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肺良恶性肿块的CT征象,分析CT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经病理及临床、影像学随诊证实的肺癌患者87例及同期CT误诊的良性肿瘤43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CT误诊原因。结果87例肺癌中,CT正确诊断46例,误诊41例;误诊和确诊的肺癌在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淋巴结肿大、浅/深分叶征象的出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管集束征和支气管气相征象的出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气相和胸膜凹陷征分为3个等级,将肺癌出现上述征象0~1个为不典型(等级1),2~3个为较典型(等级2),4~5个为典型(等级3),误诊和确诊肺癌在等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8,P=0.002)。结论导致CT误诊肺良恶性肿块,既有征象不典型、技术检查不足等原因,也有诊断医师对征象把握不准、经验不足等主观因素。

  • 标签: 肺肿瘤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 简介: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方法结合临床病例就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病和诊断作简要综述。结果绝大多数GIST可表达特异性的KIT蛋白(CDll7),但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部分经偶然发现,消化道钡餐造影、消化道内镜、超声内镜以及CT或MRI有助于诊断。GIST的预后与肿瘤大小和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肿瘤破裂具有高度危险性。结论GIST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诊断手段,对无症状体征的腹腔内肿块要考虑到该病;肿瘤CDll7(+)可诊断。

  • 标签: 胃间质瘤 误诊 诊断
  • 简介:患者男,67岁,以"骶尾部皮脂腺瘤术后感染10个月"于2011年3月6日入院。患者10个月前发现骶尾部一包块,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骶尾部皮脂腺瘤进行手术,术后10个月切口仍未完全愈合,且有流脓现象,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检查:患者一般状态可,心肺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患者骶尾部见一手术瘢痕,切口周围隆起,表面红肿,按压有脓液流出。骶尾部彩超示:皮下最浅处约0.4cm处可见无回声,范围约4.8cm×0.9cm,

  • 标签: 神经管缺损 误诊 骶尾部
  • 简介: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PSH)是一种源于呼吸道上皮的肺良性肿瘤,临床多无症状,可于肺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可有不典型的呼吸道症状,手术治疗效果好。该病临床少见,容易误诊、漏诊。近期我们收治了1例误诊为甲状腺肿瘤肺转移的PSH患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硬化性血管瘤 甲状腺肿瘤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因上腹部疼痛1周入院。患者1周前饮酒并食用海鲜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以左上腹为主,阵发性加剧,于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病情加重转当地医院急诊,查血、尿淀粉酶升高,使用奥曲肽治疗(具体剂量不详),未使用生长抑素。治疗7d症状未明显减轻遂来我院,门诊以“腹痛待查:胰腺炎可能”收入我科。

  • 标签: 首发症状 胰腺炎 过敏性紫癜 腹痛 上腹部疼痛 误诊
  • 简介:进入秋季,老年人很容易因感冒而发生肺部感染。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老年人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3方面:一是老年人全身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等一旦进入下呼吸道(喉以下),很容易快速增长繁殖。二是老年人的支气管表面黏液纤毛活动降低,清除外来异物或细菌、病毒的能力下降,细菌得以在下呼吸道繁殖。此外,随着年岁增大,咳嗽反射也减低了。三是老年人支气管黏膜和腺体逐渐萎缩,抗体分泌减少,有利于病原体进入和繁殖。

  • 标签: 肺部感染 支气管黏膜 现代医学研究 下呼吸道 老年人 纤毛活动
  • 简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是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患者可在家自行透析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1]。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不断降低、透析充分性的不断提高,腹膜透析低钾血症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不但发生率高达10%~58%[2-3,13,17],而且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针对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原因、危害及防治进行了文献复习,报道如下。1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原因1.

  • 标签: 低钾血症原因 危害防治 原因危害
  • 简介:直肠癌患者在无手术禁忌证情况下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同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尽量保护排尿功能,避免损伤输尿管。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因行直肠癌根治术而损伤输尿管的情况时有发生[1-2],若处理得当,可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直肠肿瘤 外科治疗 输尿管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本院2005年7月~2011年6月收治24例(31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复发的主要原因有大隐静脉残留18条患肢,小隐静脉曲张未处理5条患肢;激光闭合术后曲张静脉再通4条患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6条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4条患肢;血管再生与深静脉交通1条患肢。21例患者(28条患肢)接受再手术治疗,25条反流性静脉曲张患肢外观曲张静脉消失,1例随访时死亡,死时患肢无复发。3例PTS患者治疗后,2例溃疡愈合,1例仍反复溃疡。结论再手术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以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复发 再手术
  • 简介:目的通过对本站血液报废原因的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的发生.方法统计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制备成分血正常报废、异常报废、品种报废的情况,分析原因.结果经过统计得出血液正常报废率为97.11%,异常报废率为2.91%,按品种报废中血浆报废率为94.06%、红细胞报废率为4.04%、浓缩血小板报废率为1.81%、全血报废率为0.04%、冷沉淀报废率为0.03%.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得知有些报废是可避免的,因而应加强对献血者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工作,技术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有效降低血液报废.

