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6~2008年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肌瘤42例;多发肌瘤18例,肌瘤数目2~4个,共49个。用355~500μmPVA颗粒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至肌瘤病理血管完全消失。观察栓塞前与栓塞后3~60个月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结果栓塞术前、术后3、6、9、12、24、36、48、60个月子宫肌瘤平均体积(cm3)分别为132.9、92.4、60.8、44.3、42.4、41.6、40.8、38.6、38.5;栓塞术前、术后3、6、9个月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9个月与12、24、36、48、60个月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安全、高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子宫肌瘤 血管内栓塞 长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凝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11年9月31日在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28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5例抢救成功,死亡3例,其中重度妊高征伴胎盘早剥1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病因进行消除,合理使用肝素,进行血液替代治疗是保障产科弥漫性血管凝血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

  • 标签: 产科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血管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KDR)在单纯增生、腺肌病患者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ofendometrium,TCRE)前后表达的变化,探讨子宫内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诊刮病理为单纯增生内膜,于刮宫后12~15d行电切手术,取电切内膜标本10例、子宫腺肌病增殖中晚期的患者电切子宫内膜10例为术前实验组;功血患者于TCRE术后6~18个月取内膜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于TCRE术后6~18个月取内膜7例为术后实验组;正常对照选取增殖中晚期子宫内膜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组织中MVD、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并抗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标记间质微血管并进行微血管计数、以计算机图像分析获得VEGF、KDR值.结果单纯增生及腺肌病之子宫内膜其MVD、VEGF及KDR的表达在TCRE术前与正常对照组和术后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单纯增生和腺肌病TCRE术后的子宫内膜MVD、VEGF及KDR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单纯增生与腺肌病之子宫内膜MVD、VEGF及KDR表达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腺肌病子宫内膜MVD、VEGF及KDR的均值比单纯增生高.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子宫内膜MVD、VEGF及KDR的表达起降调节,为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腺肌症患者术后辅以抗血管药物可能有助于抑制复发.

  • 标签: 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腺肌病
  • 简介:早在1954年Hughes首先报道了利用球囊介入阻断治疗控制腹部创伤患者的大出血获得成功,此后该技术被应用于包括产科因素大出血的止血等多种手术中。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增加,瘢痕部位胎盘植入所带来的致命性产后出血及育龄妇女子宫切除问题倍受关注,由此介入性血管阻断术的应用亦愈加广泛。

  • 标签: 胎盘植入 瘢痕部位 介入性 子宫动脉栓塞术 腹部创伤 髂内动脉
  • 简介: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中血管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upervision法对三阴性乳腺癌标本进行VEGF—C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三阴性乳腺癌中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计数资料问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三阴性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状态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肿瘤大、分期晚的患者,VEGF—C表达较肿瘤小、分期早的患者强,组织学高分级者VEGFC表达较低分级者强,淋巴结阳性患者VEGF-C表达较阴性患者强。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可能在促进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中起作用。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移
  • 简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孕妇,28岁,G1P0,主因“停经19+7周,发现一胎儿水肿1周”于2014年7月15日转入本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6/30天。末次月经2014年2月27日,预产期2014年12月6日。既往体健,自然受孕,核对孕周准确,外院规律产检。孕12周超声诊断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NT0.17/0.16cm。

  • 标签: 胎死宫内 单绒毛膜 双羊膜囊双胎 平素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超声检查提示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癌基因RhoA对VEGF蛋白表达和胞外分泌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RhoA过表达质粒pcDNA3.0-V14RhoA、对照质粒pcDNA3.0、RhoA沉默质粒pcDNA3.0-shRhoA转染到MDA-MB-231细胞中,通过Westernblot和ELISA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内外VEGF蛋白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和实时PCR方法分别检测RhoA对p53表达的影响及对VEGF的调控作用。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结果MDA-MB-231细胞中上调RhoA表达后,胞内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胞外分泌水平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20,P=0.032);MDA-MB-231细胞中沉默RhoA表达后,胞内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胞外分泌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31,P=0.001);并且与0h相比,在MDA-MB-231细胞中上调RhoA可以抑制p53的表达(48h:F=3.231,P=0.043),而p53表达的降低可以增加VEGF的表达水平(48h:F=3.226,P=0.015),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RhoA表达的变化可以引起胞内外VEGF水平的变化,并且RhoA可能是通过抑制p53的表达从而增加VEGF表达。

  • 标签: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RHOA P53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生长行为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从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SCID小鼠腹壁皮下,建立EMs鼠模型。接种第3周治疗组(n=10)腹腔注射VEGF单克隆抗体3mg/kg/d,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等体积PBS,连用14d;测量病灶体积及组织称重,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组病灶重量及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可见治疗组腺体萎缩,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治疗组MVD及VEGF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EGF单克隆抗体对EMs异位病灶的生长和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证实抗血管生成治疗EMs的策略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VEGF单克隆抗体 SCID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胎盘组织超微结构及血管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及低分子肝素治疗FGR的机理。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FGR患者88例,分为肝素治疗组(47例)、常规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12例),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各组胎盘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①肝素治疗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面有大量排列整齐的微绒毛,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细胞核形态规则,核染色质致密且分布均匀,绒毛间质内有少量胶原纤维,毛细血管扩张。②肝素治疗组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血管皮细胞VEGF蛋白表达水平(111.5±5.9、160.2±7.8和161.9±5.4)与对照组(147.8±5.3、181.4±5.1和187.1±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绒毛间质细胞VEGF蛋白表达水平(168.7±7.1)与对照组(181.4±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胎盘组织的超微结构,增强胎盘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胎盘微血管的通透性,治疗FGR。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低分子肝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胎盘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子痫前期的患者10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的患者5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9例,同时纳入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blotting、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3组患者胎盘组织中VEGF、MMP-9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查患者血清及尿液中VEGF、MMP-9的水平。结果轻、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胎盘组织中VEGF、MMP-9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及尿液中VEGF、MMP-9的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MMP-9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且与病情的发生及轻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子痫前期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皮生长因子-C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1例乳腺癌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有、无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VEGF-C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周围正常组织VEGF-C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乳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结果: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和在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0%和34.1%;在淋巴结转移组中和无转移淋巴结组中阳性率分别为61.9%和30.0%和25.0;2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细胞可能通过VEGF-C的高表达刺激新生淋巴管的生成,诱导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中,以促进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发生。

