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等渗对比剂与低渗对比剂的肾毒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EMbase、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等渗与低渗对比剂肾毒性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4年1月,同时对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检纳入。按照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ReviewManger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合计2677名受试者。①诊断标准:以血清肌酐增高超过基线水平的25%为诊断标准,等渗对比剂肾毒性比低渗对比剂低ERR=0.57,95%CI(0.38~0.84),P=0.005];以血清肌酐升高大于44μmol/L(0.5mg/d1)为诊断标准,等渗对比剂肾毒性小于低渗对比剂[RR=0.65,95%CI(0.43~0.98);P=0.04]。②年龄:患者平均年龄≥65岁,2种对比剂的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R=0.66,95%CI(0.40~1.09),P=0.103;患者平均年龄60~65岁,2种对比剂肾毒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ERR=0.64,95%CI(0.19~2.11),P=0.46]。③血肌酐基线值:血肌酐基线值偏高,等渗对比剂肾毒性小于低渗对比剂ERR=0.40,95%CI(0.21~0.76);P=0.006];血肌酐基线值正常,2种对比剂肾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R:1.14,95%CI(0.39~3.37),P=0.81]。④对比剂剂量: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小于200ml的患者,等渗对比剂与低渗对比剂CIN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R=0.85,95%CI(0.51~1.43),P=0.55],而对比剂使用剂量不低于200ml的患者,等渗对比剂CIN的发病率较低渗对比剂低ERR=0.38,95%CI(0.18~0.80),P=0.013。结论对于接�

  • 标签: 介入治疗 对比剂 肾毒性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调素25(hepcidin-25)水平和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arterycalcification,CAC)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患者血清hepcidin-25的平均值为界,分为CAPD高hepcidin-25组107例、CAPD低hepcidin-25组103例;另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所有CA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hepcidin-25水平.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multi-slicecomputedtomography,MSCT)钙化评价研究.结果CAPD高hepcidin-25组在随访12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71例次,因心血管事件死亡21例(占19.6%);而CAPD低hepcidin-25组发生心血管事件27例次,因心血管事件死亡仅10例(占9.7%).CAPD高hepcidin-25组和CAPD低hepcidin-25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2组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5).CA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病率[46.7%(98/210)]与健康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5.6%(5/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高hepcidin-25组CAC发病率均明显高于CAPD低hepcidin-25组(P<0.01);而且相关性分析显示,hepcidin-25水平与CAC积分呈正相关(r=0.980,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epcidin-25水平[偏回归系数(B)=0.402,P<0.01]和CAC(B=-0.015,P<0.01)是CA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epcidin-25水平升高及CAC是CAP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提示铁代谢紊乱可能参与,且促进了CAC的发生、发展,并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清铁调素25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患者:男,82岁。因“心慌、胸闷10年,下肢乏力、疼痛10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7年6月6日入院。1997年诊断“冠心病、房颤”,2003年发生脑梗死,2006年出现双下肢疼痛,动脉造影示双下肢动脉狭窄。后突发左上肢无力,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腋动脉及远端分支血栓形成。

  • 标签: 肾动脉闭塞 腹主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双下肢疼痛 双侧 下肢动脉狭窄
  • 简介:高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发生率约占住院患者的1%~10%,严重的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而内科处理高钾血症的方法很多,为了评价各种方法的疗效,确定一线的急诊干预措施,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以往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探讨合理治疗急性高钾血症的方法。

  • 标签: 干预措施 急诊干预 高钾血症急诊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冠心病心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强化透析的基础上应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单支病变3例,多支病变4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置放支架1~2个。死亡3例,病情改善4例。此4例术后心绞痛症状改善,肾功能无进一步恶化。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合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可考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较好,但对于同时有心肌酶谱升高者预后不良。

  • 标签: 肾透析 冠状血管造影术 支架
  • 简介:6例阴道肿瘤患儿(3~36个月龄,横纹肌肉瘤和卵黄囊瘤各3例)进行动脉介入化疗和静脉化疗。采用顺铂80mg/m2、吡柔比星40mg/m2、长春地辛3g/m2混合溶解于120~180ml的生理盐水中,对患儿进行髂内动脉灌注。3周后使用长春地辛(3g/m2,第1、8天)、异环磷酰胺(1200mg/m2,第2~4天)和依托泊苷(100mg/m2,第2~4天)进行静脉化疗。

