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升主动脉结构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6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其中高血压组34例,非高血压组3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升主动脉经胸超声扫描。分别测量舒张期和收缩期内径(Dd,Ds),以及内膜一中层厚度(IMT):计算弹性指数和僵硬弹性指数。结果:高血压组升主动脉收缩期内经和舒张期内径增加,扩张性减低,内膜一中层厚度和僵硬度增加,弹性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是升主动脉结构的促进因素,可使升主动脉内径增加,还可导致内膜一中层厚度和僵硬度增加。

  • 标签: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升主动脉结构
  • 简介:目的: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管理,减少医惠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和总结我科近年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制定防范管理方法。结果:经过加强培训,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医患纠纷防范意识增强,显著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医护行为准则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急诊科 医患纠纷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宫外孕手术的急救和护理配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158例急诊宫外孕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158例患者顺利、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85分钟。结论:急诊宫外孕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急诊 宫外孕 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患侧子宫动脉灌注氨甲喋呤(MTX)、并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治疗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检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B超观察宫旁包块。治愈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消失,血清β-HCG从治疗后2天开始下降,每隔1~2日监测查一次,呈3~4倍梯度下降。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为10~15天左右;B超观察包块在术后15~20天完全吸收;术后26~42天月经恢复.结论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并可以预防和减少破裂大出血。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介入治疗
  • 简介:颅内动脉瘤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能保证术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本文主要从体位护理、呼吸道的观察与护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介绍颅内动脉瘤病人术后护理的经验。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孕11~13^+6周孕妇眼动脉和子宫螺旋动脉多普勒参数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行11~13^+6周NT超声筛查的孕妇500例,根据妊娠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子痫前期组,所有孕妇在11~13^+6周均检测眼动脉和子宫螺旋动脉的RI(阻力指数)、PI(搏动指数)、眼动脉PD1(舒张期第-峰值流速)、PSV(收缩期峰值血流)、PR(峰值流速比值,PD1/PSV).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眼动脉PD1、PR和子宫螺旋动脉RI较正常组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痫前期孕妇眼动脉PI和RI较正常组降低,子宫螺旋动脉PI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11~13^+6周孕妇眼动脉PD1、PR和子宫螺旋动脉PI可用于子痫前期的早期预测.

  • 标签: 子痫前期 眼动脉 子宫螺旋动脉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以达到家属配合治疗、促进患儿健康之目的。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我院儿科门急诊对1880位患儿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920位和对照组960位,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对照组不提供健康指导。两组分别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开展健康教育的儿科门急诊患儿及家长进行随机调查。结果:通过对健康教育前后比较,病人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由89%上升到96%(P〈0.001)。结论:①治疗的同时因时施教是做好门急诊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②应用语言的修饰和语气的美感是做好健康教育的成功之道;③应用专题讲座、音像、板报、保健护理手册是健康教育的深化;④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坚实基础;⑤护士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使接受教育的患儿家属,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促使护患关系融洽。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科门急诊 实施
  • 简介: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乳腺疾病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对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和乳腺癌进行诊断,分析在人群中的病发率。结果:88例患有乳腺疾病患者中,乳腺增生有57例(64.7%),乳腺炎15例(17.0%),乳腺纤维瘤7例(7.9%),乳腺囊肿6例(6.8%),乳腺癌3例(3.4%)。乳腺增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四种类型(P〈0.05),乳腺炎和乳腺囊肿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应用于诊断和区分不同类型的乳腺疾病,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疾病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介入性产前诊断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存在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双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结果介入性产前诊断双胎妊娠88例,其中,羊膜腔穿刺术87例,脐带血穿刺术1例。实际产前诊断胎儿个数169例,检出胎儿异常19例(11.18%)。其中:(1)产前筛查DS高风险29例、ES高风险1例,DS高风险检出双胎之一DS儿2例,检出双胎均为45,XX,der(13;14)(q10;q10)pat。(2)胎儿超声检查异常11例,检出双胎之一69,XXX1例;18-三体4例;双胎之一46,XY,t(12;18)(q13;q21)denovo1例。(3)高龄20例,检出双胎之一DS儿2例。(4)高龄+DS高风险15例,检出双胎之一DS儿4例。(5)单基因遗传病产前诊断6例,其中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4例,双胎均为血红蛋白H病1例、双胎均为重型β-地贫1例选择终止妊娠;双胎均为轻型α-地中海贫血1例。耳聋基因产前诊断2例,其中1例耳聋基因双重杂合突变,1例检出双胎之一耳聋基因异常、之一胎儿结构异常两例均选择终止妊娠。(6)其他7例。术后1个月随访,流产率为0。经遗传咨询4例选择终止妊娠、2例选择减胎术、13例选择期待疗法。结论介入性产前诊断是双胎产前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单基因遗传病安全、有效的手段,能有效避免缺陷儿出生,具有极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双胎妊娠 介入性产前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动脉发育异常是胎儿心脏畸形的一种,其异常形式复杂多样,目前国内外对胎儿肺循环的研究较少,产前超声报道的病例并不多。此文主要综述了胎儿肺动脉发育异常的胚胎发育、产前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和预后等,期望为产前超声诊断肺动脉发育异常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 标签: 超声诊断 产前 胎儿 肺动脉 发育异常
  • 简介:目的:对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在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5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管理;采用危机管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治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危机管理 急诊 护理 效果
  • 作者: 熊义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400000
  • 简介:卵巢囊肿属于妇科临床高发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与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内分泌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均具有紧密联系。卵巢囊肿会出现白带异常、小腹疼痛、月经失调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恶化为恶性卵巢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构。目前临床上尚无法通过药物干预对卵巢囊肿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治疗,多采用手术方案进行干预。传统手术治疗方案以常规腹部切开囊肿切除手术为主。这种方法不仅使患者痛苦,术后的复发率也比较高,而且也容易发生盆腔粘连。随着我国科技水平逐渐提高,超声穿刺技术应运而生,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具有创伤小、方法简单、重复治疗等优点。因此十分值得椎广应用。尽管如此。由于超声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本文主要对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 标签: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囊肿;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妊娠合并宫颈癌行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例早期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后的观察及护理。结果:介入栓塞治疗过程顺利,患者在36-48h排出胎儿,排胎后阴道流血50-100ml,术后恢复好,1例出现穿刺部位少许渗血,予加压及更换敷料。结论:做好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密切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指导,减轻焦虑情绪,是护理早期妊娠合并宫颈癌治疗过程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早期妊娠 宫颈癌 介入栓塞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经临床、超声或MRI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UAE,采用Seldinger技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子宫肌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可保留子宫、缓解症状显著等特点。

