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培养系统与手工配制培养液进行血液培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3年2月-2023年6月接收800份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手工配制血液培养、全自动培养系统培养,分析其培养效率。结果:各菌种的系统培养阳性显像时间均明显短于手工培养;800份血液标本经全自动培养系统培养后获得83份阳性结果,阳性率为10.38%。各菌种中,大肠埃希菌、念珠菌属、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珠菌等阳性率均明显较高。结论:相比于手工配制血液培养,全自动培养系统的血液培养效率、效果均更显著,可在临床高效推广。

  • 标签: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 手工配制血培养液 阳性显示时间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末梢及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于我院实施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18例,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59例,对照组59例,前者采集末梢,后者采集静脉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对照组静脉MCHC、MCH、HCT、HGB、RBC高于观察组,MCV、WBC 则低于观察末梢患者,P<0.05;两组患者对比,对照组的E 管和P管各项血常规指标,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组的E 管和P管管各项血常规指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采集末梢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度更高,因此推荐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使用静脉作为标本,有助于疾病的诊治。

  • 标签: 血常规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静脉和末梢在血糖检验上的差异。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90例,分别实施静脉和末梢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下的血糖水平差异。结果 静脉检测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与末梢检测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进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时,不论是选择静脉还是末梢进行检测,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可行性。静脉采集的样本量较大,检验数据相对更准确,末梢采集操作更为便利,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自我检测,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管理意识。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糖检验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尿酸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高尿酸症可导致痛风、尿酸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生。本文旨在探讨高尿酸症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尿酸 痛风 尿酸性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血常规检验时末梢与静脉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实验对象为20例肺炎小儿患者,以颜色球随机抽取法将患儿分为基础组(n=10)、分析组(n=10)两组,分别采集末梢与静脉,并对比检验结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7月。结果:相较于基础组,分析组的各项指标检验结果更好,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血液检查时,末梢血常规是一种临床常见方式,但无法将全身循环系统血液状况充分反映出来,检验期间可采用静脉再次检查,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 标签: 儿童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静脉采样和末梢采样在血液常规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了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常规检查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了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并随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血红蛋白含量(HB)、白细胞含量(WBC)、红细胞含量(RBC)以及红细胞压积(HCT)。结果:通过比较不同采血方法的结果,发现静脉采血的HB、WBC、RBC和HCT均高于末梢采血,而且这些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样在血液常规检查中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结果,因此是该检查的可靠证据。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检验 末梢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末梢和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100例为参与血常规检验的人员,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两组,对照组采末梢,观察组采静脉,对比两组人员的指标差别,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WBC(白细胞)、RBC(红细胞)、HCT(红细胞比容)、HGB(血红蛋白)及PLT(血小板)等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别,观察组的检验结果更接近于标准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采静脉能够提高检验的精准度,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效果差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末梢与静脉在血细胞检验结果中的作用。方法:挑选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接收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采集方法将新生儿划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抽取静脉,对照组抽取末梢,对比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PLT、HCT、HGB、RBC指标)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细胞WBC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比末梢在血细胞检验结果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提供准确数据。

  • 标签: 新生儿 末梢血 静脉血 血细胞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流感染患者实施培养报阳时间联合PCT检测的准确率。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疑似血流感染患者,收治数量为84例,予以培养报阳时间联合PCT检测,统计其准确性情况。结果:(1)疑似血流感染患者确诊结果阳性22例,占比26.19%;阴性62例,占比73.81%。PCT检测结果阳性25例,占比29.76%;阴性59例,占比70.24%。培养报阳时间联合PCT检测结果阳性24例,占比28.57%;阴性60例,占比71.43%。(2)疑似血流感染患者培养报阳时间联合PCT检测(100.00%、96.77%、97.62%)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高于PCT检测(72.73%、85.48%、82.14%),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血流感染患者实施培养报阳时间联合PCT检测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血流感染 血培养 报阳时间 PCT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儿科与新生儿科住院患者培养病原菌及耐药性差异研究。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住院儿科和新生儿科血液标本分离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菌种,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儿科患儿培养主要病原菌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5.8%,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占40.9%,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3.2%、0%、1.1%、12.8%;儿科患儿培养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高达23.1%,应引起重视。新生儿培养主要的病原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新生儿培养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62.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占45.6%,MRCNS占87.3%;未出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 我院儿科住院患儿与新生儿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明显不同,应对住院患儿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加以关注。

  • 标签: 儿科 新生儿科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差异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