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的方法及应用。方法建立检测结核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并与培养法、涂片镜检法进行效果对比。结果本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120例结核标本进行检查,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高达52.50%,培养法涂阳性率达24.17%,片镜检法阳性率达15.00%。结论相对于传统的结核杆菌检查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等优势,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结核杆菌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40例良恶性椎体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采用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0.00%,高于采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进行诊断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加权成像的漏诊率及误诊低于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椎体骨折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降低临床误诊及漏诊率,值得研究。

  • 标签: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良恶性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沙门菌与志贺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520例肛拭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传统培养法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结果实时PCR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培养法(2.24±0.53vs4.52±0.71)d、(2.31±0.44vs4.61±0.65)d;实时PCR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8.63%和97.24%。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时间短,灵敏度、特异度高。

  • 标签: 实时荧光PCR技术 沙门菌 志贺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并与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完全前循环梗死情形15(18)例,腔隙性梗死情形10(12)例,部分前循环梗死情形8(12)例,后循环梗死情形5(8)例,诊断正确率为76%,不同分型患者正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利用核磁成像诊断脑梗塞准确率较高,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肝癌患者中的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69例患者的螺旋CT或磁共振成像实施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效果。结果螺旋CT平检检出率58.3%显著低于MRI平检检出率72.6%,P<0.05;然而,两种检查方法的增强检查的检出率90.0%和90.3%,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诊断小肝癌患者的过程中,螺旋CT可以作为首选方法,对于无法准确判断的患者再行磁共振成像检车;通过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够大幅提升小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小肝癌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在减少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130例于2016年5月份至2018年2月份在本院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方法。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后护理中,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不良反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酸染色、金胺O荧光染色(以下简称荧光染色)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探讨最适合结核杆菌筛查的检测模式。方法萋-尼法与金胺O荧光染色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可有效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和准确度,可作为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金胺“O”荧光染色组检出率明显高于萋-尼染色组,尤其是痰液标本菌量是1+,对那些病变轻,排菌量少的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染色镜检时间短,工作效率高,适用于大量标本的检测。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杆菌 萋-尼染色 金胺 O 荧光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微出血患者153例,均经MRI明确诊断,同时给予磁敏感成像(SWI)扫描,分析脑微出血在MRI及SWI表现。结果153例脑微出血病灶共检出脑微出血病灶681个,其中56例(36.60%)合并急性脑梗死,15例(9.80%)合并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病灶SWI检出率100.00%(681/681)显著高于T1W1的48.16%(328/681)、T2W1的55.07%(375/681)(P<0.05);经SWI检查显示存在类圆形、均匀低信号脑微出血病灶,病灶边界清楚,无水肿带;脑微出血病灶轻度142例(92.81%),中度6例(3.92%),重度5例(3.27%)。结论磁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好,能够提高脑微出血病灶检出率。

  • 标签: 磁敏感成像 脑微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elastography)技术诊断儿童慢性肾病及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在儿童慢性肾病程度判定中的应用价值。以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依据收集40例儿童慢性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首先采集其二维超声图像,记录肾脏位置、大小、形态、回声、边界、有否血流信号。启动弹性成像模式,然后在进行左肾皮质部的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得出的杨氏模量数值其进行定量分析处理后比较是否存在差异(在感兴趣区取直径7mm内测量其杨氏模量值)。经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肾病的儿童的肾皮质杨氏模量值为5.81±2.13kPa,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肾皮质的杨氏模量值为3.56±1.42kpa。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 标签: 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膝关节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磁共振成像表现以及其伴随征象。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122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的130个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膝关节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以三位具有一定具有丰富经验的主治医师职称的影像医师分别对检查结果独立判断分析,并对成像表现与伴随征象做出记录。结果全部130例膝关节中,经过磁共振检查,其中114个膝关节表现为交叉韧带黏液变性(88%),16个膝关节表现为前后交叉韧带受累(12%);另有26个膝关节合并腱鞘囊肿(20%),20个膝关节合并骨内腱鞘囊肿(15%);其中92个膝关节诊断为Ⅳ期骨性关节病(71%)。结论采用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临床治疗。

  • 标签: 膝关节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后处理技术显示内耳解剖结构中,内耳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六十二例一百二十四个耳耳朵进行TSE、3D-CISS、SE的序列扫描,运用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组、容积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进行处理,观察内听道神经和内耳膜迷路等耳内结构在图像上的显示。结果MPR能够让一百二十二例耳内结构得到清晰展示,相比较MIP,能够较好的显示神经。MIP能够对一百二十例耳膜迷路、内听道等细小部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观察。而MRVR能够对一百二十四例耳的表面形态和其中相互作用的立体解剖关系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展示。结论在显示内耳、内听道的解剖结构等方面,MRI的效果比较好,在实际运用中有十分优秀的表现。

