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护理过程中应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98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9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为49例,予以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3.67%),同时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优,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助孕患者实施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护理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助孕 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行IVF-ET长方案降调节后15天血清黄体生成素(LH)<0.5IU/L的患者(140)例为研究组,随机分为两组(A组添加r-hLH组;B组不添加r-hLH组),A组(85例)启动促性腺激素(Gn)的同时添加r-hLH,B组(55例)单用促性腺激素(Gn)不添加r-hLH;另选择同期行IVF-ET长方案降调节后15天血LH≥0.5IU/L且未给予r-hLH补充治疗的患者为C组(C组165例)。比较3组患者的Gn用量及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及LH水平、获卵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等。结果Gn总量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A组与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Gn天数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05);A组与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E2水平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B组低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稍低于C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LH水平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低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略低于C组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注射日子宫内膜(Em)厚度比较C组>A组>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4),A组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的比较A组与C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组间各种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长方案垂体降调节后LH过度抑制的患者,补充r-hLH可以获得较高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改善临床结局。

  • 标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重组人促黄体生成素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GDM)对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5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实验组,收集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流产、早产、巨大儿、胎儿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早产、流产、巨大儿、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P<0.05),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与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糖尿病的孕妇中,绝大多数为妊娠期间财出现糖尿病,而妊娠前患有糖尿病的孕妇较少。GDM患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增加了流产、早产、巨大儿、胎儿畸形的风险。

  • 标签: GDM 妊娠糖尿病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停育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经门诊确诊的80例胚胎停育孕妇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产检诊断胚胎发育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对象的基本资料。结果研究组孕妇流产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早期熬夜较多、用电脑时间较长、体育锻炼较少、吸烟者比重较大,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孕妇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余生殖道感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熬夜、吸烟、解脲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均是导致胚胎停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胚胎停育对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殖健康都产生不良影响,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引起胚胎或者胎儿染色体异常,占胚胎停育相当大的原因,所以孕期妇女尽量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及避开环境中危险因素、及早进行临床干预意义重大。

  • 标签: 胚胎停育 高危因素 并发症
  • 简介:为了在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检验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尝试在理论课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的安排调整、重视绪论内容的讲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确实在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检验专业 组织胚胎学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Titin基因在胚胎发育中对HBV表达的影响。方法共转染HBV质粒和titin-siRNA干扰序列到人精子中,通过人-金黄地鼠异种受精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Titin基因敲除前后,HBVS基因和X基因在精子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表达。结果通过titin-siRNA干扰序列可显著改变HBVS基因和X基因在精子和2-cell中的表达。结论人titin基因的表达可对HBV在精子和早期胚胎的表达复制产生影响。