  • 标签: 阴道肿瘤 辅助介入化疗 恶性 儿童 动脉介入化疗 髂内动脉灌注
  • 简介:患者,男,58岁,因“少尿2d”在外院行CT提示:右肾周可见122cm×48cm的中强回声,考虑为出血。检查当天尿量约700ml/24h,血肌酐945μmol/L、血红蛋白54g/L。2007年3月15日以“急性肾衰竭、右肾肿瘤伴出血”收入院。入院后给予抗炎、间断输血、血液透析、加强营养以及支持治疗,尿量增至1350ml/24h;复查血肌酐700μmol/L、血红蛋白91g/L。3月21日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告病危、吸氧并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强心、升压治疗,但自主呼吸、心跳一直没有恢复,瞳孔散大固定,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结节性多动脉炎 动脉瘤破裂 右肾 多发性 血红蛋白 心跳骤停
  • 简介: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肾囊性病变的远期疗效。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肾囊性病变的穿刺要点。方法:对387例良性肾囊性病变(其中单纯性肾囊肿291例、多囊肾96例),其中男229例,女158例,年龄11岁~91岁,平均48.6岁。囊肿直径最大143mm×129mm,最小32mm×30mm。对387例良性肾囊性病变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对直径〉80mm及囊内感染者治疗后保留导管持续引流。结果:单纯性肾囊肿中77例治疗后随访2年,214例随访6个月,266例囊肿完全消失、无复发;25例治疗后囊肿直径小于30mm,随访期内囊肿无明显增大。96例接受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多囊肾患者,治疗后随访6~24个月,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或未继续恶化者70例,26例患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结论:实时超声引导可提高穿刺治疗肾囊肿的准确性,该法简便易行、创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肾囊肿 超声 介入治疗 硬化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脉搏波速度(PWV)和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AIx)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2例MHD患者,采用标准袖带水银血压计测量非动脉一静脉内瘘侧上臂坐位血压,动脉脉搏波分析仪检测动脉弹性指数AIx和PwV,并分别与各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袖带血压、中心动脉压、PWV和AIx在血液透析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Ix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主动脉收缩压有明显相关(P〈0.05),而PWV与患者年龄、上臂舒张压、钙磷乘积、身高、透析时间和心率存在明显相关(P〈0.05);PWV与AIx之间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1)血液透析患者的AIx与PWV、中心动脉压收缩压(C_SP)、身高、血清白蛋白、性别和年龄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与PWV、性别、年龄和C_SP呈正相关;而与身高和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2)血液透析患者的PWV与AIx、年龄、舒张压、钙磷乘积、身高、透析时间和心率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与AIx、年龄、钙磷乘积、舒张压、透析时间及心率呈正相关,仅与身高呈负相关。

  • 标签: 肾透析 血压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胸部正位X线成像技术检测183例MHD患者主动脉钙化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主动脉钙化组(A组)和主动脉无钙化组(B组),透析前抽血检测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并计算钙磷乘积,比较两组年龄、透析龄和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将上述指标与主动脉钙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年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和CRP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及CRP;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透析龄和血磷是主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相当常见,主动脉钙化与年龄、透析龄、钙磷代谢和炎症状态有关。

