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氯化钴(CoCl2)对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诱导化学缺氧的最佳浓度和时间。方法:用100、300、600、900、1200μmol/L的CoCI2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分别于12、18、24、36、48h用Hoechst33342细胞核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CCK-8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确定最佳诱导浓度600μmol/L后,分别于0、3、6、9、12、18、24、36、48h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确定最佳诱导时间后,用蛋白印迹法检测100、300、600、900、1200μmol/L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12h后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600~1200μmo1/L浓度范围内,CoCl2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600μmol/LCoCl2诱导12h后H9C2心肌细胞产生明显凋亡.诱导12~48h范围内.12h时H9C2心肌细胞表达的HIF-1α蛋白最高:100~1200μmoI/LCoCl2诱导H9C2心肌细胞12h.其中600μmol/LCoCl2诱导时H9C2心肌细胞表达的HIF-α蛋白最高。结论:CoCl2诱导H9C2心肌细胞化学缺氧的最佳浓度为600μmol/L.此时最佳时间为12h。

  • 标签: 氯化钴 化学性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H9C2心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安普贴预防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静脉炎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血液内科化疗对象90例入组,按照化疗的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5例,分别采用PICC置管后热敷等常规预防方法,观察组化疗期间使用安普贴外敷。对比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24.44%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症状以及体征峰值分别为16(11~27)日、5(3~6)日、(11.4±2.6)分,对照组9(7~19)日、8(5~14)日、(15.5±2.6)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普贴预防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静脉炎疗效肯定,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生风险、延迟发生时间,减轻症状与体征。

  • 标签: 蒽环类药物 化疗 化学性静脉炎 安普贴
  • 简介: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乳磨牙化学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化学根尖周炎患牙78颗。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1颗,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消毒根管,对照组37颗,采用甲醛甲酚消毒根管。根管预备后分别封入上述药物于根管及髓室中,比较2组患牙第一次封药7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乳磨牙化学根尖周炎,疗效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根管消毒药物。

  • 标签: 磨牙 根尖周炎/治疗 硬羟基磷灰石/治疗应用 矿物质/治疗应用 碘附/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我收集门诊的280份尿液样本,采用手工法与干化学检测法进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方法检测中,尿糖、酮体、尿胆原的阳性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化学检测对蛋白尿、隐血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2.14%、68.21%,远高于手工镜检法的58.12%、47.86%,干化学法检测对白细胞的检测阳性率为48.12%,远低于手工镜检法的66.07%,以上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来说,干化学检测法对尿常规检测的敏感度较高,但影响因素较多,为保证检测的准确,可以与手工法联合应用。

  • 标签: 尿常规 干化学法 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隐匿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并临床诊断为隐匿胎膜早破孕妇398例和未胎膜早破孕妇4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隐匿胎膜早破组和未胎膜早破组,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寻找隐匿胎盘早破的高危因素。结果生殖道感染、既往有宫颈机能不全史、胎位异常、双胎均为隐匿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结论应充分认识和重视隐匿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做好孕期保健,从而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胎膜早破 高危因素 妊娠结局
  • 简介: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与临床生化检验等课程的联系、提高教师的医学素养、规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等六方面的整改措施,使分析化学教学的实用得以体现。

  • 标签: 分析化学 教学 实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回顾分析及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4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以及死亡组,死亡组患者38例,探讨分析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因素以及预后相关因素探讨。结果本次研究中9例患者病死,病死率为40.43%,致病的主要原因包括肺炎以及多发性创伤,其中生存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白蛋白水平、以及病发至确诊时间与死亡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APACHEⅡ评分、低蛋白血症、以及病发至确诊时间、肺外脏器功能损伤数目。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仍较高,而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为APACHEⅡ评分、低蛋白血症、以及肺外脏器功能损伤数目、病发至确诊时间,应对患者的器官进行保护,提早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的对患者的病死率进行降低。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相关性因素 回顾性分析
  • 简介:临床生化实验课被列为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主干科目。为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当代医学教育的需要,关键是设计综合实验,重视实验教学的各环节。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 综合性实验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测定血清中输血前四项的光激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探讨两者结果的相关。方法以雅培ECL为参考方法,采用LICA和雅培ECL两种试剂盒分别测定180例患者血清标本,分析两种仪器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结果2种方法检测输血前四项的结果比较,其中HBsAg、抗-TP、抗-HIV、抗-HCV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7.2%、100.0%、100.0%、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高,有很好的相关,LICA光激化学发光法适合临床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 标签: 光激化学发光 电化学发光 输血前四项 相关性
  • 简介:摘要非创伤腹痛是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占急诊就治患者的10%以上,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1。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分诊,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值得我们探讨。

  • 标签: 非创伤性 腹痛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利用POCT血糖仪进行住院患者检测准确的干扰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8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患者通过POCT血糖检测方式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通过实验室标准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二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指端末梢采血的偏差值更大,P<0.05。结论临床住院患者中,血糖的水平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进而POCT血糖仪的检查结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应当针对这类因素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

