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骨代谢性疾病,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该病的发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以骨量的减少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给社会、家庭带来危害.早期诊断、治疗骨质疏松将会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从而减轻社会负担.

  • 标签: 放射吸收技术 RA 骨质疏松 诊断 OP 骨密度
  • 简介:自1984年Rokkanen等将可吸收内固定物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以来,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得到迅猛发展。可吸收材料从生物相容性、排斥反应、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各方面弥补了金属材料的不足,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内固定器随着置入时间的延长,逐渐被降解吸收,强度不断降低,使应力逐渐转移到骨骼上,

  • 标签: 骨代用品 生物降解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索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78例,据骨折部位取肘内侧、肘外侧或肘内、肘外侧双切口。行骨折复位,拇指顶压鹰嘴窝,远近骨折端对合平整,注意尺或/和桡侧缘平滑,克氏针临时固定,选用适当直径、长度的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部(先外侧后内侧),保持提携角10°~15°。术中避免重复操作,争取一次固定成功。结果本组7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1.5年。根据手外科分会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总优良率97%。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害,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在骨折断面产生自动加压作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肱骨髁部骨折 内固定
  • 简介:踝关节是特定负重关节,损伤后的治疗要求比其他部位更高。目前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基本是金属物,可吸收内固定物引用可避免再次手术而显示其优越性。我们总结1995年9月~1996年9月间收治5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随访结果满意。临床资料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骨折脱位 踝关节 固定棒 内固定物 可吸收聚合物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骨代谢指标与疾病活动指标、骨矿物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和放射学进展的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共募集了68例绝经后RA患者。血清检测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胍氨酸肽抗体(CCP)。同时检测了钙、维生素D、骨碱性磷酸酶(BA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的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DXA)测量腰椎和左股骨颈的BMD(g/cm2)。DAS28和Sharp评分分别用于计算疾病活动度和放射学进展评估。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临床血清标记和疾病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患者的异常BMD比率为94.12%,其中29.41%(20/68)为骨量减少,而64.71%(44/68)为骨质疏松。ESR、CRP和DAS28之间显著相关(P〈0.05),均提示疾病活动。血清β-crosslaps水平与任一疾病活动指标均无相关性(p均〉0.05),但与Sharp评分呈正相关(r=0.776,P=1×10^-6)。结论绝经后RA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现象突出,可能与疾病活动和/或关节结构破坏有关。β-crosslaps是与放射学进展相关而与疾病活动无关的有价值的血清标记。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骨形成 骨吸收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绝经后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一种新型的硅酸盐可吸收性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成骨特性。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股骨髁部钻取直径5mm、高10mm圆柱形骨缺损,分别置入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s,CPC,对照组)和磷酸钙-硅酸三钙复合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s-calciumsilicate,CPC-CS,材料组),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8只动物,行X线检查和HE染色观察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4周时材料组和对照组材料无降解,HE染色观察材料-骨组织之间均形成纤维层,8周时材料组材料降解变软,对照组材料降解不明显,对照组和材料组材料-骨之间纤维组织逐渐被新骨取代,材料组材料-骨之间结合面积明显较大,有较多新生骨;12周时,材料组材料降解明显,内部明显发生碎裂,有新生骨长入,对照组材料仅部分降解,对照组材料降解率为32.4%,材料组为45.4%,材料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磷酸钙-硅酸三钙复合骨水泥具备单纯磷酸钙类似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在力学强度、表面成骨活性和降解性方面有一定改善,通过进一步的优化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

