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干预心肌缺血引起的梗塞及保护心脏,研究了许多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钙拮抗剂,但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人们发现心脏自身对心肌缺血再灌性损伤具有强大的内源性保护作用,即:如果心脏经历了短暂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对随后长时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缺血预处理(适应)。适应心肌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改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等。但对心肌缺血适应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与内源性心脏保护物质的释放以及膜受体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阿片类物质 心肌缺血 高血压 信号传导 蛋白激酶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腺苷的合成、降解、转运机理及其目前腺苷受体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腺苷的心血管效应及其在心肌缺血中所发挥的作用。(1)腺苷具有强力的冠状血管扩张作用.尤其在心肌缺血情况下,这种血管扩张作用发挥了重要的局部血流调节作用。(2)腺苷具有受体介导的心肌缺血预处理效应,可显著延长心肌对缺血的耐受程度。目前认为腺苷A1、A3受体参与了此种效应.腺苷A1、A3受体的活化有赖于蛋白激酶C(PKC)的参与及其后ATP敏感K通道(K—ATP)的开放、(3)腺苷是体内生成的对抗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内源性介质,可减轻心肌缺血程度、缩小心肌梗塞面积、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即使外源性给予腺苷,如在心肌充液中加入腺苷或在心脏复跳后经冠状动脉输注腺苷.均能起到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在一项对253例行冠脉搭桥病人的临床Ⅱ期研究中亦证实腺苷治疗可减轻术后并发症。(4)腺苷亦是一种内源性抗心律失常物质,可对抗因心肌缺血所致的心律失常。此效应与腺苷A1受体有关。(5)腺苷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化学趋向性、和其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阻止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效应。腺苷可能也具有抑制血小板粘附的作用腺苷作为一种小分子介质,在心肌缺血期间大量生成并极易透过细胞膜释放入冠状静脉,因此腺苷的冠状静脉血浓度可望作为心肌缺血的一项灵敏指标。

  • 标签: 腺苷 心肌缺血 心血管效应 血管扩张作用 蛋白激酶C
  • 简介:缺血预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尤其在限制缺血后心肌细胞坏死的发生以及保护心脏功能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作用。缺血预处理是一种多因子,多途径的生物学过程,涉及了体内一系列复杂的发生机制。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机制
  • 简介:瑞芬太尼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能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血浆中快速代谢,可应用手肝肾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下降的患者.同其他阿片类相比较具有围术期心脏保护功能。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及镇静治疗,可实现早期复苏,早期脱离呼吸机及早期拔管的目标,为避免由长期的机械通气所引发的并发症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 标签: 瑞芬太尼.心肌保护
  • 简介: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易发生于术后阿片类药镇痛的病例.恶心呕吐病人难以忍受,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外科并发症,甚至引起误吸窒息死亡。氟哌利多具有较强的抗呕吐作用,本文拟通过硬膜外腔注氟哌利多,观察其对静脉输注芬太尼术后镇痛期间预防恶心、呕吐的效应,以提供临床应用做参考。

  • 标签: 术后恶心呕吐 硬膜外腔预注 氟哌利多 预防 术后镇痛 电解质紊乱
  • 简介:目的:观察小鼠不同程度缺氧适应对缺血缺氧脑即早基因c-fos和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简称S-P)免疫组化技术。采用两种不同程度的缺氧预处理:①小鼠第一次缺氧开始到喘呼吸出现后,行第二次缺氧,定为B1组(此时瓶内的氧浓度为15%);②小鼠第一次缺氧开始到瓶内的氧浓度降低为10%后,行第二次缺氧,定为B2组。结果:B2组的低氧存活时间明显长于B1组;缺血缺氧后30minc-fos和c-jun基因阳性细胞呈低密度分布,1hc-fos基因表达下降,12h则基本消失,阳性细胞呈散在分布。c-jun基因的表达高峰在缺血缺氧3h、12h时,c-jun基因阳性细胞仍呈低密度分布;缺氧适应使缺血缺氧脑增加的c-fos基因的阳性细胞数减少,而使缺血缺氧脑增加的c-jun基因的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加,B1组和B2组缺血缺氧脑基因表达的影响无差异,结论:缺血缺氧可诱发中枢神经系统c-fos、c-jun基因表达.且有时间依赖性;缺氧适应可抑制缺血缺氧脑c-fos基因的表达,增强缺血缺氧脑c-jun基因的表达。

