试验组29例患者的护理方法是护理干预。把两个组患者术后的排便、排尿情况、疼痛情况和满意度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29例患者术后排便困难发生率、排尿困难发生率与参照组29例患者相比,明显更低,2组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果,有进一步的探析价值。试验组29例的护理满意度是96.55%(28/29),与参照组29例患者的68.97%(20/29)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果,有进一步的探析价值。试验组29例患者的护理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29例患者,两组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果,有进一步的探析价值。结论把护理干预应用在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中可以减小患者术后发生排便、排尿困难的发生概率,并且能够明显地减轻术后的疼痛感受,提高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肛肠外科 排便 排尿
  • 简介:目的:寻找解决或改善截瘫患者排尿功能的方法探讨。方法:施行大网膜脊髓圆锥部移植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观察和尿流动力学等仪器检洲。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和仪器的监测,证实了大网膜对脊髓圆锥部的排尿功能有恢复功效,其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3.3ml/s到术后16.4ml/s,膀胱残余尿量由术前204.1ml到术后26.7ml。结论:对脊髓完全损伤性患者,利用未损伤的圆锥施行大网膜移植,激发其排尿功能的恢复,是大网膜治疗脊髓损伤又一新的开拓和创新,是一个新的重要理念。

  • 标签: 脊髓圆锥 截瘫患者 临床研究 功能恢复 激发 排尿功能
  • 简介:摘要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产后排尿性晕厥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产妇产后生命安全起到较好的保障作用,对产后产妇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产妇恢复,缩短了产妇住院时间,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排尿性晕厥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塞露诱导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产后尿潴留患者80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方式诱导排尿,研究组产妇则采取开塞露诱导排尿,两组均做好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诱导排尿效果、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诱导排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尿潴留患者采取开塞露诱导排尿,相比传统方法诱导排尿效果更良好,而且可以促使产妇更快排尿,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产后尿潴留 开塞露 诱导排尿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19例中膀胱颈梗阻10例,后尿道狭窄7例,腺体残留2例。经尿道电切10例,经尿道电汽化5例,开放手术2例,均一次成功治愈。2例仅行尿道扩张。结论经尿道电切或电汽化是治疗前列腺术后排尿困难的较好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切除术 排尿障碍 尿道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上一年度诊治的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5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28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膀胱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确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期 排尿障碍 膀胱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上一年度诊治的脊髓损伤康复期排尿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5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28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膀胱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确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期 排尿障碍 膀胱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 选择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82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各组41例,对比护理效果,包括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减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12%较对照组80.49%高(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较理想,更有利于促进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短排尿及排便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肛肠外科手术 早期护理干预 术后排尿及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