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相比于巨大的能量消耗,心脏的能量储备却很少,因此心脏对能量缺乏的耐受能力很低。心肌能量代谢受代谢底物浓度、激素水平、冠状动脉血流或组织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调节。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高尿酸血症等均可影响心脏能量代谢的病理生理过程。尽管以往认为高血糖是冠心病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强化降糖并未取得一致的效果,而新近的数项临床试验反而显示强化降糖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心脏与代谢日趋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本期聚焦“心脏与代谢”,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心脏 能量 代谢
  • 简介:目的克山病(KeshanDisease,KD)是在我国16个省区流行的地方性心肌病。几十年来,我国生物化学界对于KD的发病机弹做了大量创新性研究.本文回顾和评述我国克山病心脏代谢为中心的研究发展历程。方法和结果包括:使用综合酶谱早期诊断KD的心肌受损;发现KD有低硒性代谢紊乱;发现KD死亡病人心脏有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呼吸酶功能障碍和心肌收缩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发现心肌钙代谢紊乱与心肌收缩障碍之间关系;发现KD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受损;发现心肌自由基堆积等障碍;发现红细胞的形态、膜脂组分和功能异常;提出KD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或者是一种“膜疾病“等等。通过长期的KD生化研究并与病婵、临床所见综合分析,确立了“KD是一种以心肌线粒体损伤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代谢性心肌病”的发病机理。提出应用抗氧化药物预防和控制KD策略:应用无机硒、辅酶Q10、含硒模拟物(PZ51)、GPX抗体酶等防治研究KD,取得巨大进展;还汪明GPX抗体酶(世界上第一个含硒抗体酶)、PZ51、无机硒、辅酶Q10等对于心肌线粒体自由基损害都有明显的阻止作用。结论克山病是世界上发病最多、研究得最为深入的人体心肌病。这些创新成果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 标签: 克山病 心脏代谢 线粒体 自由基
  • 简介:《老年心脏病学杂志(英文版)》(JournalofGeriatricCardiology,JGC,ISSN1671—5141/CN11-5329/R)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国际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由王士雯院士创办于2004年,目前编委会由分布在35个国家的350多位心血管专家组成。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也是唯一的反映老年心脏病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英文期刊,致力于国际老年心脏病学交流,特别是将国内老年心脏病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介绍给国外同行。开设的栏目有述评、综述、临床和基础研究论著、病例报告等。

  • 标签: 老年心脏病学 英文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征稿启事 杂志 医学学术期刊
  • 简介:由我国老年医学开拓者、老年心脏病学奠基人王士雯院士,和解放军306医院钱方毅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主编的《老年心脏病学》(第三版)已与2012年10月正式出版。《老年心脏病学》于1987年问世,1998年发布第二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老年心脏病学专著,

  • 标签: 老年心脏病学 北京安贞医院 销售 首都医科大学 老年医学 开拓者
  • 简介:由于心肌细胞的不可再生性,传统药物治疗和器械植入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仅局限于延缓疾病进展,而不能从实质上起到修复心脏的作用。心脏移植也因其供体数目少、免疫抑制不良反应大等限制性因素而不能广泛推广。干细胞替代疗法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局限性,显示了可观的临床应用潜力。

  • 标签: 干细胞 替代治疗 心律失常
  • 简介:由我国老年医学开拓者、老年心脏病学奠基人王土雯院士,和解放军306医院钱方毅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老年心脏病学》(第三版)已与2012年10月正式发行。《老年心脏病学》于1987年问世,1998年发行第二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老年心脏病学专著,出版后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读者的好评与欢迎,曾获国家优秀图书奖。该书第三版的编写邀请了我国百余位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参与,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内容扩展为11篇,104章,约260万字,既吸收了国外老年心脏病学的新进展,也有我国自己的创新性内容,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心脏病学大型精品著作。

  • 标签: 优惠销售 心脏病学版 版优惠
  • 简介: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新策略,动物实验及早期临床研究都对其治疗效果给予了肯定。然而与动物实验相比,干细胞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显得差强人意,其作用机制尚不叫确,涉及环节既包括近来热门的干细胞与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体内因素)对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又包括研究者对干细胞细胞类型、移植方式及移植时间等因素的选择和操控(体外因素),而体外因素之重要性将直接关系到干细胞在体内的存活状况及与微环境作用效果,甚至可能决定干细胞治疗的成败。本文将对体外可控制因素对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干细胞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体外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G416S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分析携带基因突变患者的表型特点。结果在一例患者中发现MYBPC3第8697G〉A基因突变,该突变位于外显子15,造成了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第416位的甘氯酸转变成丝氨酸(G416S),该位置位于保守区。患者65岁时出现活动后胸痛不适,无高危因素。结论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G416S错义突变能够导致HCM,携带该突变的患者表型轻、预后好。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G416S错义突变 表型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除及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PTC221例。结果2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永久性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异位于甲状腺腺体内)。术后病理证实为双叶癌占31.2%(69/221)。甲状腺被膜浸润者占64.7%(143/221),其中双叶癌中被膜浸润占68.1%(47/6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占43.0%(95/221),其中双叶癌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6.4%(32/69),单侧癌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1.5%(63/152),浸润被膜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9.7%(71/143)。所有病例中被膜浸润或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占75.6%(167/221)。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叶PTC69例中术前仅发现甲状腺单侧叶有可疑癌灶42例,占60.9%。结论PTC中双叶都存在癌灶的比率很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建议绝大多数PTC患者应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常规清扫,术后辅以^131I治疗及内分泌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目的探讨开放式前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的手术结果及临床转归情况,以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将366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入路方式不同,分为A、B组。其中A组的186例应用普理灵疝装置(proleneherniasystem,PHS)前入路方式进行疝修补,B组的180例应用Kugel补片后入路方式进行疝修补,并比较2组的手术操作、术后恢复及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A、B组间的手术时间(43±9vs42±10)、住院时间(56±15vs53±15)、切口感染(3vs0)及复发率(2vs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明显疼痛有13例、伤口肿胀反应18例、局部异物感12例、阴囊水肿8例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与前入路PHS修补相比,后入路Kugel补片修补手术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恢复快。

  • 标签: 腹股沟疝 疝修补 前入路 后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多科协作模式,分析该模式下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的安全性及对病态肥胖症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多科协作模式下由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连续施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的28例病态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数据,总结多科协作模式下肥胖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和术后随访管理流程,观察手术安全性和术后长期减重效果及合并症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平均体重129.1kg,平均体质指数44.9kg/m^2.全部患者均顺利施行手术,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1例(3.6%)肺部感染,远期并发症2例(7.1%)注水泵处皮肤感染。术后体重和体质指数逐渐下降,术后24个月平均额外体重减轻41.3%。规律随诊、依从性良好组额外体重减轻百分比显著高于不规律随诊、依从性差组。术后肥胖症相关代谢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有效减重,并能改善肥胖症相关代谢性疾病;多科协作模式可优化疾病诊治流程,保障围手术期安全;术后规律随诊对获得长期减重效果有重要影响。

  • 标签: 肥胖症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 多科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