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淀粉变性肾病诊断的病理技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1至2018-1共78例淀粉变性肾病患者。对患者实施肾活检,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情况。结果78例淀粉性变性肾病研究得知淀粉病性病中肾脏功能损伤分为两方面淀粉纤维蛋白在细胞外的沉积以及淀粉蛋白对肾组织有毒性;患者临床表现和患者的年龄、疾病、并发症有着密切关联。结论对淀粉性变性肾病诊断病理技术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初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淀粉样变性肾病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检测N-末端脑钠肽、D二聚、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n=90)和健康体检人员(健康组,n=90)实施研究,对所有人员均实施N-末端脑钠肽、D二聚、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脑卒中组患者随病情加重、病灶直径增大N-末端脑钠肽、D二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均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检测N-末端脑钠肽、D二聚、超敏C反应蛋白可辅助患者病情诊断。

  • 标签: 脑卒中 N-末端脑钠肽前体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0例(冠心病组)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pro-BNP及CR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pro-BNP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pro-BNP与CRP呈正相关(t=6.583,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ro-BNP和CRP浓度显著升高,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冠心病患者诊断、治疗和病情评估。

  • 标签: 脑钠肽前体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 简介:近年来由于鼻内镜的使用,鼻内镜下腺切除术成为一种新的术式,且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取代传统腺切除术的趋势。我们通过鼻内镜下腺切除术与传统腺刮除术的比较,来了解鼻内镜下腺切除术的优越性。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腺样体切除术/方法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蛋白检测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将其设定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正常体检儿童60例为参照组,对参加本次研究的儿童行散射比浊法、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C反应蛋白蛋白水平。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本次研究发现,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行C反应蛋白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准确率的提高,进而提升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及时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晚期血吸虫病诊断中蛋白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慢性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7年1月5日至2018年5月26日),对照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两组均予以前白蛋白检测。观察两组血清蛋白、白蛋白水平,分析观察组不同肝损伤患者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蛋白、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08.19±6.70)mg/ml、(40.11±2.52)g/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蛋白异常概率为74.42%,较白蛋白异常数据更高,P<0.05,不同肝损伤患者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慢性晚期血吸虫病诊断中蛋白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准确诊断疾病。

  • 标签: 前白蛋白 慢性晚期血吸虫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扁桃和腺发生肥大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许多全身性疾病比如骨骼发育变得迟缓、易得心脏病、肾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因为扁桃和腺肥大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的机制非常复杂。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上气道狭窄,导致肺通气障碍,导致晚上缺氧,影响儿童多种激素的分泌。早期药物治疗或这手术治疗能更好地减轻对儿童的影响,改善儿童缺氧,逐步恢复使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得正常。

  • 标签: 阻塞性的睡眠呼吸低通气性综合征 扁桃体发生肥大 腺样体发生肥大 儿童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扁桃联合腺切除用于小儿鼾症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90例2016年1月-2017年6月小儿鼾症患儿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扁桃联合腺切除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下扁桃联合腺切除治疗。比较两组小儿鼾症治疗效果;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手术前后患儿ASA-18生活质量分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小儿鼾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ASA-18生活质量分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ASA-18生活质量分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鼾症患儿行鼻内镜下扁桃联合腺切除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创伤,加速术后康复,减轻患儿痛苦,改善其通气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鼻内镜下扁桃体 腺样体切除 小儿鼾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腺联合扁桃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实施效果。方法以我科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6例儿童鼾症病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对于儿童鼾症患儿的腺联合扁桃切除术手术效果有显著促进效应,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 儿童鼾症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fPSA)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55例PCa患者、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F-1、IGFBP-3、PSA、fPSA水平。结果:PCa组IGF-1水平较BPH组、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IGFBP-3水平低于BPH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IGFBP-3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83.6%、76.4%,特异度分别为84.0%、7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7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74.0%。血清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PCa的灵敏度。结论:PCa患者IGF-1、IGFBP-3水平较健康对照者发生变化,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更有助于PCa的诊断。

  • 标签: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治疗后扶正消癥汤对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消癥汤,于肝动脉栓塞术前服用,连续服药20天。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3天和第10天其血清血清蛋白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其结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消癥汤有助于提升肝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促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肝功能。

