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拇指多畸形治疗中Wassel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拇指多畸形患儿行X线检查,在确定主干并行Wassel分型后,给予对应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儿指间关节伸屈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经随访,所有患儿均未发现拇指生长延迟现象,主干功能和外形均得到良好恢复。其中1例患儿有拇指关节活动受限问题,经康复训练后基本满足日常生活与活动的需求。结论在拇指多畸形治疗中,应用Wassel分型可为手术开展方式提供准确信息,便于对患儿手部外形和功能良好改善。

  • 标签: 拇指多指畸形 Wassel分型 主干指 伸屈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进后的新生儿静脉穿刺采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8月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的新生儿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斜穿刺法进行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技术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完成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溶血率和穿刺部位组织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可以明显地缩短操作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血标本溶血率和穿刺部位组织损伤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 标签: 股静脉 穿刺 采血方法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游离前外侧皮瓣修复对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本组研究,分析对其实施游离前外侧皮瓣修复后的效果情况。结果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的前外皮瓣发生坏死,有6例患者的皮瓣远端组织坏死,经过换药后创面得以愈合,有5例患者在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及时探查并处理后其皮瓣成活较好。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2年,所有骨折患者皆顺利愈合,其肢体功能和外观恢复情况满意。结论对于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游离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拇指多畸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先天性拇指多畸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前予以相关专科检查及影像学评估,依据患儿年龄、Wassel分型、畸形程度选择个性化手术方案,评定手术治疗效果。结果200例患儿治疗效果显示优82例(41.0%),良61例(30.5%),中45例(22.5%),差12例(6.0%)。结论依据拇指骨化中间出现时间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严格把握手术征,结合术前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手术治疗 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前外侧皮瓣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五官科收治及病理确诊需接受口腔颌面治疗的患者44例,44例患者采用移植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的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情况。结果治疗后,治愈35例,有效7例,无效2例,其中1例皮瓣组织坏死,进行2次摘除手术,恢复中,1例移植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后,无好转,伤口不愈合。结论经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口腔颌面疗效好,治愈率高,应广泛临床应用。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颌面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为新生儿提供外周静脉与静脉采血穿刺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6.2月-2016.11月间接收94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划分为常规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护士为常规组患儿提供静脉穿刺采血,为研究组患儿提供外周静脉穿刺采血,评价两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情况、评估患者采血后标本溶栓率及皮肤紫绀发生率。结果常规组47例新生儿中,穿刺一次成功率为40例(85.11%),研究组47例新生儿中,穿刺一次成功率为45例(95.74%),研究组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χ2=6.525,P=0.011)。常规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发生率为12.77%,皮肤紫绀发生率为17.02%,研究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发生率为4.26%,研究组患儿皮肤紫绀发生率为6.38%,研究组患儿采血后标本溶血、皮肤紫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外周穿刺采血法操作简单、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且采血后新生儿出现皮肤紫绀、标本溶血率较低。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静脉 股静脉 采血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龋治疗时,保留近髓部分腐质延期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912例龋患者,对其进行充填治疗。对2456例龋患牙进行延期充填作为治疗组,选2456例患牙作常规治疗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2年。结果治疗组2年的成功率为98.44%,1年的成功率99.42%,半年的成功率99.67%。对照组2年的成功率为96.78%,1年的成功率98.50%,半年的成功率99.02%。结论暂时保留龋近髓部分腐质的充填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深龋保活髓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深龋 保活髓 近髓腐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DVT的预防实践、护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三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DVT的患者为病例组,配对选取性别一致、神经外科疾病诊断一致。采用SPSS18.0软件,分别将各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再将筛选出的多个变量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神经外科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神经外科DVT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昏迷、偏瘫与制动、感染、创伤与骨折、下肢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外科大手术、手术时间、输血脱水药、血管刺激药、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显示昏迷、偏瘫与制动、感染、下肢中心静脉置管是神经外科DVT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要重视这类高危患者,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桡动脉与动脉途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9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为2个实验小组,研究组予以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照组予以经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2个实验小组的数据对比可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以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可以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可以作为安全且有效的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40例纳入研究组给予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妇科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有效避免了术后DVT及疼痛发生,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缩短了其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肿瘤手术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临时性血液透析双腔管,是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应对急性血液净化疾病的血管通路。且静脉置管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于临时性透析管的要求很低,极少发生并发症问题,常用于老年病人的血液透析工作中。在导管留置的过程中,应做好管路的规范化护理工作,避免出现堵塞、感染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下文针对临时性双腔血液透析管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股静脉留置 临时性双腔血液透析管 最新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采用双侧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该病患者4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治疗的治疗结果。结果联合组的20例产妇手术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等临床数据明显低于常规组,对两组产妇长达6个月的术后随访,联合组的产妇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凶险型前置胎盘采用双侧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癌联合根治及同期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术中配合要点及护理难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16年5月-2017年1月共63例舌癌联合根治及同期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术手术方法及配合要点。结果6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结论护士熟悉该手术的方式和手术步骤,熟悉主刀医生要求,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合理管理器械台,严格无瘤技术,熟悉配合手术,加强导线与植入物的管理,重视压疮预防,并充分做好术前患者准备与心理护理,及术毕患者搬动与转运时的管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 标签: 舌癌 股外侧游离皮瓣 舌再造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58例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组成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浅静脉内径、腘静脉内径、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静脉瓣反流部位来看,观察组Valsalva’s动作、平静呼吸数据在浅静脉瓣、腘静脉瓣、双瓣反流上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相关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的推广与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提高了诊断成功率,该种诊断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多普勒超声诊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应用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患者通过造影确诊后实施介入溶栓法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则实施常规抗凝及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并发症发生率除出血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外,观察组在肺栓塞及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应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介入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创伤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和体检的50例骨创伤患者、50例骨创伤后发生静脉血栓(DVT)的患者以及50例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称为骨伤组、DVT组及健康组。对此三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含量(D-D)、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骨伤组、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骨伤组(P<0.05)。DVT组治疗后,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要想避免静脉血栓形成就必须降低以上三种危险因素的含量避免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消退。

  • 标签: 骨创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5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高危为1例,对照组的高危5例和极高危1例,组间比较高危和极高危总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下肢无病变人群38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FV及SFV、POV值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FV内径值与MGV内径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像学表现为血栓部位血管腔内部有实质回声,信号强弱不等,同时可见部分或全部管腔填塞。患者血栓部位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对照组未存在上述情况,差异显著(P<0.05)。与DSA金标准相比,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4.74%。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根据诊断结果为患者尽快的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骨科手术后的静脉血栓病人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对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以后静脉血栓的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和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80例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案,给予研究组患者对症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总满意率9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总满意率为75%,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实施对症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 留置导管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