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神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神经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n=30)接受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为2.71±0.87分,对照组为4.37±1.54分,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7±2.71d,对照组为15.27±3.48d,P<0.05。结论单纯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术可有效提高原发性神经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 神经内镜 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原发性神经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8%(4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04,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84%(4/5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88%(3/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00,P=1.00)。结论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神经具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三又神经痛 奥卡西平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治疗术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神经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机上采取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方式,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6.56%,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81%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神经患者,在采取视频治疗术的同时,配合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能较好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 标签: 射频治疗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HR-MRI)观察原发性神经患者的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间的空间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行神经根微血管减压的80例原发性神经患者。采用HR-MRI,包括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及维快速稳态自由进动成像(3D-FIESTA)序列采集原始横断面维数据,分别重建平行于神经脑池段的斜矢状面及垂直于神经的冠状面,从多角度共同观察研究其患侧神经脑池段及邻近脑干与周围血管间的空间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行双盲对照。结果:78例(97.50%)患者显示一支或多支神经血管接触和(或)压迫(neurovascularcontact/compression,NVC)患侧神经脑池段或其邻近脑干,其中54例(67.50%)显示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其他血管包括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及某些静脉。NVC点距神经出脑干平均距离为(2.80±0.73)mm,其中42例(52.50%)NVC发生在近端(NVC点距神经出脑干根部距离≤3mm),27例(33.75%)发生在远端(NVC点距神经出脑干根部距离〉3mm),9例(11.25%)仅存在血管与神经邻近脑干接触。联合应用3D-TOF和3D-FIESTA,其诊断灵敏度达97.44%,特异度为100%,准确率达97.50%。结论:HR-MRI检查不仅有利于原发性神经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发性神经的发病机制。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血管神经接触/压迫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治疗原发性神经种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原发性神经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组,A,B,C组,每组36例患者。A组行伽玛刀放射治疗,B组行单纯微血管减压术,C组行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观察对比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以及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伽玛刀放射治疗,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微血管减压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VAS评分,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微血管减压术<伽玛刀放射治疗,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微血管减压术<伽玛刀放射治疗,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是治疗原发性神经的最佳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感觉根部分阻断术 微血管减压术 伽玛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50例神经患者中,34例显效,12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达92%,患者疼痛消失或缓解,营养达到平衡,情绪趋于稳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45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0%。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神经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营养状况,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神经又称原发性神经,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面部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性、短暂性、阵发性剧痛。多数患者在50岁以后发病,所以老年患者居多。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本文旨在探讨针灸治疗神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神经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观察组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神经患者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多虑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原发性神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疼痛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8周时,两组VAS评分均远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药物卡马西平相比,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神经的效果更佳,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

  • 标签: 奥卡西平 卡马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神经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3月至2016年10月经微血管减压术(MVD)证实的神经患者34例。患侧不同分级间神经FA及ADC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DTI参数和压迫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神经与血管接触Ⅰ、Ⅱ、Ⅲ级患者FA值分别为0.311±0.009、0.308±0.007、0.299±0.009,不同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9,P<0.05),不同级别间ADC值分别为(2.298±0.309)x10-3、(2.214±0.175)x10-3、(2.259±0.248)x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02,P>0.05)。结论DTI可于术前评估神经的损伤程度,且血管压迫越明显,FA值越低。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神经患者当中抽取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A型肉毒毒素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难治性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原发性难治性神经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采用局部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进行治疗,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治疗后24周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以及治疗后24周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81%、88.10%、92.86%、95.24%、90.48%以及71.43%;与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4周比较,治疗后2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的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难治性神经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以治疗后2周-3个月的临床疗效最为显著。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老年 难治性 三叉神经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神经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实行头颅CT及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头颅CT检查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神经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与头颅CT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且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影像学诊断 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0例神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耳穴贴压等)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以及WHO颁布的失眠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60例患者经过为期14天的综合治疗后,其病情均有明显改善,共显效35例(62.5%),有效21例(37.5%);治疗前后在PSQI评定方面,患者治疗前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神经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护理 三叉神经痛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神经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神经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采取丙戊酸钠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采取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疼痛积分为(0.21±0.05)分,对照组为(1.36±0.81)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5.5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神经中应用丙戊酸钠,可增强疗效,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

  • 标签: 丙戊酸钠 三叉神经痛 疗效比较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发性神经采用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治疗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在2015年3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复发性神经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8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住院治疗顺序分为各44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参照组,观察组接受加巴喷丁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LSI-B评分均远优于参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神经采用加巴喷丁治疗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卡马西平,更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更具安全性。

  • 标签: 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加巴喷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神经的效果观察。方法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6例神经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是否给予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实验组在卡马西平治疗基础上联合甲钴胺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远期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神经患者给予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有效缓解个体症状,远期疗效好。

  • 标签: 甲钴胺 卡马西平 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神经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神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抑郁、焦虑大于或等于7分的比例(76.7%,63.3%),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神经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综合护理在神经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方面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神经患者当中随机选取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的10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分析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这108例患者随机分为54例的对照组和54例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4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和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为(9.53±1.18)分,疼痛评分为(2.23±1.14)分,对照组的睡眠质量为(13.12±2.12)分,疼痛评分为(4.59±1.53)分,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0.37为%,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到神经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三叉神经痛 睡眠质量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拉莫嗪与卡马西平治疗老年原发性神经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2例原发性老年神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实验组口服拉莫嗪,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21,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睡眠质量总评分为(13.45±0.36)分,低于对照组的(16.64±0.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600,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1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4,P=0.759>0.05)。上述不良反应均未做特殊处理,后患者自行缓解。结论拉莫嗪治疗老年原发性神经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有利于老年患者的睡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拉莫三嗪 疼痛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