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IL-6、NF-κβ骨形成标志物(BALPBGP)在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中表达水平和在骨质疏松发病中特征。方法将60只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在术后第2、、4、5、6月,每组随机取4只大鼠检测BMD、IL-6、BALPBGP。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其骨组织中IL-6NF-κβ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4、5、6月卵巢切除组大鼠骨密度(P〈0.01)与假手术组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血清IL-6水平在术后第2至6月明显升高(P〈001),血清BALPBGP于术后4、5、6月显著增高(P〈0.05)。实时定量RT-PCR分析表明卵巢切除组大鼠IL-6NF-κβ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而增加,且与骨密度呈负相关,Ib-6NF-κβ为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骨质疏松大鼠IL-6、NF-κβ骨形成标志物水平明显增高。这些分子在骨质疏松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白细胞介素-6 核因子 骨形成标志物
  • 简介:本书是刘忠厚教授拟出版第五本书,计划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于2013年春季出版,书名暂定为《代谢骨病骨矿代谢紊乱》,以美国ASBMR出版最新版“PrimerontheMetabolicBoneDiseasesandDisordersofMineralMetabolism”为蓝本,增加近年来国内外常见一些代谢骨病。

  • 标签: 代谢性骨病 代谢紊乱 骨矿 DISEASES 作者 征集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壮骨冲剂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肠源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浓度骨密度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补肾壮骨冲剂组阿仑膦酸钠组,分析在药物治疗前后肠源5-HT浓度骨密度差异。(1)本研究所有样本为2011年5月-2012年12月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就诊的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肠源5-HT测定:上午8:00~9:00抽取禁食12h后空腹肘静脉血3ml,3000r/min即时离心5min后,将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5-HT含量。(3)骨密度测定: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LunarProdigy双能X线(DEXA)骨密度仪,检测各部位BMD。(4)骨生化指标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肠源5-HT含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1NP、β-Crosslaps、PTH含量。结果补肾壮骨冲剂组治疗后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左侧股骨近端处骨密度上升,血清中5-HT、PINP、β-Crosslaps及PTH浓度全面下降。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后除腰椎外,其余各部位骨密度都明显上升,血清中5-HT、PINP、β-Crosslaps及PTH浓度全面下降。补肾壮骨冲剂组与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骨密度改善情况未见明显差别,两组在治疗后各项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未见明显差别。结论补肾壮骨冲剂阿仑膦酸钠均可在提高骨密度同时减低肠源5-HT浓度,与Ulrike提出"肠源5-HT与骨密度成负相关"这个结论相符。

  • 标签: 5-羟色胺 骨密度 补肾壮骨冲剂 阿仑膦酸钠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脊索瘤中E-cadherinP120ctn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局部复发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脊柱脊索瘤标本5例胎儿脊索组织标本中E-cadherinP120ctn表达情况。结果脊索瘤标本中E-cadherinP120ctn胞膜表达减低率分别为75.0%(30例)67.5%(21例)。E-cadherin表达与肿瘤侵犯椎节数目之间存在相关(P〈0.05),P120ctn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P〈0.01)。二者均与肿瘤平均复发时间之间存在相关(P〈0.05P〈0.01)。另外,E-cadherinP120ctn表达下调之间存在相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证实P120ctn肿瘤病理分级是脊柱脊索瘤术后局部复发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脊柱脊索瘤中常发生E-cadherinP120ctn胞膜表达下调,且与脊柱脊索瘤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均是肿瘤侵袭和局部复发有价值生物学预测指标,P120ctn是脊柱脊索瘤局部复发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脊索瘤 钙粘着糖蛋白类 染色与标记 P120CTN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大鼠去卵巢后骨髓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ANK)、护骨素(O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影响。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其中24只为假手术对照组,48只去卵巢后随机分为去卵巢组中药组,每组24只。分别于去卵巢后2、4、6、12周每组各取6只大鼠骨髓细胞提取RNA,RT-PCR半定量分析其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后2周,去卵巢组骨髓细胞TNF—αRANKL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第4~6周,上述改变达高峰,至第12周TNF-α仍呈有意义增高;而去卵巢组OPG表达在第2~6周则明显降低,2~4周为最低点。中药组TNF—αRANKL表达低于去卵巢组(P〈0.05,P〈0.01),而OPG表达明显高于去卵巢组。但是中药治疗未能使以上基因表达完全恢复正常。各组全程未见RANK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补肾中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去卵巢大鼠骨髓细胞过度表达TNF-αRANKL,同时增加OPG表达