  • 标签: 子宫肌瘤 动脉栓塞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医学影像科急诊的处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56例急诊病人医学影像科的处理实施方法为探对象,总结分析最佳措施。结果:56例急诊患者在影像科得到妥善处理,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影像报告出单时间快、准确、清晰。结论:建立科室风险防范条例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迅速有效的处理好各个环节,快速、合理、准确的出具影像报告,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查信息,利于患者急救临床治疗

  • 标签: 影像科 急诊处理 的床体会
  • 简介:目的总结乳腺癌切除同时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行即刻乳房重建的手术经验,探讨DIEP皮瓣即刻乳房重建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2003年4月-200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乳腺癌切除术患者21例(根治术6例,改良根治术15例),术前应用多排螺旋CT(MDCT)血管造影及多普勒血流仪探明穿支位置,乳腺癌切除的同时,解剖腹壁下动脉穿支,形成腹壁下动脉穿支蒂皮瓣,与患侧胸背血管吻合,进行即刻乳房重建。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21例患者中,20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1/3脂肪液化;胸部受区出现1例血肿;无腹壁膨隆、腹壁疝、切口脂肪液化等供区并发症;再造乳房外形满意,形态自然。结论乳腺癌切除同时,采用DIEP皮瓣进行即刻乳房重建,可以使患者免受乳房缺失的痛苦,同时具有受区组织条件好、皮瓣组织量丰富、供区损伤小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即刻乳房重建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即刻乳房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winreversedarterialperfusionsequence,TRAPS)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2018年间诊断的4例TRAPS,分析其孕期产检及住院分娩病例资料,随访孕期及产后情况,进行病例总结。结果①4例TRAPS均通过超声诊断,超声仍是诊断TRAPS的首选方法;②妊娠结局:4例TRAPS中,2例剖宫产,1例自然分娩,1例放弃妊娠引产,获得活产泵血儿3例,3例受血儿为无头无心无四肢发育,1例受血儿无头无心无上肢发育。结论诊断TRAPS首选方法是产前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可提高泵血儿的生存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胎妊娠 无心畸形 双胎反向动脉灌流序列征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值得是由于长久心肌缺血而导致的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发病快,因此通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损害,对患者进行家庭急救和及时的急诊护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及时关注急性心肌梗死先兆表现、患者自救意识的培养以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三方面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家庭急救的方法,并从一般护理、溶栓护理以及康复护理三方面就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进行了研究,为提高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水平和护理效果而努力。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家庭急救 急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难产急诊的发生因素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难产急诊的产妇20例,同期按照1:1的比例选择在我院进行正常分娩的产妇20例进行调查。结果:多因素lb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巨大儿与不良心理情绪是导致难产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难产急诊产妇经过剖宫产术后都顺利分娩,无死亡产妇与新生儿,不过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25.0%,都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难产的发生多与产力、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术后并发症比较多,要积极加强预防干预。

  • 标签: 难产 急诊剖宫产术 并发症 发生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400例需行急诊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健康临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A组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B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观察两组用药后的血压变化、起效时间、镇痛和肌松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压下降最低值出现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P〈0.01);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起效时间及术中麻醉效果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SEA和C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是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急诊剖宫产手术,是目前产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