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社区护士和医院护士在压力性损伤防治知识水平、临床实践、教育和社区压力性损伤病人诊治等方面的状况;分析社区和医院护士在压力性损伤防治知识、实践和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1、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压疮防治进展;2、问卷设计根据各地护理专家的实际经验并遵循调查表设计原则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3、样本选取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在湖南省湘雅医院组织慢性创面学习班上分发调查问卷(2018年、2019年)4、问卷调查由本人发放学习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结果:从人员结构上看医院护士和社区护士在职称、职务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护士对压疮防治知识及临床实践情况较社区护士好。在知识获取方面主要存在获取压力性损伤防治知识的途径单一,压力性损伤防治知识滞后,需要知识更新。临床护士需更新伤口愈合理念,在压力性损伤治疗中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当前压力性损伤病人治疗中护士是主导者,病人家属、陪护是照护的主力军。病人患压力性损伤后在家中由家属进行照顾,社区护士和医院护士上门指导较少。社区护士需要深入到病人家中,让社区压力性损伤病人的家庭照顾得到高质有效的护理。提高社区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需要相应培训,提供信息,建立交流平台等。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治疗 社区护理 教育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士压力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职的护士20名,综合分析心内科护士的压力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观察干预前后的综合能力、干预满意度及不良情绪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各指标评分、干预满意度均较高,不良情绪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心内科 护士 压力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情况与具体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06月—2021年06月于我院在职的30名感染科护士,对护士的心理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明确当下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状态,并以此为前提提出相应的有效干预措施。结果:年龄处于30-40岁的感染科护士由于专业知识长期难以及时更新,且在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上弱于年轻护士,加之单位内人际关系更为复杂,因此心理压力要明显高于22-29岁的年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感染科 护士 心理压力 影响因素 干预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压力性损伤发生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会增加患者痛苦。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退化,新陈代谢比较慢,一旦发生压力性损伤,会严重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本文对学者们关于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研究报道进行总结,现做以下综述。

  • 标签: 老年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儿科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患儿起病急、变化快,医嘱频繁,家长着急,所以儿科护士工作量及面临的心理压力比成人科室多。护士长期精神高度紧张,会影响儿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探其应对措施,降低护士的压力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很好的推动作用。现将儿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综述如下。

  • 标签: 儿科护士 压力源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对老年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风险评估工具及常用的预防护理进行综述,以期使医务人员全面、深入地了解老年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老年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士心理压力源,为后续隔离病房的管理,制定适当心理减压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护士 心理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为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及急诊护理人才的储备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急诊科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以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了解入选者工作压力的主要表现和来源。结果:45名入选者中压力源以工作负荷为主者占比37.78%,以工作环境为主者占比28.89%,以工作风险为主者占比11.11%,以技能考核为主者比22.22%。结论:急诊护理高负荷、高风险、高业务水平、工作环境紧张的特点明显,为确保急诊护理人员供需平衡、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以及急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管理层需要围绕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减压干预。

  • 标签: 急诊护士 工作压力源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并找到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与根源,针对其进行系列的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57名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PSTR心理压力测试,并根据医院手术室相关情况等制作相应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来源。结果:很多手术室护士PSTR测试得分较高,有着较大的压力,问卷调查上也显示压力源较多,但通过分析和干预后,有明显好转。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各个方面,但主要还是工作层面,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手术室护士精神压力,提升工作效率与积极性。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压力源 分析 对策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为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及急诊护理人才的储备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急诊科23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以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了解入选者工作压力的主要表现和来源。结果:23名入选者中压力源以工作负荷为主者占比39.13%,以工作环境为主者占比30.43%,以工作风险为主者占比13.04%,以技能考核为主者比17.39%。结论:急诊护理高负荷、高风险、高业务水平、工作环境紧张的特点明显,为确保急诊护理人员供需平衡、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以及急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管理层需要围绕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减压干预。

  • 标签: 急诊护士 工作压力源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居家安全隔离将是彻底阻断我国新型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疫情快速发展传播的一项有效防治手段。由于实行居家安全隔离将引起了受隔离的人员的自由活动受空间条件限制、接触社会人员条件局限、信息的获取方式杂乱、空余活动时间急剧增加以及娱乐消遣的途径单一-等多种问题,将容易引发患者多种.心理反应。本文试图从进行居家强制隔离人群的重要意义、心理问题和产生焦虑的深层原因分析以及家庭调节干预方法角度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对进行居家强隔离的人群家庭的社会心理的疏导方法提供一点帮助。编者

  • 标签: 疫情 隔离 心里干预
  •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压力性损伤是骨科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并发症,PDCA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护理实践中。PDCA护理模式以其循环反馈、持续改进的特点,成为护理团队管理和评估的有力工具。

  • 标签: PDCA护理 骨科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CU俯卧位通气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集束化护理效果。方法:针对在2020年11月到2020年2月接受ICU俯卧位通气辅助性治疗的70名病人进行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对照组和研究当中,每个组分别有35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而研究组则是采用集约束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压力性损伤出现率和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压力性损伤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俯卧位通气 压力性损伤 集约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夜班护士应对压力中的合理情绪疗法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夜班护士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夜班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均5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心理疏导,观察组给予合理情绪化疗法。对比两组夜班护士疏导前和疏导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结果:疏导前对照组夜班护士和观察组夜班护士的负性情绪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0.05;疏导后,观察组夜班护士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

  • 标签: 合理情绪疗法 夜班护士 应对压力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压力性损伤临床护理中湿性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患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疗效与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压力性损伤临床护理中湿性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可提升疗效。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临床护理 湿性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且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进入医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5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盆底肌力、漏尿量、盆底肌锻炼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就盆底肌力、漏尿量、盆底肌锻炼依从性来讲,护理前,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值大于0.05,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值小于0.05;就护理满意度来讲,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值小于0.05。结论:通过在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期间合理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盆底肌力,降低漏尿量,而且也能大幅度提升盆肌锻炼依从性,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 针对性护理干预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内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实施病例选择,共计70例,纳入后采取双盲法分组,考察组、参照组相等例数,考察组利用心理护理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考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参照组偏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考察组负性心理评分相比参照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考察组负性心理评分相比参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满意度,使其减轻负性情绪。

  • 标签: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心理护理 负性心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