  • 标签: 补肾法 骨髓 护骨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
  • 简介: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thritis,RA)患者肩关节病变发生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38例RA患者合并肩关节病变临床资料作为试验组,同期收治38例无肩关节病变RA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常规调查资料、B超检查结果与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经超声检查显示51侧肩关节发生病变,包括骨质侵蚀10侧、肌腱炎7侧、关节积液11侧、滑膜增生13侧、肩袖病变10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citrullinatedpeptide,ACCP)、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肩关节病变发生与中重度体力劳动、肩部过度运动、炎症、外伤史、类风湿因子、ACCP、CRP、ESR等因素相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RA患者肩关节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中重度体力劳动、肩部过度运动、炎症、外伤史以及RF-IgA、RF-IgM、ACCP、CRP、ESR水平升高等.结论了解RA患者肩关节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对早期防治肩关节病变,避免病变加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风湿性关节炎 肩关节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证实维生素D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程度,从而具有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维生素D作用通过维生素D受体来实现,现已知维生素D受体基因存在变异,而这些变异可能影响维生素D作用。本文拟就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变异与动脉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 简介:椎间盘源疼痛现已逐渐受到广大学者们认同重视,但临床中对这类疾病关注主要集中在慢性椎间盘源下腰痛,而对慢性颈椎椎间盘源疼痛(cervicaldiscogenicpain)较少提及。随着临床中该病发病率逐渐增高(10%~15%)以及人们对其发病机理进一步认识,这类以颈椎椎间盘退变为基础慢性疼痛疾病已在临床诊断中变得越发常见。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疼痛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PTX+AT)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难治。肾SHPT行PTX+AT术并随访3个月以上20例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磷、血红蛋白、相关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1)2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8例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2例患者术中仅发现并切除3枚甲状旁腺,未行前臂移植。(2)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喉神经损伤、呼吸困难、抽搐等)。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骨痛、皮肤瘙痒、乏力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3)术后各时间点血钙、磷、iPTH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月红细胞压积(Hct)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X+AT对于治疗难治SHPT疗效明确,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治疗手段,术前甲状旁腺准确定位及术后及时调整血钙水平是治疗成功关键。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
  • 简介:目的比较选择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或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疗效。方法1998年3月-2004年9月,共64例胸腰段或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手术,其中36例采用选择前路手术(A组),28例采用选择后路手术(B组),随访时间为2~4年。结果A组术前胸腰段或腰段弯曲角度平均42°,术后平均18°;B组术前平均46°,术后平均18°。2组患者术后弯曲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2组患者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手术时间(179min)〈A组(279min),融合节段(15.8个)比A组(39个)长1.9个节段。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均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近端交界后凸(proximaljunctionalkyphosis,PJK)发生率高(P〈0.01)。结论对于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患者,2种方法在冠状位矢状位矫形效果相当,但后路手术时间短,融合节段长,术后PJK发生率更高。

  • 标签: 青少年 胸椎 腰椎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沈阳市汉族医学生骨强度指数体成分变化特点及两者之间相关,明确影响骨强度指数主要因素。方法2017年4月选取沈阳汉族医学生1949例(男生721例,女生1228例),年龄19-21岁,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和生物电阻抗分析仪,分别测量学生右足跟骨骨强度及体成分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研究骨强度指数与体成分各指标之间关系。结果沈阳汉族医学生男、女生骨强度指数均在19岁时最高,之后20岁21岁时骨强度指数均降低,且只有女生差异显著(P〈0.01);男生各年龄组骨强度指数值均大于女生(P〈0.01)。汉族男生各年龄组脂肪含量、体脂率及水肿系数均显著低于同年龄组女生结果(P〈0.01);除了19岁年龄组中腰臀围比,男生各年龄段体重、总水分、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骨质、蛋白质、肌肉量、瘦体重、骨骼肌含量及基础代谢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女生结果(P〈0.01或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汉族医学生骨强度指数与BMI骨骼肌含量正相关(P〈0.01),与脂肪含量负相关(P=0.000)。结论沈阳汉族医学生骨强度指数在20岁21岁时显著下降,女生骨强度指数下降情况较为严重,是骨质疏松重点防护对象;BMI骨骼肌含量是预防骨质疏松保护因素,而脂肪含量是引发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 标签: 骨强度指数 体成分 汉族 医学生
  • 简介: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对于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坚持服用药物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组(小于1年),B组(1-3年),C组(大于3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VSA评分、ODI指数、Cobb角变化、椎体丢失高度、骨密度及再发骨折例数。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三组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C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B组改善程度优于A组。结论PKP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手段,长期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全身骨痛情况,增加骨密度,减少再骨折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抗骨质疏松药物 椎体压缩骨折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对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影响。方法2013年1月-12月将180例绝经后膝骨关节炎妇女随机分为金天格胶囊组(A组)、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组(B组)、仙灵骨葆胶囊组(C组),每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血清MMP-3、OPN、雌二醇(E2)、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型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结果A组B组在治疗后4周6周JOAVAS评分明显优于C组(P<0.05),B组在治疗后4周MMP-3表达改善明显(P<0.05),优于其他两组。治疗后6周,A组OPNMMP-3表达水平改善明显(P<0.05),优于其他两组。同时,A组C组CTXPINP水平明显改善(P<0.05),优于B组。结论金天格胶囊能有效改善绝经后骨关节炎症状,可能通过调节OPNMMP3复合体表达,改善关节软骨功能实现这一目的。