  • 标签: 骨水泥 磷酸钙 硅酸三钙 动物实验
  • 简介:间植骨、侧后方植骨融合或者前后方结合的植骨融合技术都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植骨融合率较低,植骨块塌陷、移位,髂骨供骨区并发症等,由于术后即刻刚度不足,往往还需要附加内固定或者长期卧床.椎间融合器技术的出现,弥补了单纯植骨块融合的不足,因而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对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腰椎椎体间融合系统 椎间融合器 生物力学 腰椎间融合术 分类
  • 简介:经皮椎成形术(PVP)、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引起的椎源性疼痛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随着临床上的普遍应用,术后椎再发骨折的病例开始出现。本院收治了1例邻近椎多次发生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病例特点十分典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复发 椎体成形术
  • 简介:目的观察椎成形术治疗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以来,应用椎成形术治疗30例30个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2d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2~3d后下床活动.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出现,该技术需要进行不断改进,严格筛选适应证.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治疗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患者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单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术后近期手术椎再骨折相关原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已行椎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8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显示,分为手术椎再骨折组(A组,共24例),无再发椎骨折组(B组,共164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骨密度、手术节段、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形态、骨水泥与椎上下终板间距离、术后佩戴支具的时间、术后是否规范化使用抗骨质疏松治疗等相关因素,探讨导致术后手术椎再骨折的原因。结果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手术节段、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佩戴支具时间等因素在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依从性较B组差,术后6个月A、B两组骨密度T值分别为(-2.46±0.700)、(-2.21±0.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两组分别为(-2.37±0.896)、(-1.92±0.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椎体内骨水泥弥散形态分为团块状与海绵状,其中A、B两组团块状分布分别为15例、58例,海绵状分布分别为9例、10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0,P〈0.05)。术后3d复查测量A、B两组骨水泥上缘距上终板距离分别为(3.38±0.744)mm、(1.98±0.707)mm,骨水泥下缘距下终板距离分别为(3.13±0.835)mm、(1.82±0.47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术后近期手术椎再骨折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引起的,其中骨水泥弥散形态、骨水泥与椎上下终板间距离以及骨密度是导致手术椎再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再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4年9月采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21例,与同期保守治疗的19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皮椎成形术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症状缓解较早,早期可开始下床活动(P〈0.01),所有病例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后凸Cobb角矫正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后未见明显伤椎高度丢失。结论经皮椎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掌握其应用的适应证。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Singh指数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及预测骨折风险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60例绝经后妇女的前后位骨盆X线片,根据有无椎压缩变形分成两组:非椎压缩组(209例,46~80岁)和椎压缩组(51例)按Singh指数的分度标准,将股骨近段骨质丢失的情况由低到高分成连续性的Ⅶ度.结果非椎压缩组有96.6%的对象Singh指数异常,Ⅴ度至Ⅵ度84.1%,Ⅳ度及Ⅳ度以下12.5%;椎压缩组,所有病例的Singh指数均显示异常,Ⅴ度3.9%,Ⅳ度9.8%,Ⅲ度及Ⅲ度以下86.3%.两组病例的Singh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非椎压缩组r=-0.637,椎压缩组r=-0.654,P<0.01);两组病例在SinghⅣ度显示最大的交汇,并以Ⅳ度为界,非椎压缩组的Singh指数主要分布在Ⅳ度以上区域,而椎压缩组则主要分布在Ⅳ度以下区域.结论Singh指数是一种经济、方便和有效的骨密度测定方法,结合临床和有关生化检查,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骨折风险的预测,应作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症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 标签: 股骨颈 X线摄影术 骨密度测定 骨质疏松症 Singh指数法
  • 简介:目的应用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18例25椎严重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应用国产球囊行PKP手术。其中男性6例9椎,女性12例16椎;年龄65~88岁,平均73.4岁;压缩椎分布:T10椎1椎,T11椎5椎,T12椎9椎,L1椎7椎,L2椎3椎。观察手术前后椎前缘、中线及后缘高度变化,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均采用单侧穿刺。本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观察:术后椎前缘和中线高度恢复明显(P〈0.05)。骨水泥充填满意。本组有5例6椎出现椎前缘渗漏,4例4椎出现椎间隙少量渗漏,1例1椎出现椎旁少量渗漏,1例1椎椎前及椎间隙渗漏,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经皮椎后凸成形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双侧椎弓根途径行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行经皮椎成形术治疗的47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经皮椎成形术。单侧组25例51个椎(T1111个、T1216个、L115个、L29个),男10例,女15例,年龄56~77岁,平均66.9岁。双侧组22例45个椎(T1110个、T1213个、L113个、L29个),男8例,女14例,年龄57~80岁,平均68.7岁。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椎平均高度变化及骨水泥渗漏。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肺栓塞、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单侧穿刺组每个椎的手术时间为27~46min,平均36min。每个椎骨水泥注入量为3—5mL,平均3.8mL。双侧穿刺组每个椎的手术时间为48~89min,平均69min。每个椎骨水泥注入量为4~7mL,平均5.9mL。单侧穿刺组51个椎中10个椎发生骨水泥渗漏(19.6%),双侧穿刺组45个椎中17个椎发生骨水泥渗漏(37.8%),两组骨水泥渗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SF-36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及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sF一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椎平均高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单、双侧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均可取得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单侧经皮椎成形术在手术时间、安全性上更具优势,更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过伸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鲜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35例41椎,其中男10例,女25例;年龄60~92岁,平均(75.7±7.3)岁。过伸体位复位后行PVP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5例41椎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0~85min,平均(35.0±14.1)min。椎骨水泥注入量为1.8~9mL,平均为(4.6±1.6)mL。患者PVP术后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安全可行,实用性强。

