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是一种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作为序列基础而改进扫描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具有三维、高空间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特点,可对颅内微静脉系统尤其是深部髓质静脉显像,表现为垂直于侧脑室静脉影像。SWI在神经系统,尤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评估非常有价值^[1]。2008年,Tong^[2]首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儿SWI序列上,发现患侧侧脑室旁大量扩张、增粗并垂直于侧脑室静脉影,被命名为静脉征(deepmedullaryveinssign,DMVs)。近期相关研究表明,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DMVs可见度增加能用于预测颈内动脉以及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缺血半暗带评估、患者转归及预后预测、临床治疗指导等方面,其临床价值进一步被拓宽。同时,DMVs也见于多发性硬化相关研究,笔者SWI上显著DMVs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深部髓质静脉 缺血性卒中 缺血半暗带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并发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及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宝安区中心医院接受治疗,资料完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共2000为研究对象,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并依据Hcy浓度分为H型高血压1362、非H型高血压638。测定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III,AT-III)、D-二聚体(D-dimer,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对并发外周动脉疾病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整群抽取H型高血压并发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进行亚组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观察组)及依那普利片(对照组),治疗24个月,观察两组降低血浆Hcy浓度、改善ABI及凝血-纤溶系统效果。结果相关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ABIAT-III和PAI-1呈正相关(r=0.781、0.752,P<0.05),Fbg、vWF、D-D和t-PA呈负相关(r=-0.846、-0.943、-0.713、-0.813,P<0.05)。观察组Hcy、D-D、PAI-1、ABI显著低于对照组,t-P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型高血压并发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某些凝血-纤溶指标出现异常,依那普利叶酸可以改善H型高血压并发外周动脉疾病患者ABI及部分凝血-纤溶指标。

  • 标签: H型高血压 外周动脉疾病 凝血-纤溶功能 依那普利 叶酸
  • 简介: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皮肤病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2017年2月120重症皮肤病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各有6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重症皮肤病治疗总有效率;皮肤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重症皮肤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肤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有2面部潮红,2轻微头痛;治疗组有2腹痛,无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皮肤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高,可缩短疗程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大剂量 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 重症皮肤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再通率.方法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68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和用药过程全程监测,通过冠脉造影证实治疗效果.结果68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冠脉造影证实血管完全再通12,部分再通49,完全未通7.结论通过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快速开通血管,能较好为无条件实施急诊PCI治疗患者实施初步治疗,并能为患者安全转运到上级医院实施PCI治疗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 标签: 尿激酶 综合治疗 再通率 临床报道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90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简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评分比较存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后收治64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32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2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93.8%vs71.9%),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个体临床指标,稳定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接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患者分为对照组42干预组4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加强护理干预,研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依从性(95.2%)高于常规治疗组(76.2%),并且干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后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依从性,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减少患者并发发生,降低病死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50,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行为干预、休息干预以及预防并发发生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以及24小时尿蛋白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干预前后24h尿蛋白之间差异进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实施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24h尿蛋白水平,帮助患者改善了预后,相应保证了母婴安全,效果比较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 轻度子痫前期 患者的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治疗影响。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社区发生压疮卧床老年患者,入选时间为2015年至2017年,共计纳入80,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根据其压疮等级给予相应治疗,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配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90.0%,比对照组患者67.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压疮恢复情况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直径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新鲜肉芽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在压疮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压疮治疗效果,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护理 社区老年卧床患者 压疮
  • 简介:患者男,79岁,因"左侧肢体无力2.5h"于2017年8月1日17时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二病区。8月1日14时06分,患者因左侧肢体无力30min呼叫郑州市紧急救援中心,14时26分移动卒中单元(mobilestrokeunit,MSU,北京建优成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救护人员接到郑州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调度科呼叫电话,14时30分出车。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移动卒中单元
  • 简介: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随访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期间内30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随访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服药依从性均要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讨论针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进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随访护理 生存质量 依从性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对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94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7,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47,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生活方式评分及动脉粥样硬化参数。结果实验组血压水平、生活方式评分及动脉粥样硬化参数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方式,使之更为健康,进而有效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参数,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研究对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急救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128,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两组患者均及时抢救,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6.25%,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治疗中,采用急救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梗 恶性心律失常 急救护理
  • 简介:随机对照试验(RCT)被公认为评价医疗干预措施效果金标准[1,2]。但在研究罕见病、慢性疾病及涉及伦理学或长期疗效观察问题上,随机对照试验可行性较低,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NRSI)更易达到研究目标,并且也是评估干预疗效重要方法[3-6]。且一些学者在对RCT和观察性研究进行对比后,认为一个大样本试验设计完善非随机研究比一个小样本设计不佳RCT更加可取[7,8]。目前,许多评价观察性研究方法学质量工具已被系统评价采用[9,10],而Newcastle-Ottawa[11]和Downs-Black[12]工具是其中应用最广泛两种。虽然两者都具有完善方法学条目清单,但是每一个条目同时涉及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并且缺乏综合性手册。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工具 干预性 长期疗效观察 非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方法学
  • 简介: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方法用“随机法”将我院86脑梗死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神经功能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分数比对照组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梗死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9、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P选择素浓度动态变化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黄梅县人民医院行PCI治疗86AMI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体检8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集上述人员空腹外周静脉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样本中MMP-9、IL-6、P选择素浓度。结果观察组PCI治疗前MMP-9、IL-6、P选择素浓度依次为(698.47±108.78)ng/L、(109.87±10.98)pg/L、(94.78±99.54)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治疗7d后,MMP-9、IL-6、P选择素浓度均依次为(324.78±78.78)ng/L、(73.04±11.78)pg/L、(78.76±69.48)μ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治疗7d后MMP-9、IL-6、P选择素浓度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IL-6、P选择素浓度动态变化反映AMI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其浓度波动有助于临床评估PCI治疗效果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 金属基质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6 P选择素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幕上颅内动静畸形(AVM)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幕上AVM患者14,其中Spetzler-Martin(S-M)分级:Ⅰ级2,Ⅱ级6,Ⅲ级5,Ⅳ级1。分析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1)全切除病灶13,残留1。术前肢体偏瘫4,术后新发肢体无力1,随访1~4年,均见肌力改善或恢复正常。(2)术后颅内感染1,经抗感染治疗痊愈。4术前癫痫患者,3术后未再发作,1得到控制。(3)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8为0分,4为1分,2为2分。随访临床症状及影像学1~4年,未见血管畸形复发及再出血。结论初步观察显示,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技术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幕上AVM,具有定位精准、安全性高特点,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 术中超声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26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呼吸衰竭患儿,对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评估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结果26患儿中,23顺利撤机,预后良好,2转急诊手术治疗,1治疗无效死亡。经过治疗,患儿SBP、DBP、R、HR指标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PH有改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际碳酸氢盐(HCO3-)降低,改善明显(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呼吸衰竭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生命体征、血气状况,效果确切。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肺炎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析高血压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76高血压病患,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8。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搭配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及住院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患治疗依从率(进食、就寝、服药、检查)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安全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健康教育 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