  • 标签: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plasmaproteinA,PAPP-A)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先兆流产及异位妊娠(ectopicpregnancy,EP)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年7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27例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妊娠方式分为异位妊娠组(145例)、先兆流产组(117例)和正常妊娠组(6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3组血清VEGF、PAPPA表达水平,并比较血清VEGF、PAPP-A联合及单一检测诊断E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异位妊娠组和先兆流产组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PAPP-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异位妊娠组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高于先兆流产组(P〈0.05),PAPP-A表达水平低于先兆流产组(P〈0.05);血清VEGF、PAPP-A联合检测诊断EP的敏感性(98.6%)高于血清VEGF、PAPP-A的单一检测敏感性(71.4%、68.7%)(P〈0.05)。结论血清VEGF、PAPP-A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先兆流产及EP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妊娠相关蛋白A 先兆流产 异位妊娠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Flt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程度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后行石蜡包埋的乳腺癌标本60例,制作成4um厚的连续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情况。结果(1)乳腺癌细胞VEGF—C与其受体Flt4表达呈正相关(P〈0.01);(2)VEGF—C与PCNA表达显著相关(P〈0.01);(3)Flt4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显著相关(P〈0.01);(4)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细胞VEGF—C/Flt4阳性指数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5)VEGF—C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ER、PR及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关系(均P〉0.05);(6)VEGF—C与预后无统计学关系。结论VEGF—C/Flt4调控系统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Flt4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促进淋巴结转移;VEGF—C不能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FLT4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提起吉林大学二院的李淑梅教授,认识她的人无不对这位坚强的女性充满了敬意。李淑梅教授从事心血管科专业27年来,由一名普通医生成为一位心血管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抢救治疗、心律失常、心脏电生理检查、疑难心脏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在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挽救了数千名患者的生命,被誉为“省管专家”、“长春市名医”。

  • 标签: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 白求恩精神 教授 患者服务 心脏电生理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T-钙黏蛋白(T-cad)、血管皮钙黏蛋白(VE-cad)与子宫腺肌病(AM)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子宫腺肌病(腺肌病组,4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囊肿组,45例)、子宫腺肌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组,45例)及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45例)T-cad与VE-cad表达,并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和合并组在位内膜T-cad的表达率分别是11.11%(5/45)、4.44%(2/45)和11.11%(5/45),与对照组(37.78%,17/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合并组腺肌病异位内膜、合并组卵巢异位内膜VE-cad的表达率分别为71.11%(32/45)、64.44%(29/45)、42.22%(19/45)和33.33%(15/45),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异位囊肿组Ⅰ~Ⅱ期T-cad的表达率(71.43%,10/14)高于Ⅲ~Ⅳ期(3.23%,1/31;P〈0.05),而合并组Ⅰ~Ⅱ期T-cad的表达率(25.00%,3/12)高于Ⅲ~Ⅳ期(0,0/33;P〈0.05);④T-cad与VE-cad在各组子宫内膜的表达无相关性(|r|〈0.3,P〉0.05)。结论T-钙黏蛋白在AM及EM内膜上表达低于正常内膜,而血管皮钙黏蛋白在AM及EM内膜上表达较正常内膜升高,可能与及发病相关。

  • 标签: T-钙黏蛋白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
  • 简介:目的探讨天冬氨酰-β-羟化酶(AAH)、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早孕及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早期妊娠孕妇80例(对照组)、稽留流产孕妇120例(研究组),并按照胚胎在宫内停育时间将120例稽留流产组分为〈2周组和≥2周组。分别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AAH、HIF-1a、VEGF的表达。结果研究组AAH、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8%、87.5%和72.5%,对照组均阳性表达(P〈0.05)。在〈2周组AAH、HIF-1α和VEGF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6%、85.4%和72.9%,≥2周组分别为91.7%、97.2%和7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H、HIF-1a、VEGF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绒毛中的表达,其低表达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发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稽留流产 绒毛 天冬氨酰B-羟化酶 缺氧诱导因子-1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父亲以前是个运动健将,但随着年岁渐长,心血管疾病逐渐缠上了他,前不久还因为冠心病多次发作给心脏装上了支架。我们让他多待在家里,不要出去运动,可父亲变得不快乐了。我们很担心,也很矛盾。请问心脏植入支架后可以运动吗?

  • 标签: 心脏植入 运动 支架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父亲
  • 简介:目的比较无支架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IUD)吉妮致美IUD和有支架活性γ型IUD的使用效果。方法对870例健康育龄妇女自愿使用IUD并有条件随访3年者,分别放置吉妮致美IUD(510例)与活性γ型IUD(360例);于放置后3个月及1、3年进行随访。结果吉妮致美IUD组脱落率显著低于活性γ型IUD组,续用率高于活性γ型IU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带器妊娠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支架IUD与有支架IUD相比,脱落率低、续用率高、不良反应小,具有长期使用价值。

  • 标签: 无支架宫内节育器 有支架宫内节育器 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