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金匮要略》乃祖国珍贵的医学文化遗产,历来备受重视,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临床实践,举“猪苓汤”“白头翁汤”“当归芍药散”的治疗医案,并辩证分析医理,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金匮要略》 猪苓汤 白头翁汤 临床医案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应急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其护理方法的不同把其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应急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见的护理方法,应急组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应急护理干预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进行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PaCO2、PaO2和呼吸频率等数据没有太大的差别,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应急组患者的PaCO2、PaO2和呼吸频率等数据明显比常规组患者更好(P<0.05);应急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把应急护理干预运用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身血气指标,还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应急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盐酸羟酮的药理学及其临床应用。方法:以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肿瘤手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按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即使用盐酸羟酮缓释片的实验组和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的对照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镇痛 药理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盐酸羟酮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100例需要进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使用吗啡进行镇痛,实验组患者使用盐酸羟酮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疼痛情况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中的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实验组的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盐酸羟酮在手术治疗中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更为安全,建议医生使用盐酸羟酮为患者进行镇痛。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药理 临床应用 药动学 药效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羟酮的药理学及其在手术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20例入组研究对象用乱数表法分成对照组(60例,地佐辛超前镇痛)与观察组(60例,盐酸羟酮超前镇痛),对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平均动脉压)、应激反应因子(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疼痛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诱导前、插管时、切片时、术毕、拔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2h、24h、36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前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12h、术后24h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羟酮以超前镇痛形式应用于手术患者疼痛管理中,利于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术后应激反应抑制、术后疼痛改善,同时具有较高应用安全性。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药理学 术后疼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羟酮是一种阿片u和κ双受体激动剂,在缓解围术期疼痛及晚期癌痛具有显著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羟酮对机体免疫机制较轻,可以缓解再灌注的心肌损伤,有利于术后恢复。同时,羟酮还适用于于消化内镜的麻醉。

  • 标签: 羟考酮 围术期镇痛 消化内镜 晚期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羟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诊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6例行宫腔镜诊刮术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观察组38例(行羟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VAS评分、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行宫腔镜诊刮术患者羟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羟考酮 丙泊酚 宫腔镜诊刮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吗替麦酚酯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狼疮性肾炎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吗替麦酚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生活、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6.67%)(P

  • 标签: 吗替麦考酚酯 环磷酰胺 狼疮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患者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盐酸羟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各30例。其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为参照组,应用盐酸羟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的为研究组,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用药前患者的心率及动脉压无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变化程度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的发生方面研究组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患者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盐酸羟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对患者不良影响小,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癌射频消融术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晚期癌症患者在出现中重度癌性疼痛时使用盐酸羟酮缓释片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将2019/11-2020/11期间治疗的86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运用硫酸吗啡缓释片镇痛的对照组43例与运用盐酸羟酮缓释片镇痛的观察组43例。探究用药前后患者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调节效果。结果:用镇痛药前患者疼痛严重导致生活质量较差(P>0.05),用镇痛药后,运用盐酸羟酮缓释片的观察组患者与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更好(P<0.05)且患者生活质量(生理机能、心理情感和社会功能等维度)提高幅度大(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行镇痛治疗时运用盐酸羟酮缓释片能获得比硫酸吗啡缓释片更好的镇痛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好。

  • 标签: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晚期癌症 中重度癌性疼痛 价值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羟酮缓释片弱化二阶梯治疗用于癌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癌性疼痛的患者46例,用随机检查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23例患者给其服用盐酸羟酮缓释片,对照组23例患者使用常规二阶梯应用曲马多缓释片,服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疼痛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95.65% ,对照组为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紫癜性肾炎患儿行吗替麦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价值。方法 随机将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10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实验组(50例,应用吗替麦酚酯+泼尼松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泼尼松+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肾功能指标、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经对比,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用吗替麦酚酯、泼尼松治疗紫癜性肾炎患儿的效果确切,利于其肾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吗替麦考酚酯 泼尼松 紫癜性肾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盐酸羟酮缓释片联合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就诊的中重度癌性疼痛128例患者,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64例,治疗时,将盐酸羟酮缓释片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身痛逐瘀汤,分析组间治疗价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止痛起效、持续的时间较对照组长(P

  • 标签: 中重度癌性疼痛 身痛逐瘀汤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肾病患者采用吗替麦酚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2月~2020年6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我院共计甄选80例难治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可分为对照组(n=40,实施他克莫司胶囊治疗)和观察组(n=40,实施吗替麦酚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尿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尿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尿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肾病患者吗替麦酚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显著,对尿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可起到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吗替麦考酚酯胶囊 他克莫司胶囊 难治性肾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运用吗替麦酚酯和小剂量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和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带来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进行分组,每组3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吗替麦酚酯和小剂量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 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过程中,运用吗替麦酚酯和小剂量激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进行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吗替麦考酚酯 小剂量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