  • 标签: 核磁共振 内耳,内听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中联合应用灰阶超声和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3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进行灰阶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结果灰阶超声检查结果提示甲状腺结节良性患者196例,恶性患者104例;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提示良性结节患者201例,恶性患者99例;联合检查方式中,良性结节患者214例,恶性患者86例;联合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07%、97.22%、98.81%。结论联合应用灰阶超声与超声弹性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方案确定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灰阶超声 弹性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选取7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分别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冠脉CT成像都非常满意,能够清晰显示出在主要的冠脉分支。两种诊断方法显示的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冠脉CT成像检出的钙化斑块明显多于冠脉造影(P<0.05);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冠脉CT成像的应用价值要高于冠脉造影,具有突出的微创优势,而且操作方便、安全,检查费用低,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予以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CT成像 冠脉造影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老年后循环缺血病变中的检查意义。方法100例后循环缺血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血管病变76例(76%);其中病变在前循环共12例(12%)、病变在后循环共29例(29%)、病变在前循环和后循环共35例(3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血管病变79例(79%);其中病变在前循环共10例(10%)、病变在后循环共30例(30%)、病变在前循环和后循环的共39例(39%)。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的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的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的前循环病变、后循环病变及前后循环病变所占比例分别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具有无创检查方便等优点,能够较为准确地对老年后循环缺血病变做出诊断,值得借鉴。

  • 标签: 后循环 缺血性脑血管病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分析核磁共振(MRI)检查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间入住我院的5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显示能力。结果对57例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查,其中46例成像显示为内膜片,11例是通过真、假腔内流血的信号产生不一致而作出的诊断;39例患者成像显示近端破口,其中有Ⅰ型患者9例,Ⅱ型患者12例,Ⅲ型患者18例。对于主动脉夹层的分型中Ⅰ型以及Ⅱ型患者共有33例,Ⅲ型患者24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检查准确率高,能准确显示夹层隔膜,分辨真腔假腔。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帮助。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核磁共振 成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胶质瘤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36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术前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脑胶质瘤的病理结果、病变个数与部位、MRI信号表现、强化情况、占位效应与水肿情况以及周围纤维束状态。结果①病理结果显示,低级别胶质瘤11例,占比30.56%,包括II级2例,II级9例;高级别胶质瘤25例,占比69.44%,包括III级10例IV级15例;高级别胶质瘤构成比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病变个数与部位单发病变30例,多发病变6例;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额叶、颞叶、顶叶、枕叶、颞顶叶交界区、额顶叶交界区以及小脑。③磁共振信号表现T1FLAIR呈等、低信号14例,T2FLAIR呈等、高、低混杂信号21例;T2WI均呈稍高、高信号。④强化情况环状强化25例,伴结节状强化3例,轻度强化5例,未见明显强化3例。⑤占位效应与水肿情况占位效应伴有中、重度水肿带26例,轻度占位效应伴有轻度水肿带8例,未有明显占位效应与水肿带2例。⑥周围纤维束状态低级别胶质瘤的周围纤维束出现推移4例,浸润6例,破坏1例;高级别胶质瘤的周围纤维束出现推移0例,浸润15例,破坏10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清晰呈现病灶的实际情况,且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信号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脑胶质瘤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同常规超声在诊治良恶性乳腺肿瘤方面的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对我院在2017年初到2017年末一整年利用手术病理论证的144位(170例病灶)病人的一般性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验成果开展对比调研。结果通过一般性超声检验,120例良性病灶里面,有106位被检验成良性,14位被误判成恶性;50例恶性病灶里面,44位是被检验成恶性,6位被误判成良性,检验恶性敏感程度是88%,特异程度是88.3%。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检验,120例良性病灶里面,112位被检验成良性,8位被误判成恶性;50例恶性病灶里面,48位被检验成恶性,2位被误判成良性;检验恶性敏感程度是96.0%,特异程度是93.3%。超声弹性成像检验精准率是94.1%,一般性超声检验精准率是88.2%,超声弹性形成影像检验精准率显著比一般性超声检验精准率更高(P<0.05),统计学有显著的实践意义。结论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检验良恶性乳腺肿瘤情况显然比一般性超声更优越,在临床里面具备很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良恶性 乳腺肿瘤 超声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头颈部放疗前后血管弹性检测的相关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2例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时间2.5-3周(放射剂量26-30Gy)、放疗结束时(放射剂量50-60Gy)、放疗后3月接受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测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统计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变化率(△D)、血液与颈动脉壁应变率比值(A/B)。分析A/B、IMT、△D变化情况。结果A/B在放疗期间随放疗剂量增加而增加,△D在放疗期间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少,放疗后3月均保持与放疗结束时相对稳定。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颈动脉弹性在早期下降,随放射剂量的增加,下降程度越明显,且该变化至术后3月未见明显改善。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头颈部肿瘤 放疗 颈动脉 血管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就诊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冠脉造影诊断,实验组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经两组患者诊断效果比较分析证实,实验组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 冠心病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2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脑血管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磁共振两种检查方式。统计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异常检出率。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磁共振技术,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突出,能够准确的发现疾病的变化状况,客观的提供疾病数值,从而实现对疾病程度的量化表现,进而为临床治疗与预后干预提供有价值帮助的数据,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血管性疾病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