  • 标签: 血液报废 离心破袋 破损 成分血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法,髌骨脱位矫形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膝前痛,膝关节活动受限等不良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87例,其中有症状者患者16例及门诊随访的外院复发性髌骨脱位矫形手术有症状的患者6例纳入研究,术后患者症状主要有膝前痛、膝关节活动受限,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分析效果欠佳的原因。结果:本组共22例患者,年龄14~43岁,

  • 标签: 复发性髌骨脱位 矫形手术 术后效果 原因分 关节活动受限 术后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患者T管拔出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T管拔出后出现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经窦道插管引流后痊愈;4例开腹手术重放引流管,其中I例手术后腹腔感染恶化,全身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拔管后36h因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拔管动作轻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拔管时间,T管在腹腔内位置相对稳定,拔管时及拔管后多取半坐卧位至胆汁外流消失等措施均能减少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发现胆漏后应尽早由原窦道插管引流,若失败、或出现腹膜炎体征应及时开腹引流。

  • 标签: 引流 胆漏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反复复发、两次或两次手术以上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1例难治性CSDH患者中,血肿钻孔引流手术史2次者15例,3次者4例,4次者2例。治疗前CT/MRI扫描发现明显脑萎缩12例,血肿包膜形成8例,血肿分隔多房5例,血肿机化3例。对5例无血肿分房分隔、包膜明显强化及血肿机化的患者仅再行血肿穿刺冲洗引流术,余16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术。术后均给予1-2疗程高压氧治疗。随访3-6个月.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个月CT或MRI检查,5例呈硬膜下积液表现。其中2例有占位效应再次行钻孔引流+高压氧治疗;术后6个月,4例有少量硬膜下积液,较前好转,无新复发病例。结论高龄脑萎缩、包膜形成、血肿分隔多房、血肿机化为难治性CSDH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原因采用开颅血肿和包膜切除或钻孔冲洗引流术+高压氧等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 复发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小肠移植术后血清及移植肠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动态变化与病理组织变化,来探讨HMGB1在小肠移植术后变化意义及原因。方法选用近交系SD大鼠与近交系Wistar/A大鼠,建立异位小肠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组。A组:对照组(SD)大鼠36只,仅行开关腹及左肾切除术;B组:同基因移植对照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36只;C组:异基因移植组(供体为SD大鼠,受体为Wistar/A)36只。术后2h、12h、1d、3d、5d、7d处死6只大鼠,采血分离血清,同时获取移植肠。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HMGB1及IL-2水平,Westernblot法及RT-PCR法测定移植肠中HMGB1及IL-2的表达水平;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肠的病理变化。结果小肠移植术后能致大鼠血清及肠组织中的HMGB1表达升高。在血清中,B组HMGB1在手术后出现了1次高峰,12h达高峰,而后至术后第3天时下降至正常;C组HMGB1于手术后出现2次高峰,分别于术后12h及术后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组织中,B组手术后移植物内HMGB1水平略有升高,但与A组相比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组,术后5d,移植物内HMGB1水平明显升高,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移植术后血清HMGB1水平与移植损伤有密切关系,小肠移植术后检测血清中HMGB1水平可能成为一个对预测小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评估急性排斥反应程度的一个潜在、有用的指标。

  • 标签: 大鼠 器官移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移植物排斥
  • 简介:目的分析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患肢淋巴水肿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对比改进组225例和对照组176例乳腺癌病人用不同的皮瓣游离法、不同的腋窝引流法和伤口包扎法所发生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患肢水肿的区别。结果改进组及对照组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分别为13例(5.8%)及71例(40.3%),出现皮瓣坏死分别为5例(2.2%)及54例(30.7%),出现患肢水肿分别为0及42例(23.9%),三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改进组和对照组术后腋窝引流量和引流时间分别为(350±50)mlvs.(430±70)ml,(5.7±0.7)dvs.(7.3±1.5)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改进皮瓣游离方法、腋窝引流的方法及伤口包扎方法,可明显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患肢水肿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上肢 坏死 外科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