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常用降压药和升压药对气管平滑张力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岛拉地尔对氯化钾、乙酰胆碱、电脉冲三种刺激因素诱发的兔离体气管平滑收缩变化的影响;观察酚妥拉明、去氧臀上腺素和硝酸甘油对电刺激诱发的气管平滑收缩变化的影响。结果:0.0161mmol/L岛拉地尔对气管平滑收缩无明显抑制,0.161mmol/L和1.61mmol/L乌拉地尔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三种刺激诱发的气管平滑收缩(P<0.05和P<0.01);0.89mmol/L酚妥拉明和0.275mmol/L硝酸甘油可显著抑制电刺激诱发的气管平滑收缩(P<0.05)。1.50mmol/L去氧肾上腺素对静息状态气管平滑无直接收缩作用。但对电刺激兔离体气管平滑收缩则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拉地丽、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对兔离体气管平滑张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气管高敏反应患者;去氧肾上腺素虽无明显影响,但应慎用。

  • 标签: 乌拉地尔 酚妥拉明 硝酸甘油 去氧肾上腺素 离体气管
  • 简介:目的:末梢灌注指数(tipperfusionindexTPI)是将指(趾)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采集的容积波形用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后转化成数字为0-100的指数,本研究通过体位改变探讨TPI用于监测交感张力变化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健康自愿者50例,依次行坐,蹲,站,躺,坐体位改变,每间隔2秒记录一次SpO2,HR和TPI,每种体位改变后记录30秒;计算体位改变前后HR和TPI的最大变化值(△HR和△TPI)和相应时间(T△HR和T△TPI)。以△HR或△TPI的变化幅度>5%定为HR或TPI反映交感张力变化阳性。结果:体位改变时HR反映交感张力交感张力变化阳性。结果:体位改变时HR反映交感张力变化的灵敏度为84.5%,TPI为98%,△TPI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HR的变化幅度(P<0.05)。而T△TPI和T△HR(P<0.05)。△HR和△TPI之间呈负相关(r=-0.721,p<0.01);△HR和T△HR之间及△TPI和T△TPI之间呈正相关(r=0.437和0.0414,p<0.01)。结论:TPI与HR变化均可反映交感张力的变化,而且TPI比HR更迅速,灵敏。

  • 标签: 体位 心率 末梢灌注指数 交感张力 临床监测
  • 简介:松药是现代全麻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几乎所有麻醉医生来观是“必不可少”的药物。似乎,它为麻醉医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麻醉条件,但不见得其必然为外科医生带来更优越的手术条件,同时也肯定为手术患者带来隐患。不用松药实施全麻是天方夜谭吗?常规需要永远延续下去?打破常规的利弊如何权衡?

  • 标签: 肌松药 黄金 麻醉医生 手术条件 组成成分 外科医生
  • 简介:新的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完全恢复的全标准是TOF比值≥0.9,TOF值〈0.9可视为有术后残余松箭毒化作用(PORC),在临床工作中,全麻恢复期能观察到有残余松阻滞,为了降低PORC的发生率,使患者完全恢复骨骼收缩功能和反射活动,以抗胆碱酯酶药作为拮抗剂拮抗残余松。但抗胆碱酯酶药有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副作用,衡量松拮抗的利弊,并做出合理的决定,对麻醉医师来说尤为重要。本篇就术后松残余阻滞作用及松拮抗应用方面的争议作一综述。

  • 标签: 术后残余肌松箭毒化作用(PORC) 拮抗 抗胆碱酯酶药 SUGAMMADEX
  • 简介:术后残余松作用在术中应用松药的病人很常见,是麻醉恢复期病人发生低氧血症、上气道梗阻,误吸和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应用中、短效松剂,加强神经肌肉功能监测和正确应用松拮抗剂等措施来降低残余松发生率。

  • 标签: 肌松药 残余肌松作用 术后呼吸功能
  • 简介:随着临床监测控术的发展,脑电监测有望成为临床麻醉,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规监测手段,其中研究较多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已在麻醉诱导,维持,恢复等方面显示出优势。近年也有研究报道在特殊情况下应用BIS监测,包括在颅脑损伤,低温体外循环,心跳骤停等,为临床更深一步应用BIS提供了帮助。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颅脑损伤 体外循环 心跳骤停 低血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Sugammadex是一种新型的特异性甾体类非去极化松药掊抗药,它并不作用于胆碱脂酶,主要直接和氨基甾体类松药结合,通过其独特的化学螯合作用,可快速,安全、有效,并呈剂量相关性逆转由罗库溴铵等甾体类松药所导致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松拮抗机制。

  • 标签: 特异性肌松拮抗药 SUGAMMADEX Org25969
  • 简介:目的:探讨将脑电双频指数(BIS)作为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反馈控制的变量指标的可行性。方法:60例择期剖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BIS值55为控制麻醉深度的目标,试验组采用吸入麻醉药闭环靶控系统实施麻醉深度维持;对照组由麻醉医师手动调控安氟醚挥发罐实施麻醉深度维持。记录并比较两组实时的BIS值、血压、心率、辅助药剂量、安氟醚用量、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和术中知晓等数据。结果: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期间的BIS基本在预定值55上下波动,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存在差异,闭环靶控组在安氟醚吸入后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但在切皮后血压上升的幅度则对照组明显偏低,手术过程中的血压也较对照组者维持较低。安氟醚闭环靶控组的安氟醚总用量和辅助药使用量均明显低于手动控制组。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在剖胸后的单肺通气条件下,安氟醚闭环靶控系统能保证麻醉过程及血液动力学稳定,无术中知晓发生,麻醉药用量可减少。