  • 标签: HBV hsRNA titin胚胎 早期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角膜移植术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实施角膜移植术的4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分为两组,优质组与常规组,优质组病患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常规组病患接受本院传统护理服务,对两组病患的角膜移植成功率及术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比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时通过自评量表分析对比两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的综合评分。结果优质组病患移植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综合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病患进行角膜移植术后,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病患心理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角膜移植 优质护理 心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肝移植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肝移植 围术期
  • 简介: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患者在造血重建前将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时间可持续约2周或更长。在预处理、移植移植后,HSCT患者可能因贫血、出血而需要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血液成分。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BO血型不合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来我院接受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眼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研究要求的300例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并进行入组试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150眼)。实验组行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组间差异性。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至两年的跟踪随访,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对眼表上皮修复时间、炎症反应、新生血管、视力等研究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术后眼表上皮修复时间方面,组间差异显著,且实验组修复时间(3.1±0.2)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3.3±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3%(P<0.05)。实验组术后视力提升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实验组的移植成活率为95.33%,对照组的移植成活率为92.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法在对眼表疾病的治疗中可促进术后眼表上皮的修复和患者视力的恢复,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移植 眼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胚胎停育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防治效果。方法此次1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有胚胎停育征兆的孕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单应用黄体酮防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防治,将两组不同方式治疗后的胚胎发育情况以及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保胎成功率上,研究组为96.00%,对照组为84.00%,两组患者在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胚胎停育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防治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少和防预孕妇出现胎停育现象。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黄体酮 胚胎停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防治胚胎停育的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存在胚胎停育史且血孕酮偏低的孕妇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5.20-2017.5.20),其中对常规组单纯采用黄体酮治疗,对实验组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80.00%,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合黄体酮可有效降低与预防胚胎停育情况,改善母婴结局,值得采纳。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黄体酮 胚胎停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男性生殖系统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以及病理学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到2017年间在我院肿瘤收治的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中确诊为横纹肌肉瘤的患者共13名作为研究对象,手术中取其组织标本。送病理学与免疫学检测。结果送检肿瘤组织直径2.6~9.2cm,无包膜,边界欠清晰,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质地较嫩;切片观察,切面处呈灰白色,伴有部分区域出血与大片坏死灶。结论本研究中所包括的13例男性生殖系统发生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虽然临床症状表现各异,但其病理学检测以及免疫学结果却有规律可循,对于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研究
  • 简介:摘要人体胚胎学为对正常机体胚胎发育过程以及机理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胚胎学为医学院校一门基础性、临床应用性极强的一门学科。为临床学生学习与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胚胎学因其自身具有抽象性,动态性改变等,因此学生的考试成绩多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我们在研究中采用大鼠胚胎切片不同染色技术,制备成完整矢状切面连续切片,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 标签: 胚胎组织学切片 人体组胚教学法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肾急性排斥患者超声造影特征,为建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超声造影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及实时CEUS成像技术对23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观察3d~6年。常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结束后,启动造影增强模式,实时存储图像,由两名医师共同进行图像回放分析。其中6例临床考虑慢性排斥者于CEUS后即行超声引导下移植肾穿刺活检术。结果23例均获得满意的超声造影成像效果,所有患者无不适反映。临床、实验室、CDFI及CEUS诊断为正常功能移植肾13例,其中3例于肾周发现血肿。临床、实验室及CDFI、肾穿刺活检确诊急性排斥10例,其中2例于肾周发现血肿、2例于术中发现小梗死灶、慢性排斥6例,CEUS均表现为皮质达峰时间延迟。结论CEUS与CDFI在评价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方面具有不同应用价值,其中CEUS的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慢性排斥的评估中,而CDFI则体现在急性排斥反应的评估中。

  •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移植肾急性排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所接收的7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案,观察并对比优质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感染以及不适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35例(94.59%)显著高于常规组35例(94.59%),优质组术后感染几率以及不适反应几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受,同时,还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更加利于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 标签: 优质护理 肾移植术后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出我院收治的2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评估其营养状况,并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加用特殊营养制剂(百普素),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都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明显(P<0.05);患者治疗前的营养良好率为50.0%,治疗后为78.6%,治疗后的营养良好率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呕吐与反流2例,误吸1例,腹胀1例,腹泻1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加用特殊营养制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肾移植 术后 营养状况 百普素
  • 简介: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分析胚胎停止发育(以下简称胚胎停育)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中的应用,探讨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导致胚胎停育与胎儿性别、患者年龄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24例临床诊断为胚胎停育患者的流产绒毛组织,采用MLPA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与胎儿性别及患者年龄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24例胚胎停育患者中,检出绒毛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共68例(20.99%),其中常染色体三体33例(13-三体12例、18-三体6例、21-三体15例),常染色体缺失3例(13-单体1例、21-单体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2例(45-XO15例、47-XXY13例、47-XXX1例、47-XYY3例)。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与染色体数目正常组间的胎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绒毛染色体数目正常组[平均年龄(32±6)岁]、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平均年龄(34±7)岁]、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组[平均年龄(28±6)岁]3组患者的年龄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PA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检测手段,用于检测胚胎停育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胚胎停育与胎儿的性别无关,但与患者的年龄有关,胚胎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的孕妇年龄大于染色体数目正常组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组。

  • 标签: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 胚胎停止发育 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绒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美容外科开展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美容外科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美容外科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患者资料3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采取注射器抽吸取得自体颗粒脂肪,实施漂洗纯化,注射移植到患者的面部局部凹陷以及小乳畸形等位置,总结3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选取的30例患者中6例一次手术成功,剩余24例患者接受手术填充2次到4次,对患者进行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外形全部获得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美容外科开展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效果理想,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美容外科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手外伤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手外伤修复手术,研究治疗组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手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24%和88.24%,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47%和67.6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研究治疗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72.56±10.73天)和住院时间(14.33±5.89天)均远远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93.32±13.95天)和住院时间(19.17±7.37天)。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皮瓣移植修复应用于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明显,大幅度缩短了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瓣移植 手外伤 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