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重型初治尿道下裂和既往手术后残留严重问题的残废性尿道下裂是尿道下裂矫治中的难题,重建材料的严重缺乏是突出的问题,勉强一期完成矫治常伴有较高的并发症危险和不良的外观。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认为对于这些难治性尿道下裂应采取分期手术矫治。本文介绍尿道下裂分期手术矫治的新观念,并分析分期手术的适应证、手术基本要求、手术选择的术中解剖评估以及常用的主要分期手术方式。

  • 标签: 尿道下裂 重建手术 分期修复
  • 简介:对一个精症病例来说,透彻的病史分析和详细周全的体检常常能得出一个明确的或推测性的诊断结果。系统、逻辑的思考过程对最后得出结果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性的实验室检查,如,激素检查或遗传学分析,对于病因学研究(不管是遗传性的还是后天获得性的)通常是互补的或/和可以有额外的收获,以得到一个准确的病因结论。有了这个信息才可以为病人制定一个治疗方案。所以一个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方案远比盲目、随意的诊断更令人满意、更省钱。

  • 标签: 无精症 先天双侧输精管缺失 男性不育 Y染色体微缺失
  • 简介:目的:评定肝素血液透析(heparinfreehemodialysis,hfHD)对实际尿素清除率的影响。方法:收集500例次用肝素、500例次肝素的血液透析资料,计算Kt/V和透析效率,对比两者的差异。结果:标准肝素透析(hemodialysis,HD)和hfHD的理论上的Kt/V值之比、实际的Kt/V值之比及透析效率之比分别为:(1.73±0.28)/(1.64±0.34),P〉0.05;(1.41±0.30)/(1.34±0.36),P〉0.05;(0.80±0.13)/(0.78±0.18),P〉0.05。结论:血流速率提高后的hfHD技术并不显著降低溶质的实际清除率,不需要延长单次血透治疗的时间。

  • 标签: 无肝素血液透析 溶质清除率 KT/V 尿素清除率
  • 简介: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得以维持生命的治疗方法之一。常规血液透析需应用肝素抗凝建立体外循环,但肝素在达到充分抗凝时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对于一些合并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咯血等)及一些存在严重出血倾向、围手术期的病人一般不使用肝素抗凝,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肝素透析。肝素透析的优点是继发性出血,但易发生凝血[1]。虽然肝素透析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透析或管路凝血而丢失一部分血液,但只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凝血征象,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消除和减少凝血发生。我们通过对36例出血患者实施236例次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使本组患者的血液透析能顺利完成,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肝素血液透析 护理人员 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患者 消化道出血 无肝素透析
  • 简介: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中疑难症之一,多数医生和患者认为是不治之症而放弃治疗。然而笔者认为,除睾丸等生殖器官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不可逆性病变者外,只要明确诊断,去除诱因,因病制宜,坚持治疗,多数患者还是有治愈希望的。近10年来,笔者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综合疗法治愈本症20余例,兹举隅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无精症 中西医综合疗法 先天发育异常 男性不育症 可逆性病变
  • 简介:BPH术后膀胱抑制性收缩或膀胱痉挛较为常见,是诱发BPH术后出血或其它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处理好术后膀胱抑制性收缩至关重要.硬膜外自控镇痛法(PCEA)是一种新型止痛方法,我们对1998年2月至2000年10月间BPH术后120例患者作PCEA法治疗,在预防膀胱抑制性收缩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PCEA BPH术 膀胱无抑制性收缩 硬膜外自控镇痛法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估外科治疗散发性、转移双侧肾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散发性、转移、双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评估患者5年瘤生存率及肾功能结果。结果共入组22例散发性、转移双肾癌患者,占我院同期收治原发肾细胞癌(1696例)的1.3%。同时性发病16例(72.7%),异时性发病6例(27.3%)。同时性双肾癌发病年龄为(54.2±15.6)岁。异时性双肾癌第1与第2肿瘤发病年龄分别为(50.8±10.4)岁和(57.5±12.1)岁。22例患者共发现47枚肾肿瘤,左肾22枚、右肾25(有2例患者右肾发生多灶肿瘤,分别为2、3枚肿瘤)枚。肿瘤直径为(4.3±3.9)cm。47枚肿瘤中,46枚(97.9%)为透明细胞癌,1枚(2.1%)为乳头状肾细胞癌。所有患者均接受分期手术治疗:先行一侧根治性肾切除再行对侧保留肾单位手术(RN+NSS)10例,先行一侧保留肾单位手术再行对侧根治性肾切除(NSS+RN)8例,双侧保留肾单位手术(NSS+NSS)4例。第2次手术后RN+NSS组、NSS+RN组及NSS+NSS组中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分别为60%、25%和0。患者术后平均随访(72±63)个月。同时性双肾癌与异时性双肾癌的5年瘤生存率分别为81.8%和50%(P=0.02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是散发性、转移性双肾癌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获得良好的肾功能及肿瘤学结果。虽然多数双肾癌表现为同时性发病,但部分患者可在一侧肾脏手术多年后发生对侧肾脏的异时性肿瘤。并且,异时性双肾癌的瘤生存率低于同时性双肾癌,这些患者应给予更严密随诊。

