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食管静脉曲张(EV)严重程度和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03例肝硬化患者行超声、内镜及实验室检查,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度(LS)、LS×脾长径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LSPS)、血小板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指数(APRI)、脾硬度(SS)对有无EV、低危和高危EV、有无EV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有EV与无EV肝硬化患者之间,Child-Pugh分级、LSPS、APRI、LS、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S、SS是诊断EV的独立影响因素。LSPS、APRI、LS、SS诊断EV的AUC为0.84、0.79、0.83和0.89。低危和高危EV患者Child-Pugh分级、LS、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无EV破裂出血患者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S为预测高危EV及有无EV破裂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无EV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较弱(r=0.35,P<0.05),与LSPS、APRI、LS相关性中等(r=0.52、0.45、0.51,P均<0.05),与SS相关性较强(r=0.61,P<0.05)。结论SWE对肝硬化患者EV严重程度和破裂出血有较高价值,可作为预测EV分级和破裂出血的无创检查技术。SS对EV的诊断价值高于LS。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肝硬化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25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本组患者均在上级医院确诊为脑静脉窦血栓。本组患者均在治疗前行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统计磁共振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检出率情况,统计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磁共振成像检查检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24例,总检出率高达 96.00%( 24/25),其中上矢状窦( 36.00%)占比最高,显著高于直窦( 20.00%)、窦汇区( 16.00%)、乙状窦( 16.00%)、横窦( 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例( 4.00%)乙状窦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漏诊。结论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准确性较高,漏诊风险较低,可有效明确血栓位置,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检查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诊断作用 漏诊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5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本组患者均在上级医院确诊为脑静脉窦血栓。本组患者均在治疗前行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统计磁共振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检出率情况,统计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检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4例,总检出率高达96.00%(24/25),其中上矢状窦(36.00%)占比最高,显著高于直窦(20.00%)、窦汇区(16.00%)、乙状窦(16.00%)、横窦(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4.00%)乙状窦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漏诊。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准确性较高,漏诊风险较低,可有效明确血栓位置,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检查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诊断作用 漏诊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结节良恶性分为两组,即A组(良性结节)、B组(恶性结节),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查,以病理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组(88.57%)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组诊断符合率(68.57%),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组特异性(91.59)、(78.79%)敏感性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组(82.24)、(24.24%),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予以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效果显著,利于鉴别区分结节的良恶性,使其得以针对性干预治疗,以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月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 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40例。实验组所有患者均在我院影像科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 CT进行病情检查 ,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诊断情况,从而分析总结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且实验组对病情的诊断敏感性高于对照组,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的病变情况。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当中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和应用价值,而且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且能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病变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有力的治疗帮助,也对患者疾病康复具有显著的意义。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脑梗死诊断 应用
  • 简介:小细胞肝癌(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SHCC)作为肝癌常见类型,其恶性程度、病死率均较高,故对SHCC进行早期发现并及时诊治对降低SHCC病死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影像学检查为SHCC诊断中常用手段,其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l)、CT因凭借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高且无创等优点在SHCC诊断中逐渐推广.

  • 标签: 16层螺旋CT 小细胞肝癌 磁共振成像 成像诊断 CARCINOMA 效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置胎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前置胎盘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确诊的60例疑似前置胎盘患者,经磁共振(实验1组)、常规B超(实验2组)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实验1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实验2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均明显低于实验2组,检查所用时间短于实验2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诊断中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用时短,患者接受度高、满意度高。

  • 标签: 前置胎盘磁共振成像技术 B超检查 准确率 误诊/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临床怀疑为主动脉夹层的3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实施磁共振C-Whole-CeMRA序列检查和CT血管成像检查,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3例患者中,19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均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磁共振C-Whole-CeMRA序列检查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与CT血管成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C-Whole-CeMRA序列检查在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能够获得与CT血管成像相当的应用效果,且安全、无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磁共振 C-Whole-CeMRA序列 CT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尘肺诊断中应用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50例尘肺患者,均在本疾控中心2018年3月至2018年7进行诊断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将其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高千伏(HKV)胸片进行诊断检查,观察组患者25例,采用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DR)进行诊断检查,对不同组别患者诊断的优片率和检出率进行比对。结果采用高千伏胸片诊断的对照组患者,其优片率和检出率明显低于数字化C线成像技术诊断的实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尘肺患者的诊断,应用DR胸片检测效果要好于HKV胸片检查患者,并且可以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科学的信息。

  • 标签: 尘肺 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 诊断 高千伏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置胎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前置胎盘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期间收治确诊的 60例疑似前置胎盘患者,经磁共振(实验 1组)、常规 B超(实验 2组)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实验 1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实验 2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均明显低于实验 2组,检查所用时间短于实验 2组, P<0.05。结论: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诊断中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用时短,患者接受度高、满意度高。

  • 标签: 前置胎盘磁共振成像技术 B超检查 准确率 误诊 /漏诊率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引起众多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巨噬细胞沉积及易损斑块的形成提高了这些疾病的发病风险。然而由于在AS发展的早期阶段,无明显临床症状。由于缺乏对AS发展的有效监测手段,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不确定性,使得患者难以评估自身健康状况。本文从目前临床常用的造影成像技术出发,综述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及其仿生性载体在AS诊断与预防中的优势与前景,为临床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提供基础。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与预防 临床成像技术 高密度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所有患者均在我院影像科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病情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诊断情况,从而分析总结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对病情的诊断敏感性高于对照组,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的病变情况。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当中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和应用价值,而且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且能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病变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有力的治疗帮助,也对患者疾病康复具有显著的意义。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脑梗死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冠心病疑似患者进行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满足影像学判断的有39例,占86.7%;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左前降支及各段分支、左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等,CT图像基本满足影像学诊断的要求,占83.5%~96.3%。结论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能够较好显示冠状动脉以及它的主要分支,它实现了冠状动脉的无创检查,为冠心病的筛查及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精确、经济可行的检查方法。

  • 标签: 64排CT 冠状动脉成像技术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92例连续性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一般组与优质组,每组人数均等,一般组以常规护理对待,优质组以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待,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一般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一般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 静脉炎
  • 简介:【摘要】静脉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经静脉进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在手术治疗中较常用。合理地选用麻醉方式,并进行确切的实施,有助于减少麻醉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本文针对静脉全麻的特点及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静脉全麻在手术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全麻 特点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
  • 简介:摘要静脉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经静脉进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在手术治疗中较常用。合理地选用麻醉方式,并进行确切的实施,有助于减少麻醉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本文针对静脉全麻的特点及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静脉全麻在手术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全麻 特点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