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主动腔内隔绝术麻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0例主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全身麻醉和使用尼卡地平和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分析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支架释放前、支架释放时、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患者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均比较平稳,手术过程均比较顺利,术毕患者的苏醒效果比较良好,患者支架释放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为(85.49±3.32)mmHg、(43.35±3.52)mmHg、(67.51±2.67)mmHg、(58.68±6.01)次/min,与麻醉诱导前的(135.56±9.56)mmHg、(69.68±9.28)mmHg、(89.15±7.58)mmHg、(68.57±8.52)次/min相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行腔内隔绝术的主动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使用尼卡地平和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

  • 标签: 胸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主动破裂术前急救配合与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70例RAAA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对患者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对破裂主动疾病特点、危险性进行分析,实施全面的术前急救与护理。结果7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6例术后30d死亡,死亡率8.6%,均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只有对破裂性腹主动疾病特点有所了解,实施有效的急救配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及时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术前急救 配合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破裂主动(rAAA)接受开放手术和腔内手术(EVAR)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8年1月至2017年6月间行急症手术治疗rAAA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开放手术组和EVAR组病例的围术期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输血量、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开放手术组12例,围术期死亡率50%,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8.3%;EVAR组19例,围术期死亡率21%,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1.6%,二组围术期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EVAR组在在术中出血量[(143.7±86.7)mlvs(3775.0±1801.1)ml]、输血量[(1331.6±967.3)mlvs(4158.3±1661.0)ml]、补液量[(2514.2±978.2)mlvs(4850.0±1306.3)ml]、术后ICU住院时间[(1.2±2.6)天vs(5.3±2.9)天]、总住院时间[(10.3±4.6)天vs(17.8±4.4)天]较开放手术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EVAR是rAAA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需要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及动脉解剖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 标签: 破裂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开放手术
  • 简介:主动(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的病理性扩张,当其最大直径超过正常直径的50%或者3.0cm时即可诊断,因能导致致命的动脉破裂而具有极高的死亡率。研究表明AAA在6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5%,而女性约为1%。在美国每年约有15000例患者因动脉急性破裂而死亡。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MICRORNA 男性发病率 作用机制 AAA ANEURYSM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主动及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主动动脉患者及部分术后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对原始薄层图像进行多种后处理技术对主动显示,主要包括二维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MPR、CPR)最小密度投影(MIP)三维重建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34例主动患者,横轴位图像结合其后处理重建图像能够全方位显示主动病变情况,清晰显示主动的部位、大小等解剖细节及其主要分支血管近端累及情况及术后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主动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对其术后随访、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瘤 后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 主动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特点是发病突然,死亡率极高,典型表现为撕裂样胸痛或腹痛,伴频死、窒息或休克等。 对于自述无高血压病史的年轻患者,出现急性后背部剧烈疼痛时进行心脏及大血管彩超检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33岁男性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主动夹层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 B型主动夹层动脉的院内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 4月至 2007年 8月 ,行主动腔内隔绝术治疗 B型主动夹层 135例。男 125例 ,女 10例 ;年龄 (52士 10)岁 (31一 81岁 )。经股动脉切开置人覆膜支架封堵主动破裂口 ,置人后造影检查证实疗效 ,术后随访 1一 64个月 ,平均 18土 17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住院期间死亡 1例 ,1例转送外科手术 ,发生主动腔内隔绝术后综合症 18例 ,5例患者左锁骨下动脉被完全封闭 ,6例部分封闭。 2例出院 1月后死亡 ,其中 1例死于胃癌 ;l例术后 1年出现迟发性内漏。 1例术后半年发生截瘫。随访 3个月时 ,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封闭 ,主动和腹主动真腔扩大 ,假腔内血栓形成 ,支架位置、形态正常。 1例术后 1年升主动发现夹层未行外科手术。结论 主动夹层动脉腔内隔绝术治 B型主动夹层动脉的院内及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破裂动脉术后病人脑血管痉挛的集束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破裂动脉术后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0%(38/40),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2.5%(5/40),而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7.5%(31/40),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2.5%(13/40),观察组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破裂动脉术后病人脑血管痉挛的集束化护理实施后,能显著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并达到较高的护理效果,从而促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因此值得推广与临床应用。