  • 标签: 肾细胞癌 双侧 诊断 治疗 预后 无瘤生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ng/ml和Gleason评分〈8分骨转移症状前列腺癌患者免于骨扫描的截点是否适用于我国,并探寻适用于国人的截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并行骨扫描检查的骨转移症状前列腺癌患者257例,对年龄、碱性磷酸酶、PSA值、Gleason评分、骨扫描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转移阳性67例(26.1%);骨转移阳性组PSA值、Gleason评分与骨转移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水平、Gleason评分越高,骨转移发生率增高(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PSA、Gleason评分为骨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PSA〈10ng/ml和Gleason评分≤6分的35例中骨转移阳性病例(阴性预测值100%),而PSA〈20ng/ml和Gleason评分〈8分的81例中3例骨转移阳性(阴性预测值96.3%)。结论PSA值、Gleason评分是骨转移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PSA〈20ng/ml和Gleason评分〈8可免于骨扫描的截点并不适用于我国,而以PSA〈10ng/ml和Gleason评分≤6作为截点可能更适用于我国。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GLEASON评分 骨转移 骨扫描
  • 简介:尿道狭窄临床并不少见,尤以外伤和前列腺切除术后多见,简单狭窄以普通扩张法即可解决.临床上对复杂狭窄行普通扩张失败者目前较好的处理方法.本院从1999年2月至2001年4月使用改良后尿道扩张在尿道镜直视下置管扩张取得满意效果,对7例复杂尿道狭窄处理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尿道镜直视下置管扩张 改良 尿道扩张器 治疗 复杂尿道狭窄
  • 简介:对具有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可引起或加重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采用抗凝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发生,所以抗凝透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伴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而无抗凝透析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效果,又易造成患者失血。

