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方法:采用疼痛知识需求调查问卷、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表,对5所三级甲等医院68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提出相应干预对策。结果:疼痛评估、药物治疗、疼痛个案管理是护理人员主要知识需求;影响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态度和知识的因素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和年龄等(P〈0.05)。结论: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掌握不充分,医疗机构应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体差异加强疼痛知识的培训,进一步优化疼痛管理模式,改善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提高知识水平。

  • 标签: 骨科护理人员 疼痛管理 知识 态度
  • 简介:目的评价实施层级进阶管理模式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人员层级结构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进阶标准、各层级护理岗位职责、绩效分配和岗位设置比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和满意度。结果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P〈0.05);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和护理人员各个维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O1或P〈0.05),但压力感知与实施前无差异(P〉0.05)。结论实施层级进阶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和满意度、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人员 层级进阶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
  • 简介:[目的]调查肿瘤科医生、护士对临终病人优逝的认知。[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半结构式开放性访谈提纲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名医护人员优逝认知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优逝认知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强烈责任与义务感、维持病人希望和信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病人家属的重要作用、病人生命终末阶段医护人员优逝技术实施的两难境地。[结论]肿瘤科医护人员对优逝认知有了很大提高,但优逝技术的应用仍然不成熟,优逝课程培训有待提高。

  • 标签: 优逝 肿瘤科 医生 护士 认知 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对输液工具选择的认知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昆明市某三甲传染病医院114名护士发放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参与调查的114名护理人员中,能够全面掌握输液前评估内容的护士仅占24.56%,70.18%的护士部分掌握,5.26%的护士对相关内容不掌握;大部分护士能够全面掌握静脉留置针(69.30%)和CVC(57.89%)的护理,但PICC(7.02%)的护理掌握情况差;调查对象中66.67%的护理人员认为,传染病患者和传染病患者在输液工具的选择上没有区别;73.68%的调查对象的输液工具选择相关知识获知途径来源于专科书籍,而根据指南学习获取知识的护士仅占28.95%。结论:调查对象对输液工具选择认知的状况不理想,医院在针对性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静脉治疗质控体系,保障输液治疗安全,提高输液治疗质量。

  • 标签: 传染病 护理人员 输液工具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降低ICU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综合ICU救治且脱管评分〉8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制订一系列相关护理措施,如及时风险评估、改进固定方法、加强交接、关注并解决患者不适、恰当有效约束、清醒患者加强宣教等,并在临床实施、运用,与集束化护理实施前患者计划拔管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ICU计划性拔管率由3.24%降低到0.62%。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ICU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人员计划性拔管的认知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在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运用匹兹堡睡眠状况自评量表(PSQI)、住院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QLS)对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综合性疼痛护理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降低肿瘤患者PICC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微信群及PICC专项管理小组,培训管理小组人员,对置入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实施微信群质量控制,并于实施前后比较PICC护理质量和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微信群质量控制后,PICC护理质量评分提高,计划性拔管率下降(P〈0.01)。结论利用微信群作为PICC导管护理质量控制交流平台,能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琅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及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肿瘤 微信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计划性拔管(UEX)工作坊(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对提高ICU护士UEX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对20名ICU护士进行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进行培训,采用自制的《ICU护士预防UEX的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的认知、信念和行为变化。结果护士培训后总体水平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能提高ICU护士关于预防UEX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水平,使知信行达到了统一,整体上达到了培训的预期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内涵。

  • 标签: ICU护士 工作坊 非计划性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