  • 标签: 过伸体位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临床效果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传统的非手术治疗疗效欠佳。随着经皮椎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技术不断完善,凭借其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稳定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老年OVCF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2005年8月-2008年8月,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继发相邻椎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骨科因单节段OVCF行PVP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继发相邻椎骨折将患者分为继发骨折组(A组,38例)和无继发骨折组(B组,102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后继发相邻椎骨折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非手术因素(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椎骨密度、楔形角范围、骨折位置、有无外力参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和手术因素(骨水泥填充材料、注入量、注入方式、渗漏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其与术后相邻椎骨折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椎骨密度、楔形角范围、骨折位置、有无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及有无外力参与5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相关分析;其余统计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5个指标进入方程,与术后相邻椎骨折具有相关性。结论椎骨密度低、楔形角≥15°、骨折位于胸腰交界处、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及外力作用5个指标是术后继发相邻椎骨折的影响因素,手术因素不会增加继发相邻椎骨折风险。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骨折 压缩性
  • 简介:目的为了研究成分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因体重与BMD显著相关,成分各个组成相加等于体重,而成分为BMD的关系仍不清楚。方法随机选取206名16-52岁健康的男女性汉族人,用双能X射线吸收(DXA)测量BMD与成分,进行BMD与体重,成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体重,瘦组织(LTM)与男女性的BMD显著正相关,脂肪组织(FTM)仅对女性全身,腰椎BMD起显著性作用。结论影响男妇女性BMD显著正相关,脂肪组织(FTM)仅对女性全身,腰椎BMD起显著性作用。结论影响男女性BMD的成分中,LTM是主要因素,FTM仅对女性BMD有影响。本文较全面地研究了成分与BMD的关系。

  • 标签: BMD 女性 体成分 骨密度 体重 全身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9年2月采用PKP治疗椎骨质疏松性骨折108例,其中多椎骨折30例,骨折累及椎后壁24例。局麻下扩张146个椎,每椎注射2.5~6.5mL,平均4.6mL。根据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球囊扩张程度明显大于椎体高度复位程度,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2.7mm(33.4%),伤椎中部高度平均恢复2.8mm(丢失高度的37.8%),Cobb角平均矫正3.3°,单侧与双侧扩张无显著性差异;疼痛改善程度与复位无相关性。结论PKP球囊在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内扩张会使骨小梁压缩骨折,一般仅能使伤椎部分复位,复位程度与近期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脊椎穿刺 椎体后凸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