  • 标签: 住院患者 POCT血糖检测 准确性 干扰因素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奎屯地区变应鼻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发病因素.方法应用两阶段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奎屯地区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筛选变应鼻炎可疑对象并进行专科检查予以确诊,分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发病因素.结果在调查的2000人当中,有513人有变应鼻炎,奎屯地区变应鼻炎现患率为25.65%,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之间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工人、学生、行政事业人员的患病率较高,团场职工患病率较低。奎屯地区每个月份发病情况发病较高的月份依次为8、7、6月。变应鼻炎的认知状况在所有被调查人群中,听说过变应鼻炎的占56.25%(1125/2000),认为变应鼻炎就是感冒的为19.25%(385/2000),认为变应鼻炎能够被根治的22.9%(458/2000)。因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去看过医生的就医率为29.25%(585/2000)。发病因素由工业污染因素引起的居住环境污染导致变应鼻炎最为显著。占比为70.96%(364/513),此外支气管哮喘、花粉、食物、药物过敏、职业粉尘环境以及家族史均与变应鼻炎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奎屯地区变应鼻炎患病率较高,发病因素复杂,职业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等工业发展造成的居住环境污染已成为导致变应鼻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奎屯地区 变应性鼻炎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凶险前置胎盘危险因素,并分析妊娠结局,为降低凶险前置胎盘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入住本院的55例凶险前置胎盘病患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入住本院的55例正常单胎产妇为健康组,分析两组病患的年龄、流产史(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孕产次(孕次、产次)、前置胎盘史、剖宫产史、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年龄、孕产次、流产史、前置胎盘史及剖宫产史者要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医师应了解凶险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并对具有高危因素病患提高重视程度,积极及时进行各项检查,并尽快确诊及治疗,降低发生凶险前置胎盘几率;若病患已患有凶险前置胎盘,应对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制定处理措施及抢救方案,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可在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凶险性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内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因素与有效的针对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肾内科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出现1例褥疮与1例感染,发生率为5.1%;对照组出现3例褥疮、2例跌倒与3例感染,发生率为20.5%。在数据对比上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科患者的针对护理措施需要针对护理风险展开,是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肾内科 护理风险 相关因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心理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日益增多.在消化科门诊患者中近40%为功能胃肠病(FGIDs),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GIDs)患者中约42%~61%伴有心理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器质性疾病.功能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FGIDs中常见疾病.国内外研究均已表明,负性生活事件、性格内向、焦虑或抑郁状态等均与IBS有高度相关.调研也显示,普通人群和FD患者中的抑郁或焦虑发生率分别占9.1%和54.2%,心理因素是FD的独立危险因子.神经胃肠病学的发展为FGIDs患者心理障碍的认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近年,有关心理因素对FGIDs患者的影响、心理障碍和胃肠动力功能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及如何治疗等方面均有诸多的研究.

  • 标签: 心理因素 功能性胃肠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重监测依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取本次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对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CHF体重管理量表对其体重监测依从进行调查,后分析结果。结果影响患者体重监测依从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以及体重管理相关知识;影响患者体重监测依从的独立因素包括体重管理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以及文化程度。结论影响体重监测依从因素主要包括体重管理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其中文化程度较低患者依从较差,应对此类患者制定针对的教育方案,由此提高其体重监测依从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体重监测依从性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痴呆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21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血管痴呆进行分组,其中A组109例为非血管痴呆患者,B组110例为血管痴呆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历进行比较。结果在一般资历方面,除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项组间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结果显示,丘脑、枕叶、顶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患者其基底节、颞叶及额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痴呆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年龄、工作、烟酒史、脑梗死等,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可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治疗依从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治疗依从进行评估,依从良好33例,依从差53例。年龄、疾病知识缺乏、病程、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均是影响治疗依从因素,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疾病知识缺乏、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低年龄是导致治疗依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疾病知识、病程、心理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等均会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因此临床中应制定针对的应对策略,提高患儿治疗依从,保证临床疗效。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真菌鼻鼻窦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对其临床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耳鼻喉科患有鼻窦炎患者1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依据患者闭眼类型分为观察组(真菌鼻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对照组每组64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组发病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征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病程、头痛、斑钙化、涕血、鼻腔侧面病变是导致患者真菌鼻鼻窦炎发病的主要因素。观察组鼻塞、流涕、脓引流物、下鼻甲肿大明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涕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鼻鼻窦炎在上颌窦发生钙化斑均显著高于蝶窦患者。钙化斑在上颌窦的发生率与在蝶窦及颌窦的发生部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鼻鼻窦炎发病的临床特征明显且CT诊断特异性强,可作为真菌鼻鼻窦炎发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 标签: 真菌性鼻鼻窦炎 临床特征 慢性鼻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选出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疾病情况及自我管理水平等方面,对调查结果实施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服药种类、DM知晓率及治疗复杂程度与依从性相关,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经济收入、DM知晓率及治疗复杂程度是影响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有多种因素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故而应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管理 依从性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