  • 标签: 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集束化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显微手术颈夹闭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本院心脑血管科收治的82例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择期显微颈夹闭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显微颈夹闭手术。详细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发现,观察组的GOS评分良好率84.44%(38/45),高于对照组的良好率64.86%(24/37);观察组的GOS评分较差率11.11%(5/45)、死亡率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GOS评分24.32%(9/37)、死亡率5.41%(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中有脑积水、感染、动脉再次破裂及脑血管痉挛的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9%(4/4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92%(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显微手术颈夹闭治疗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提高患者的GOS评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积极采纳推广。

  • 标签: 脑动脉瘤 破裂出血 显微瘤颈夹闭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主动夹层术患者术前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年底期间我院收取的22例主动夹层患者,对其实施术前护理,对护理的方法的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所有22例患者经过救治,有2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9.09%);其余20例患者待病情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其中19例患者达到治愈,治愈率为86.36%。结论对主动夹层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为患者后续手术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为提升患者的救治率的意义尤为重要。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术前 护理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湿性愈合对感染性假性动脉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总结临床护理体会,为新型敷料应用于伤口恢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伤口护理案例,本文所选案例伤口护理难度较大,使用敷料品种较为多,在治疗过程中阶段性评估伤口,根据评估选择特定的敷料给予相应处理,所选择的敷料类型包括遂水凝胶敷料、藻酸盐敷料及泡沫敷料。结果经过对患者在不同时期,共9次的伤口换药,患者伤口完全愈合,创面的渗出显著减少,坏死组织也明显减少,且长出大量的新鲜肉芽组织。结论相比于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介入治疗,新型敷料应用于感染型动脉破裂出血伤口效果显著、创伤性小,能大幅降低治疗风险,且治疗价格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湿性愈合 感染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 简介:合并有脑灌注不足的急性主动夹层(acuteaorticdissection,AAD)诊断依然是临床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早期诊断关系着患者的预后。国际记录数据显示,在2202例AAD患者中,有132例(6%)合并脑卒中[1]。现有资料显示AD急性期意识障碍发生率达20%[2],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脑灌注不足 诊断 便携超声仪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主动夹层患者采用内科药物治疗方法的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 10例主动夹层患者有关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结果:将患者根据 Miller进行分型,有 3例患者为 A型病变(占 30%), 7例患者为 B型病变(占 70%)。应用麻醉性止痛剂的患者有 9例(占 90%),其中 3例患者(占 30%)由于未能缓解疼痛而应用冬眠合剂。治疗后患者平均心率每分钟 95次,急性期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心得安或异博定,并口服倍他乐克。每日平均口服倍他乐克 182毫克,有 8例患者(占 80%)心率每分钟降至 70次以下。患者血压平均为 195/123毫米汞柱,都应用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其中有 5例患者应用硝普钠(占 50%), 2例患者应用硝酸甘油(占 20%), 3例患者应用冬眠合剂(占 30%)。应用上述药物后有 8例患者降到 120毫米汞柱。 1例患者在急性期死亡(占 10%), 9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两周。结论:主动夹层患者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后可使其预后得到显著改善,死亡率明显降低。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内科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床突旁动脉泛指位于前床突附近的动脉,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与之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合研究了床突旁动脉的解剖定位与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等。积极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对颅内床突旁动脉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床突旁动脉瘤 解剖定位与分类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栓塞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20例颅内动脉栓塞术患者从生命体征、并发症、穿刺部位、疼痛等几方面观察,给予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和术后指导。结果我科接受颅内动脉手术的20例患者,经血管造影证实全部栓塞治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消失,表现为意识状态、语言功能、肢体运动等方面基本恢复,效果满意。结论颅内动脉栓塞术避免开刀、侵袭微小,对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成功率高,疗效好,有可能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的首要手段。而术后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是保证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对降低颅内动脉患者死亡率、致残率,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1。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