  • 标签: 扶正消癥汤 肝癌 介入治疗 血清前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比其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检测的血清淀粉酶浓度为(665.46±61.99)U/L,脂肪酶浓度为(1411.97±125.97)U/L,C反应蛋白浓度为(44.31±12.08)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的早期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淀粉酶检测,B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尿淀粉酶检测,C组22例患者给予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结果C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三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其准确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给予血清淀粉酶检测与尿淀粉酶检测。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联合检测 早期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将C-反应蛋白(CRP)、血清蛋白(PA)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分析评定其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本检验科纳入诊断的8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40例非细菌感染患儿为实验1组,40例细菌感染患儿为实验2组,40例健康儿童为参照组,三组均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清蛋白(PA)以及血常规指标(WBC),统计测定结果。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C-反应蛋白数值、血清蛋白数值、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数值对比参照组更高,且实验2组以上指标对比实验1组更高;CRP+PA+WBC联合检验的诊断灵敏性是85.71%,诊断特异性是91.67%,诊断符合度是87.50%。结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C-反应蛋白(CRP)、血清蛋白(PA)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展示应用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CRP) 血清前白蛋白(PA) 血常规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腺切除术联合治疗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鼾症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进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指标评分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鼾症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腺切除术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手术指标情况,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腺样体切除术 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鼻内镜腺消融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鼻窦炎患儿,将68例患儿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4例/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保守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低温等离子鼻内镜腺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鼻窦炎患儿的临床效果、糖精清除时间、鼻阻力、SNOT-20评分以及嗅觉功能。结果观察组鼻窦炎患儿治疗后的糖精清除时间、鼻阻力、SNOT-20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窦炎患儿治疗后的嗅觉功能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0.05)。结论鼻窦炎患儿采用低温等离子鼻内镜腺消融术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 标签: 鼻窦炎 低温等离子 鼻内镜 腺样体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血清sE-选择素、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脑微出血的临床关系。方法分别选取60例脑卒中病人和60例健康人展开研究,将其记为患病组和健康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sE-选择素、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比患病组中发生脑微出血者和未发生脑微出血者、不同脑微出血严重程度者血清因子的水平。结果患病组血清sE-选择素水平远高于健康组(P<0.05),而前者血清蛋白水平远低于健康组(P<0.05);发生脑微出血者与未发生脑微出血者血清sE-选择素、蛋白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脑微出血严重程度者血清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重度者异常最明显、中度者次之、轻度者最次。结论脑卒中患者中血清sE-选择素异常升高,而蛋白水平异常降低,与脑微出血存在有紧密的关系。

  • 标签: sE-选择素 前白蛋白 脑卒中 脑微出血 临床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胰腺外疾病导致淀粉酶升高的病因和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上腹痛伴血和(或)尿淀粉酶升高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确诊胃溃疡51例(37.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2例(30.9%),胆囊结石15例(11%),胆囊炎10例(7.4%)尿毒症6例(4.4%),肺炎4例(2.9%),肺癌合并胸腔积液3例(2.2%),腮腺炎3例(2.2%),胃石症2例(1.5%)。结论临床上腹痛伴淀粉酶增高时不仅要考虑到胰腺疾病,而且还有考虑到有非胰源性淀粉酶增高的存在。

  • 标签: 胰腺外疾病 淀粉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在ICU重症多脏器衰竭患者中具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过去两年内我院接收治疗的62例ICU重症多脏器衰竭患者的相关情况,以患者最终死亡或者顺利出院进行分组,其中26例患者死亡,作为小组1,另外36例患者存活,作为小组2,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各个阶段的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小组1患者的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平均值明显高于小组2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含量高低作为ICU重症多脏器衰竭患者预后预测指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表现出较大的价值。

  • 标签: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ICU重症多脏器衰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D二聚(D-D),纤维蛋白原(Fbg)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12月在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52例。测定其血浆D二聚,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以及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CT),血小板比积(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PLT低于对照组(P<0.05);MPV、PDW、P-LCR高于对照组(P<0.05);PCT无明显差异。结论D二聚,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各项参数的变化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参数 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