  • 标签: 血液透析 主动脉 钙质沉着症
  • 简介: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日益加剧的动脉硬化与心血管死亡密切相关。传统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不足以解释ESRD患者如此之高的动脉硬化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本文就ESRD患者动脉硬化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ESRD患者 终末期肾脏病 动脉硬化 心血管疾病 死亡风险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总结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治疗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以头静脉一桡动脉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路,且临床表现为内瘘侧肢体缺血者1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吻合口桡动脉近心端及远心端血流方向相反,行血管造影显示大动脉通畅,行Allen实验提示尺动脉功能良好,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结扎吻合口桡动脉远心端治疗肢体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术后观察缺血症状缓解情况、透析时内瘘泵控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尿素下降率、内瘘通畅性等指标。结果共观察上肢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缺血综合征16例(占同期因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住院患者的1.45%),其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6.2±11.2)岁,平均透析时间(66.32±85.26)个月,内瘘时间(57.75±88.41)个月,内瘘建立后出现缺血症状时间(39.62±58.31)个月;根据临床表现的缺血症状进行分级,其中13例(占71.40%)为Ⅲ级患者,3例(28.60%)为Ⅱ级,未出现Ⅳ级患者。结扎桡动脉远心端手术技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93.70%(15/16)。术前及术后第7天、第6个月、第12个月人组患者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258.63±25.44)ml/min、(246.61±24.24)ml/min、(260.42±20.83)ml/min、(254.87±22.44)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清除指数分别为(1.65±0.21)、(1.59±0.24)、(1.62±0.28)、(1.58±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下降率分别为(78.43%±3.27%)、(74.46%±2.64%)、(76.85%±3.84%)、(74.21%±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19.30±13.15)个月,通畅率100%。未�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 结扎桡动脉远心端
  • 简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对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PAH)的有利作用,而西地那非对于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的作用尚未明确,为此LimZS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IntJCardiol,2007,118(2):178-182],回顾了3例平均年龄为44.3岁接受西地那非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与艾森门格综合征合并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病例记录回顾了基础水平的和随访的解剖学、临床及血流动力学的特征。结果显示,3例患者中的2例有巨大第二房间隔缺损,另外1例有静脉窦缺损。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症,并在休息和(或)运动时去饱和。由于进行性的严重的体力活动能力不耐受而开始应用西地那非。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西地那非 肺动脉高血压 治疗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balloonangioplasty,PTA)和经皮血管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tenting,PTS)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静脉狭窄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经血管造影检查存在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静脉狭窄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18例患者均有颈内动脉插管史,平均留置时间(3.0±0.4)个月。PTA术选用相应直径的扩张球囊,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建立血管通道,在放射监测下将扩张球囊置于狭窄部位,缓慢充气至目标值后,保留30S后缓慢放气。PTS术18例患者中,共植入支架4枚,2例为左侧锁骨下静脉狭窄,使用血管球囊扩张成后残留狭窄严重,植入10mm×62mm自膨式支架,另2例为右侧无名静脉狭窄,植入12mm×62mm自膨式支架。结果发生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18例均行PTA进行治疗,术后予双嘧达莫50mg,口服3次/d,随访6~12个月,其中2例出现再次狭窄,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肿胀,3个月后再次予以PTS,术后3d予以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随访至今无肿胀发生,手术成功。结论介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静脉狭窄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狭窄 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血管支架植入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并发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3例及近13年国内各类期刊发表49例共52例分析总结。结果:经内外科、介入治疗,控制血压及心率、加强透析等治疗,35例患者病情好转,至其文章发稿时仍存活,死亡17例。结论: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急性期经内科药物强化治疗,同时加强透析,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介入治疗AD支架置入腔内隔绝术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透析 主动脉夹层
  • 简介:目的探讨阻断肾动脉主干对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肾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肿瘤分期、肿瘤病理、术后随访及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分析肾动脉阻断对保留肾单位手术后肾功能的影响。结果82例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7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4例;肾动脉阻断时间平均(24.5±8.6)min,术中失血量(249.4±66.9)ml。热缺血时间在25min以内的患者与26~30min患者比较,术后患肾肾功能受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缺血时间为31~40min的患者与前两组比较,术后患肾肾功能受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均会使患侧肾功能下降,但阻断肾动脉主干热缺血时间控制在30min内对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动脉阻断 肾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水平的变化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3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hepcidin、IL-6及TNF-α水平,高分辨二维超声对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测量,分析hepcidin水平与颈动脉病变及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MHD组患者血清hepcidin水平(139.04±77,91)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1.13±22.01)μg/L;MHD组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MHD组IMT值为(1.15±0.21)mm、斑块形成率(59.2%)、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77.6%)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78±0.28)mm和2.5%与10%(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HD组血清hepcidin水平与CRP、1L-6、TNF-α、IMT及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率的患病率均呈正相关;与SBP、DBP、年龄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epcidin、CRP、SBP和年龄是MHD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血清hepcidin水平显著升高,其可能通过促进CRP、IL-6等炎症因子的产生,参与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标签: 血液透析 铁调素 微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