  • 标签: 中医中药 金天格胶囊 绝经后 膝骨关节炎 骨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3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26例,经术前查体MRI证实,均为新鲜完全闭合跟腱断裂。采用Krackow缝合方法修复跟腱治疗,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康复锻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5年,平均3年。对所有26例患者,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优18例,良8例,无感染及无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急性闭合跟腱断裂需早期手术治疗,Krackow缝合方法是一种修复急性闭合跟腱断裂较好方法,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康复锻炼可获得良好小腿及足踝部功能。

  • 标签: 急性 闭合性 跟腱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骨质疏松与肿瘤转移椎体骨折患者相关代谢指标及其关系。方法回顾从2003年01月至2011年06月期间在我院介入血管外科行椎体成形术146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与111例肿瘤转移椎体骨折患者相关代谢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统计内容为:性别、年龄、椎体骨折数、手术次数、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清总钙、磷、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次数、血清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与肿瘤转移椎体骨折患者在骨代谢及脂代谢方面存在差异,可帮助临床医生及时找出骨折病因,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肿瘤转移性椎体骨折 生化指标 脂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合并腰椎骨折风险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速率法对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无骨折患者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骨折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腰椎骨折之间相关。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发生风险与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骨密度等一般指标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osteocalcin,N-MID)、骨碱性磷酸酶(bonealkalinephospha,BAP)、钙离子(calciumionic,Ca~(2+))、骨吸收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erminaltelopeptideoftypeIcollagen,β-CTx)等生化指标之间无关联,而与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peptideoftypeIprocollagen,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25-(OH)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02、0.007、0.001),其中与PINP、TRAP-5b呈正相关,与25-(OH)D呈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PINP、TRAP-5b25-(OH)D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存在显著相关,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联合检测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骨密度
  • 简介:本文作者介绍了1例罕见在常规胸腔镜下顺利完成微创椎间盘切除手术后出现大脑小脑出血性梗死病例。他们推测此并发症与颅内低压导致大脑皮层静脉血栓形成有关,而颅内低压是由手术中一处脑脊液胸腔内漏受到忽视造成。尸检证实了大脑皮层静脉血栓胸腔内脑脊液存在,

  • 标签: 出血性梗死 大脑皮层 病例报告 微创术后 胸腔镜 小脑
  • 简介:急性头颈歪斜是临床上常见病症。其主要原因为咽部附近感染所致,其次是外伤。多见于青少年患者。其实质是寰枢椎旋转脱位。临床上以颈椎持续牵引为主要治疗方法。由下颈椎小关节突单侧脱位引起者相对少。小儿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多在受伤早期予以处理,陈旧脱位处理少见报道。由于其治疗特殊,结合我院临床病例并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 标签: 青少年 颈椎 斜颈 脱位
  • 简介: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膝痛疗效。方法76例确诊为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并有膝关节疼痛症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单纯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5mL,每周1次,5周为一个疗程,同时口服盖尔奇D每天1片,疗程3个月;B组为实验组36例,在采用透明质酸钠盖尔奇D同时,加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每日2001U,持续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疼痛强度评价(VAS法),以及腰椎骨密度测量,同时记录临床其他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膝关节痛治疗前后均有改善(P〈0.05),但B组效果优于A组(P〈0.05),同时B组腰椎骨密度明显增高(P〈0.05),且腰痛等全身骨质疏松症状获得较大改善,而A组骨密度无明显变化,整体治疗患者满意程度差于B组。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膝痛能获得较好疗效,其在获得较好功能改善同时,也能较快较好地改善老年人膝关节疼痛症状及腰痛其他骨质疏松症状,能更加全面的提高患者生活。

  • 标签: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膝关节疼痛 鲑鱼降钙素 透明质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