  • 标签: 安氟烷 闭环靶控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BIS)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应用 安氟醚
  • 简介:目的:观察筋膜疼痛综合征(MFPS)病人“扳机点”(TrPs)的皮质电位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定位价值。方法:选择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65例,先由同一医师用指诊法定位TrPs,并在TrPs、TrPs周围点(上、下、左、右3m1)及躯体对侧相应点(对侧点)测定每一点的体表电位,然后在扳机点施行镇痛药注射疗法或小针刀治疗,待疼痛明显好转后再一次测定每一点的皮质电位。结果:治疗前TrPs的皮质电位明显高于周围点及对侧点(P<0.0l和P<0.05);治疗后扳机点皮质电位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TrPs具有皮质电位增高的特性;TrPs皮质电位的变化可间接反映其应激性。皮质电位测定具有辅助定位TrPs的价值,如果结合临床指诊测定,可做到正确定位TrPs。

  • 标签: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扳机点” 皮质电位 镇痛药 小针刀
  • 简介:《2010-2011年度中国医疗器械最具竞争企业10强》评选活动工作总结自2008年到2011年,我们已经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竞争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监测。在对三年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得剑了一系列十分有意义的结果,这些分析结果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竞争变化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企业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进程与问题。

  • 标签: 医疗器械企业 竞争力 中国 评选活动 市场发展
  • 简介:普通人群中约10%~12%的人报告患有不能明确特殊结构性或炎症性原因的慢性全身性肌肉骨骼疼痛。这种广泛范围的特发性疼痛最符合纤维痛综合征(FMS)的分类标准。FMS的诊断基于限于双侧上身、下身和脊柱的广泛疼痛病史,以及18个特定肌腱部位有11个在压迫时有极度压痛。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有关纤维痛诊断分类标准,区分FMS与其他慢性骨骼疼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约为85%。

  • 标签: 疼痛学 纤维肌痛综合征 治疗指南 慢性 诊断 双侧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注射疗法及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筋膜疼痛综合征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诊断明确的筋膜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注射疗法治疗;IS组:采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的频域变化,低频LF、超低频LLF、高频HF、低高频比LF/HF及心率变异指数HR-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①HRV频域指标组内比较:LF、LLF、HF以及HRVI治疗前舆治疗后1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5min、10min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HF治疗前与治疗后5min、10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1、5、10min,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组间比较: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I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VAS降低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回访病例中,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疗法以及复合小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改善筋膜疼痛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注射疗法复合小针刀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疗法。

  • 标签: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注射疗法 小针刀疗法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腰背功能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30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PLD+局部理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腰背功能训练.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30d的疼痛VAS评分、1年随访复发率。结果:两组1月后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背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PLD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低,提高远期效果。

  • 标签: 腰背肌功能训练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观察在阿曲库铵阻滞恢复期应用琥珀胆碱的松效应及相互影响。方法:23例择期眼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TOF松监测下,两组病人于诱导过程均应用琥珀胆碱(Ⅰ组1.5mg/kg,Ⅱ组1mg/kg)以施行气管内插管(TOF=0)。气管插管后T1恢复至75%时,静注阿曲库铵0.5mg/kg以维持松;当T1恢复至对照的50%时Ⅰ组静注琥珀胆碱1.5mg/kg,Ⅱ组1mg/kg,监测起效时间、临床松维持时间、50%恢复时间、75%恢复时间和松类型。结果:Ⅰ组在阿曲库铵恢复期应用琥珀胆碱(RS),较诱导期应用琥珀胆碱(IS)起效时间明显延长(IS为0.7±0.3min,RS为1.8±0.4min);25%恢复时间缩短(IS为10.2±3.0min,RS为5.8±1.7min);50%恢复时间缩短(IS为12.8±4.Omin,RS为7.8±2.6min)。Ⅱ组阿曲库铵恢复期应用琥珀胆碱,很少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松效应。结论:全麻中应用阿曲库铵后当T1恢复至50%时,加用琥珀胆碱并不延畏其松恢复时间,但两者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欲达到满意的松效果,琥珀胆碱剂量应增加至1.5mg/kg。

  • 标签: 阿曲库铵 恢复期 琥珀胆碱 肌松效应 眼科手术 神经肌接头阻滞
  • 简介:2010年2月,康集团香港总部荣获由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颁发的“商界展关怀”2009/10年度标志,以表彰康集团过去一年对社会的关怀及作为企业公民的奉献。

  • 标签: 力康集团 香港 "商界展关怀"年度标志 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全身麻醉手术镇静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4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患者入室后同时进行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记录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StateIndex,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3min(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30min(t3)、术毕(t4)、拔管时(t5)及出手术室时(t6)的CSI和BIS值(每个时点记录3组数据),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监测部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各时点CSI和BIS变化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BIS具有良好相关性,能较好反映围术期麻醉深度变化,使用安全可行。

  • 标签: 麻醉深度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镇静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