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结果17例中,PCI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并进行性加重;脑栓塞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患侧肢体活动障碍。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术后24h至7d不等。结论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多,唯有充分认识到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机制才能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有目的性的观察、预防及护理。

  • 标签: PCI 静脉血栓 护理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龙蛇溶栓冲剂对实验性动物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左肾下方下腔静脉建立大鼠血瘀模型和分离颈动脉建立动脉血栓模型,给予龙蛇溶栓冲剂(高剂量组0.80g/kg/d、低剂量组0.30g/kg/d)灌胃治疗,用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血塞通片(0.03g/kg/d)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该药对动脉及静脉血栓形成率及血栓湿重的影响。结果龙蛇溶栓冲剂能有效抑制大鼠静脉与动脉血栓形成,降低血栓形成率,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蛇溶栓冲剂有较好的抑制动物血栓形成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龙蛇溶栓冲剂 大鼠 血栓
  • 简介:摘要近年来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对血栓形成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住院脑梗死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灯盏花粉针、阿司匹林,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钙,两组间同时给予一般治疗,能量合剂等,有糖尿病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有高血压者口服抗高血压药控制血压等治疗。结果奥扎格雷钠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脑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和溶栓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84例患者痊愈(80%),显效18例(17%),症状未有减轻者3例(3%)。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使阻塞段血管通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者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肝硬化(LC)并发PVT形成住院患者共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31~64岁,平均(48.2±10.0)岁。肝硬化病因,大多数是病毒性肝炎后(12例,75%),有脾切除史9例,住院主要原因腹痛1例,予溶栓治疗后病情好转;消化道出血1例;腹水13例,原发性腹膜炎3例。血栓形在后1年内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者的主要表是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水。血栓形在后1年内死亡率31.25%。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腹痛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也给中学生带来的很大的方便,但是由于中学生尚未成年,出现了网络成瘾的现状,本文就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中学生 网络成瘾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糖尿病足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糖尿病足的发生可能与病人的年龄、血糖值、糖尿病教育、吸烟有关。结论临床应加强患者血糖控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糖尿病教育,以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足的形成

  • 标签: 糖尿病足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和预防措施。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及细心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肺栓塞。

  • 标签: 妇科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皮康敷料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压疮效果。方法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尾骶部周围贴美皮康超薄型敷料,观察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无一例压疮发生。结论美皮康敷料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压疮的形成

  • 标签: 美皮康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压疮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PICC)封管效果比较,选择最佳的封管液。方法将留置PICC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与肝素稀释液正压封管。结果两种封管液对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有差异,生理盐水组血栓形成率高于肝素组(P<0.01)结论选择肝素液行PICC封管效果好。

  • 标签: PICC 封管液 疗效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腹部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腹部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每日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2次/d,30min/次,7d为1疗程。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方法,如患肢抬高、按摩双下肢、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等。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空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腹部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明显,省时节力,且安全、舒适,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空气压力治疗仪 预防 腹部肿瘤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广泛开展,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加上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能力,对病人加强术前术后知识宣教,指导病人正确的活动方法,杜绝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方法立即停止活动,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争强战胜疾病的信心,B超下加压包扎,密切观察血肿的变化。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例假性动脉瘤病人均康复出院。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假性动脉瘤形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静脉滴注配合电针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ACUSON128XP/1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仪对LEAD患者股动脉、腘动脉的管壁的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及血流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在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患者的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及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血栓通静脉滴注配合电针治疗能显著改善LEAD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血栓通 电针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