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一系列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贫困生已成为高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如何关爱和管理这一特殊群体,使其健康成长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缺陷,建议进一步完善贫困生救助工作管理体制,使其在经济上和心理上得到双重保障。

  • 标签: 高校贫困生 关爱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有效避孕影响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100例人工流产妇女,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50例实验组(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护理)与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流产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内妊娠发生率及对有效避孕知识掌握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半年内妊娠发生率为10.00%,参照组患者半年内妊娠发生率为6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有效避孕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00%,参照组患者有效避孕知识掌握优良率为7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关爱服务在流产后女性中应用,可以降低半年内妊娠率,同时还可提升患者有效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流产后 关爱服务 女性 有效避孕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降低重复流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3月到9月进行流产手术的患者1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关爱服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对两组患者实施6个月的跟踪随访,统计两组重复流产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90),较比对照组13.33%(12/90)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重复流产率为1.11%,对照组重复流产出率为7.78%;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的实施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做好积极的配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认知,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流产 关爱服务 降低重复流产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运用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对患者所起到的应有效果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患者,对这11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全程关爱护理模式,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出现的并发症比较少,出现了1例皮瓣坏死,2例积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7%。110例患者中只有1例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9.09%,具有78例患者为非常满意,非常满意率是70.90%,比较满意率是28.18%。结论把全程关爱护理模式运用于乳腺癌护理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关爱护理模式 乳腺癌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人工流产病患实施流产后关爱(PAC)对避孕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3年对人工流产病患实施PAC服务,随机选取PAC服务实施前(2009年4月-2013年4月)的病患113名作为常规组,选取PAC实施后(2013年4月-2017年4月)的病患113名作为研究组。对两个小组的避孕知识水平、意外妊娠率、避孕状况和对PAC服务认可度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掌握率为98.23%,明显比常规组掌握率84.07%高(P<0.05);研究组使用率为97.35%,明显比常规组掌握率83.19%高(P<0.05);研究组意外妊娠率为3.54%,明显比常规组意外妊娠率32.74%低(P<0.05);研究组PAC服务认可度为92.92%,明显比常规组PAC服务认可度为83.19%高(P<0.05)。结论才采取PAC服务来对人工流产后的病患进行指导,从而使提升避孕知识的掌握和使用,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的概率。

  • 标签: 流产后关爱 人工流产 有效避孕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未婚女性青年中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行人工流产术未婚女性青年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48例。给予参照组实施常规方法,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人流后实施关爱服务。比较观察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情况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随访3个月、半年,研究组患者的高效避孕率显著高于参照组,而重复流产率则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未婚女性青年实施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具有一定的高效性与安全性,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能使重复流产情况发生减少,高效避孕措施提升。

  • 标签: 未婚女青年 关爱服务 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降低重复流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3月到9月进行流产手术的患者1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关爱服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对两组患者实施6个月的跟踪随访,统计两组重复流产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90),较比对照组13.33%(12/90)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重复流产率为1.11%,对照组重复流产出率为7.78%;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的实施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做好积极的配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认知,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流产 关爱服务 降低重复流产率 应用
  • 简介:微寄教研室教师坚持集体备课,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强化和规范专业理论和基础医学知识的教学,并重视实验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教师 集体备课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未婚流产女性采用流产后关爱服务继续拧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192例自愿进行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年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2例,实验组96例,对照组9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流产后关爱服务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避孕、重复流产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比,手术时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避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复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若是能够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关爱服务护理,能够有效缩短阴道出血事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重复流产的几率,该护理模式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妇科门诊 未婚女青年 人工流产 流产后关爱服务 手术时间 阴道出血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重复流产率
  • 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超声二维实时显像进入我国以来,随着B超、M超、多普勒等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已成为产前胎儿畸形检查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三十余年来.通过产前胎儿超声检查,使形态学明显异常、影响生命的胎儿畸形得以发现,如无脑儿、脑膨出、腹裂等致死性畸形。

  • 标签: 产前诊断 胎儿畸形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活动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入的30名老年疗养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适当、合理的活动,加强护理干预,30名老年疗养员身体状况改善,体力增强,精神状态良好,护理满意度为93.3%(28/30)。结论合理的运动、有效的疗养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疗养员的身体及精神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人活动 疗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集体运动疗法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作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集体运动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14.23±5.67)分、HAMD(13.11±4.97)分评分均比对照组(28.61±5.93)分、(30.65±5.34)分与干预前(56.24±10.81)分、(59.80±10.51)分低,P<0.05。结论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集体运动疗法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 标签: 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焦虑抑郁 集体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碘是人体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碘元素是人体中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一种原料,而甲状腺激素又是维持大脑、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一种重要调控激素。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人体一旦出现了碘元素和甲状腺激素的缺少,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发育迟缓的严重结果。因此,必须积极关注孕期、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摄入水平,有效促进婴幼儿的神经细胞发育,以防出现缺碘性智力障碍。本论文就针对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碘营养和甲状腺功能对子代脑发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综述。

  • 标签: 孕期 哺乳期 碘营养 甲功 脑发育
  • 简介:摘要冠心病心绞痛是当今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系统里最为常见的多发病症之一,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近些年来也取得不少新的进展。王金瑞主任从医三十余年对当前冠心病在中西医治疗心绞痛的情况进行了辨析,探讨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几点新思路体会,加以总结。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水坐浴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OAB的65例患者进行热水坐浴治疗,疗程8周,通过分别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来评价热水坐浴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尿频、尿急、夜尿及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OABSS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显示其差异有意义。结论热水坐浴可明显缓解OAB患者症状,该方法简单、实用、廉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热水坐浴 膀胱过度活动症 排尿日记 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腰骶椎隐性脊柱裂对下肢活动功能的影响,增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01-2010-06在盛京医院就诊的60例腰骶椎隐性脊柱裂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伴有不同程度下肢活动障碍,左、右下肢活动障碍各1例。双下肢活动障碍13例,其中伴腰痛、膝痛3例、腰骶部血管痣、皮肤多毛、皮肤色素沉着各1例。余45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尿便功能障碍,无下肢活动障碍。结论腰骶椎隐性脊柱裂可引起患儿下肢活动障碍,临床极易漏诊。

  • 标签: 脊柱裂 隐性/并发症 下肢 运动障碍/病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阑尾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24h内首次下床活动人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h内首次下床活动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利于患者尽早下床活动而降低腹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首次下床活动 影响
  • 简介: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其作用是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第二课堂 动手能力 综合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品管圈活动在产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400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给予品管圈活动,对实施前及实施后的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率及新生儿遗失腰牌及腕带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新生儿遗失腰牌及腕带率、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率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中不仅提高了孕产妇知识掌握率也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在降低新生儿护理缺陷的同时也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在产科护理风险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产科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康复宣教的时机对妇科手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通过在术前告知病人及家属术后康复的配合及重要性,提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妇瘤科手术的病人7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0人)在手术前告知术后康复的配合及重要性,对照组(390人)在手术后告知康复的配合及重要性。结果手术前告知术后康复的配合及重要性的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高于术后告知康复配合及重要性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告知术后康复配合及重要性有效提高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术后肠粘连、肠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利于机体康复。

  • 标签: 宣教时机 妇科手术 早期 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