  • 标签: 抗凝血液透析 临床观察 冲管方法 生理盐水 出血倾向患者 间歇性
  • 简介:原发性HSV感染的潜伏期为一周左右。约10%的感染者出现症状,90%为隐性感染,只有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才能出现症状。当生殖疱疹的诊断确定后,酌选以下办法及药物治疗,治疗的基本要点是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两个方面。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 合方 免疫功能低下 HSV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国产新型血液灌流MG150对蛋白结合类毒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和硫酸吲哚酚(indoxylsulfate,IS)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上海长征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共88例,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统计研究室提供随机化数据表分配,使用二阶段交叉实验对照研究方法,选用广泛使用的健帆HA130灌流作为对照,A组患者先使用HA130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HD串联治疗一次,中间经过洗脱期1周,再使用MG150HP串联治疗一次;B组患者先使用MG150HP+HD串联治疗一次,洗脱期后1周再使用HA130HP+HD串联治疗。分别在2次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GEs和IS浓度,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比较新型血液灌流对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2个医院各入组44例患者;A组(n=44)和B组(n=44)两组患者治疗前除了AGEs[(285.77±107.03)ng/L比(456.89±129.10)ng/L)]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2.67±2.58)mg/L比(6.38±8.8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他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清除指数(Kt/V)、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IS、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白蛋白(albumin,Al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MG150和HA130HP联合HD治疗2h后血AGEs下降率分别26.0%为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23,P〈0.01);IS的下降率分别为51.7%和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247,P〈0.01);β_2-MG下降率分别14.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90,P〈0.01)。(3)共7例发生轻度不良事件,在2种灌流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概率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国产新型血液灌流MG150HP联合HD治疗能够有效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疗效安全确切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疾病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硫酸吲哚酚
  • 简介:目的总结和探讨后腹腔镜下放置双J管经验技巧。方法同顾性分析采用后腹腔腔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术的89例患者。术中模拟膀胱镜下逆行捅管技术,采用吸引杆放置双J管。结果89例术中置管顺利,放置双J管时间40S~5min,平均1.5min。双J管放置准确到位的82例,远端未进入膀胱2例,插进尿道2例,近端未进入肾盂3例。术后漏尿1例,术后3天漏尿情况自动消失。结论腹腔镜下用吸引杆放置双J管,方法简单方便快捷,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丁管 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 简介: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A(HLA-A)基因在陕西地区回族非梗阻性精症(NOA)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及其与精症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技术(PCR-SBT),检测59例陕西回族NOA患者和61例回族对照男性人群中HLA-A的基因多态性分型,分析HLA-A的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与NOA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HLA-A基因在NOA患者和对照组人群中均呈高度多态性分布。在NOA患者组检测到19种HLA-A基因型,在对照组亦检测到19种HLAA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HLA-A^*26∶01基因型在NOA组高表达,也就是说,HLA-A^*26∶01基因型具有较高的NOA患病风险(OR=3.340,95%CI:1.045~10.670)。结论HLA-A^*26∶01基因型与陕西回族人群NOA发病风险明显关联,可能是NOA的易感基因型。

  • 标签: HLA-A 非梗阻性无精症 回族 基因多态性 PCR-SBT
  • 简介:“生殖发育不良”是男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它属于发育不全(hypoplasia)。这种发育异常多在罹患器官前冠以“小”字,如“小阴茎”“小睾丸”等。它和父母的遗传冈素、环境因素有关,包括在中医学的“天宦征”,“天阉征”等范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睾丸、阴茎发育停滞,处于幼儿型,或难以摸到很小的睾丸,

  • 标签: 补肾壮阳法 男性 生殖器发育不良 补肾通精
  • 简介:肛门生殖距离被用来定义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男性化的程度,较短的长度一般与女性化和男性不育有关。雄激素受体的第一个外显子包括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序列的多态序列,较长的CAG重复序列与降低的雄激素受体功能有关。我们试图去确定肛门生殖距离是否与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的长度有关。我们评估了来自同一个机构泌尿科的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一个男子群组。肛门生殖距离(后阴囊与肛外缘之间的距离)以及阴茎长度都进行了测量。桑格DNA序列分析用来确定CAG重复序列的长度。195名男子的肛门生殖距离与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的长度被确定下来。经过未经调整的分析,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与阴茎长度(P=0.17)和肛门生殖距离(P=0131)之间没有线性关系。然而,经过分组人15分析,那些CAG重复序列长度较长(〉26)的男子,与CAG重复序列长度较短的男子相比,明显具有较短的肛门生殖距离。例如,肛门生殖的平均距离为41.9vs.32.4mm时,相对应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为〈26vs.〉26(P=0.01)。此外,当以受试者的肛门生殖距离为基础进行分析时,那些肛门生殖距离比平均值(40mm)短的男子,与肛门生殖距离高于40mm的男子相比,都具有较长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P=0.02)。总体而言,没有发现肛门生殖距离与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之间有线性的关系。

  • 标签: 肛门生殖器距离 雄激素受体 生殖器 阴茎长度 会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