  • 标签: 缺血缺氧 C-JUN基因 表达 C-FOS基因 阳性细胞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抑肽酶对体外循环炎性反应及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抑肽酶组(A组),每组10例。C组不用抑肽酶,A组将300万单位抑肽酶加入冲液中。分别于切皮前(T1)、体外循环30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30min(T3)、术后4h(T4)及术后12h(T5)五个时点取动脉血测定下列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在T2、T3、T4、T5时点A组血浆IL-6、IL-8均明显低于C组(P<0.01);在T3、T4时点A组血浆IL-10明显高于C组(P<0.01);在T3、T4、T5时点A组血浆CK-MB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抑肽酶能有效抑制CPB诱发的炎性反应,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抑肽酶 体外循环 炎性反应 心肌保护 血浆 IL-8
  • 简介:目的:探讨曲马多对体外循环状态下机体内环境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例择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曲马多组(T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采用芬太尼、异氟醚、维库溴铵复合全麻,T组于转机前10min按曲马多1.5mg/kg静脉注射,C组仅给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观察麻醉诱导后,转机后、8h、10h的肌钙蛋白(CTnI)、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T组和C组和CTnI、IL-6和IL-8均于转机后6h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但两组相比,T组各指标均低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每组内各指标于转机后各时点与转机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曲马多可有效抑制体外循环状态下机体的炎性反应及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炎症反应 心肌损伤 曲马多 中枢镇痛药 肌钙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P物质对离体大鼠心脏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Sham组).急性冠脉结扎(coronaryarteryocclusion,cAO)组(CAO组)、P物质(substancePSP)干颊组(SP-CAO组),P物质受体拮抗剂(D-SP)干预组(D-SP-CA0组)。麻醉后分离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流离体心脏.记录CAO前10min及CAO后60min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结果:离体大鼠心脏CAO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比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多.且绝大多数集中在CAO后10-30min之间,SP可以显著降低cAO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并且这种作用可被D—SP有效逆转。结论:SP可明显减少离体大鼠灌流心脏急性心肌缺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 标签: P物质 急性心肌缺血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映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30~330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B组(n=6):假手术组(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CON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再灌注前5min单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缺血30min末行缺血10s.再灌注10s,重复3次后再灌注120min;舒芬太尼后处理组(0.1SpOStC组~10SpostC组):再灌注前5min分别单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3,1、3.10ug/kg.5min后再灌注120min。于结扎线缝好后平衡30rnfn(T0)、缺血30min末(TI),后处理末(T2).再灌注120min末(T3)记录MAP-HR.并计算血压心率乘积(RPP)。计算心肌梗死面积(1S)与缺血危险区(AAR)比值(IS/AAR)。选取最佳剂量舒芬太尼后处理组.sham组.CON组.IpostC组于T3时取颈动脉血2ml。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CON组比较.IpostC组、0.3.1.3、10SpostC组IS/AAR降低(P〈0.05)。其中舒芬太尼后处理组中1SpostC组降低最为明显;与IpostC组比较.0.1SpostC组IS/AAR增加(P〈0.05)。舒芬太尼剂量-效应关系si9mOidal方程为:Y=0.3749+0.4872/。(1+10^1.502-x).ED50为0.03174ug/kg。与sham组比较,其余三组血清MDA浓度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CO嘲比较.IpostC.、SpostC组MOA降低.SOO话性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模拟缺血后处理减轻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呈剂量依赖性。

  • 标签: 舒芬太尼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 简介: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急性心肌缺血病人血浆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设为A组,随机又分成两组。A1组(n=15)T3-5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注入1.0%N多卡因5ml,测阻滞平面为T1-6,接PCA泵持续治疗一周(PCEA治疗采用LCP模式);A2组(n=15)N用PCEA治疗,采用硝酸酯类药治疗。另选择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设为B组)。结果:A组病人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明显高于B组。A1组PCEA治疗后明显下降,一周后基本恢复至正常值;A2组下降幅度不明显。结论:PCEA能有效抑制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改善老年人的心肌缺血,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 标签: 治疗 人血浆 PCEA 病人 单胺类神经递质 老年
  • 简介:目的:研究硫酸锌预处理对成年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缺氧复氧组(H/R),缺氧预处理组(HP),硫酸锌(ZnSO4)预处理组(ZnP),分别进行相应处理,然后用透射电镜对各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进行线粒体评分。结果:N组、HP组、ZnP组超微结构优于H/R组,线粒体评分较H/R组低(P〈0.05),HP组、ZnP组超微结构变化相似且线粒体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N组(P〈0.05)。结论:缺氧/复氧可造成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ZnSO4预处理、缺氧预处理均能减轻这种损伤,且两者效果相当。

  • 标签: 心肌细胞 硫酸锌预处理 超微结构 缺氧/复氧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心脏神经节分布特征以及心脏神经节细胞,心房和心室肌表达乙酰胆碱(ACh)和孤啡肽(0FQ)的特性及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对其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和结扎冠状动脉组(CAO组)。于扎闭冠脉或者冠脉下穿线30min取心脏标本。采用HE.尼氏(Nissl)染色法、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分析神经节分布和ACh和OFQ的变化。结果:心脏神经节多见于心房脂肪垫内,大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内、心房肌间.偶见于心室肌闻。神经节细胞呈强嗜碱性.被卫星细胞包绕,分别表达.共表达ACh和OFQ。CAO组ACh和OFQ共表达细胞数量增加13.5%.表达OFQ细胞增加4.3%.表达ACh细胞减少19.2%;神经节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OFQ荧光光密度分别增加22%、59%和27%(P〈0.01);ACh荧光光密度分别降低28%、44%和36%(P〈0.01)。ELISA结果显示.结扎冠脉后30min,心房和左心室OFQ含量增加而ACh含量降低(P〈0.05)。结论:乙酰胆碱和孤啡肽表达于心脏神经节细胞和心房、心室肌.可能共同参与了急性心肌缺血早期病理过程。

  • 标签: 心脏神经节 乙酰胆碱 孤啡肽 共表达 急性心肌缺
  • 简介:实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因间歇性胸痛两小时就诊。第一次胸痛发作住早上准备上班时,表现为胸闷、无放射,休息1-2分钟后病痛缓解。第二次胸痛发生在稍后上班时,1-2分钟后自动消失。患者很担心,自己开车到医院。由于工作压力和孩子学费等原因,他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最近被诊断患有早期糖尿病,要求控制饮食并需口服一种降血糖药。吸烟32年,5年前已经戒烟。每周饮酒2—3次。没有过敏史,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略超重,且不经常锻炼。双亲已故,母亲66岁时因乳腺癌去世,父亲72岁时因中风去世。

  • 标签: EASI 12导联技术 跨科室患者 数据传输 心肌缺血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