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主动术后的护理。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降主动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估患者在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总结分析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护理前,患者受病情困扰和手术带来的不适,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等评分在60~70分,属于较差状况,接受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各个评分均有提升,并且比较护理前后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主动手术后,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指导,可以有效让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得到提升,对于患者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也有益处,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降主动脉夹层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作为急性主动综合征的一种,主动体现出病情发展快速以及致死率极高的特点,在对主动患者进行的诊断之后,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除此之外,主动治疗的过程当中还包括内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符合治疗,结合不同的类型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介入手术治疗,本文针对主动介入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研究。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主动术患者术前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年底期间我院收取的22例主动患者,对其实施术前护理,对护理的方法的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所有22例患者经过救治,有2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9.09%);其余20例患者待病情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其中19例患者达到治愈,治愈率为86.36%。结论对主动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为患者后续手术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为提升患者的救治率的意义尤为重要。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术前 护理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胸痛于2009年11月就诊于当地医院。查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发现主动(aorticdissection,AD),予以保守治疗1月余后症状明显缓解,胸痛未再发作,为进一步治疗于2009年12月21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后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修复术 再发作 患者 主动脉弓 颈总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动脉瘤患者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主动动脉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血压心率观察护理,术前健康宣教,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20例全部成功,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主动动脉瘤一旦确诊及早急诊和护理,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疼痛 护理
  • 简介:<正>腹主动(abdominalaorticdissection,AAD)定义为夹层近端破口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或者夹层仅累及肾下腹主动,也有文献称之为肾下主动(infra-renalaorticdissection,IRAD),当夹层发生瘤样变时,可称之为腹主动动脉瘤或者肾下主动动脉瘤[1]。AAD不属于DeBakey分型的任何一型,但按Stanford标准,可归类为

  • 标签: 腹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瘤样扩张 肾动脉 髂动脉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主动的急诊救治方法,观察救治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主动患者12例,均给予急诊救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急诊救治后,12例患者中,成功抢救并痊愈患者10例,占83.3%;1例因呼吸心跳骤停死亡,1例患者自行要求出院,治疗效果不详。结论急诊救治急性主动患者时,应在确诊后及时的开展综合性的治疗,以能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诊救治 救治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StanfordB型主动是一种复杂、相对常见、危害性大的疾病。解剖上常表现为主动壁部分撕裂后形成假腔甚至破裂。早期,复杂的B型主动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或积极的药物治疗,手术早期死亡率高,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夹层动脉瘤。1999年Nienaber和Dake提出腔内治疗B型急性主动。此后,主动腔内修复术成为主动治疗的首选方法。本文主要回顾主动的进展及并发症。

  • 标签: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发症
  • 简介:合并有脑灌注不足的急性主动(acuteaorticdissection,AAD)诊断依然是临床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早期诊断关系着患者的预后。国际记录数据显示,在2202例AAD患者中,有132例(6%)合并脑卒中[1]。现有资料显示AD急性期意识障碍发生率达20%[2],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脑灌注不足 诊断 便携超声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主动的急诊诊治特点。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主动患者41例作为样本,调取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41例患者中,伴随高血压病史者占比最高,为85.37%;患者临床症状中,疼痛占比最高,为97.56%。恶心呕吐、血压增高症状分别占比48.78%及43.90%;采用CTA诊断急性主动,检出率最高,为97.56%;41例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95.12%,死亡3例。结论当患者伴随胸背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时,临床应考虑急性主动的可能,并立即将患者转移至ICU,予以心电监护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DSA或CTA进一步诊断疾病,提高检出率,使患者的死亡率得以降低。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影像学诊断 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主动早期确诊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4年救治的61例主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科确诊38例,误诊23例;22例患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30例行血管介入治疗,6例急诊抢救失败死亡。结论掌握主动临床特点是降低急诊误诊率和采取相应有效救治措施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主动的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检查(CTA)扫描技术应用价值,探究主动鉴别可用技术。方法 纳入我院39例疑似主动患者,收治于2021年3月10日~2022年5月30日,所有患者均行CTA 扫描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观察CTA诊断效能、影像表现。结果 CTA 诊断主动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结论 主动采用先CTA 扫描技术价值较高,可清晰获取患者血管结构影像,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均比较高,可推广。

  • 标签: CTA 扫描 主动脉夹层 特异度 符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主动动脉瘤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危重急症,但由于临床医师对此病缺乏认识,相当一部分病例因漏诊、误诊而死亡。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现将我们在1802例尸检中发现的8例主动动脉瘤的尸检资料报告如下。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例尸检 动脉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