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例1,男,37岁。面颈、双上肢多发暗红色丘疹伴瘙痒5个月。皮肤科情况:面部、颈部、双上肢泛发孤立红色丘疹,粟粒至黄豆大小,质韧。例2,女,53岁。臀部红色丘疹2年。皮肤科情况:面部、颈部、肘部、臀部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暗紫色丘疹、斑块,约豆粒至钱币大小,有浸润感,质韧。两例患者皮肤镜下均可见橘黄色无结构区、白色线条及白色瘢痕样色素减退、线状血管及线状分支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可见大量上皮样细胞组成的'裸结节',结节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散在的多核巨细胞。诊断:皮肤结节病。

  • 标签: 结节病 皮肤镜 诊断
  • 简介:1.为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推动、推进、推广皮肤病外用中药制剂、古代经典名方、备案制剂、临方调配,定于2019年10月20~24日在西安市举办继教研修班,讲授国策法规,传授皮肤外用古代经典名方,赵炳南、朱仁康等名老中医配方,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特殊配方,医学护肤品配方,药妆品,由丛书编者担任老师,包教包会,学会为止。特种疗法班传授、示教火疗、火针、烟薰等中医特色外治法。高级班、药妆品班、银屑病药制剂班、湿疹药制剂班,每班20人,择期定开班时间。预报名者赠送丛书。

  • 标签: 外用制剂 皮肤病 医学 外用中药制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药配方
  • 简介:芳香烃受体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具有诱导多种重要的外源性细胞色素P450酶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芳香烃受体不仅可介导化学物质的毒性反应,它还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皮肤组织细胞,例如角质形成细胞及皮脂腺细胞,该受体可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和分化、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的发生。近期有研究表明,芳香烃受体的活化对炎症皮肤病有益,例如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等。因此,芳香烃受体可能成为潜在的皮肤病治疗靶点。

  • 标签: 芳香烃受体 炎症性皮肤病 特应性皮炎 银屑病 白癜风
  • 简介:皮肤科学通报》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读者,2019年将继续沿用专题报道的形式,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就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论述。'经典病例与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针灸与中医外治疗法','艾滋病'等专题报道将会在2019年与大家见面,请广大读者朋友们尽早订阅。

  • 标签: 皮肤科学
  • 简介:亲爱的读者:大家好.伴随着满天飒飒洋洋的雪花,我们一起送走了2018,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9。踏着新年的脚步,你、我、他(她)共同走入新春佳节。在此,《皮肤科学通报》编辑部全体人员,祝您和家人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幸福安康.阅读了2018年的各个专题内容,您的收获如何?对2019年您还有哪些期许?

  • 标签: 皮肤科学 中医外治疗法
  • 简介:患者男,19岁,右侧腰部结节、斑块1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密集组织细胞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组织细胞胞质丰富、淡染,呈嗜酸性,边缘不规则;可见组织细胞胞质中含淋巴细胞,即吞噬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示:S-100(+),CD68(+),CD1a(-)。诊断:皮肤型Rosai-Dorfman病。

  • 标签: 皮肤 ROSAI-DORFMAN病 吞噬现象
  • 简介:患者女,79岁。左侧颞部肿物10年,增大4个月。皮肤科情况:左颞部见一3.5cm×3.0cm×0.9cm半球形隆起红色肿物,基底浸润,表面伴糜烂。肿物病理学检查:真皮内瘤细胞呈巢团状生长,瘤细胞核大,胞浆少。免疫组织化学:Syn(+),CK20(+),EMA(+),CD56(+),CgA(+),Ki-6780%(+),TTF-1(-),S-100(-),MelanA(-),HMB45(-),CD20(-)。PET-CT检查提示多个淋巴结转移灶及肝内转移灶。诊断:皮肤Merkel细胞癌伴转移。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转移 皮肤肿瘤
  • 简介:患者男,33岁。皮损主要表现为累及躯干、双侧腋窝的褐色斑疹、斑块、结节,病程1年。系统查体正常。外周血示多克隆高球蛋白血症。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以成熟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浸润的浆细胞CD3,CD20,CD79a,CD38,CD138,κ和λ轻链均(+)。诊断:皮肤浆细胞增生症。

  • 标签: 浆细胞增生症 皮肤 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通过图文证明,用连续病理切片法和组织固定后切薄压片透明法观察土肥氏鳞状毛囊角化病病理变化,发现其病理生理学本质可能是通过特异性的毛发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的信号调节机制暂时失调,使毳毛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异常增生或相邻毛囊相互融合的毳毛毛发疾病,毛囊口及其周围表皮的鳞状角化过度只是毛发疾病引起的继发改变。根据中国人的病理发现与研究,本病应归类于毛发性皮肤病,建议更名为'毳毛增生性鳞状毛囊角化病'。

  • 标签: 鳞状毛囊角化病 组织病理 连续病理切片 切薄压片 皮肤附属疾病
  • 简介:皮肤病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提高皮肤病的防治水平至关重要,中医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思维进行探讨,总结出以下几点:①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支撑,整体观为认识基础;②“病-症-证”相结合;③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④把控动态,三因制宜;⑤经典与经验相结合;⑥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 标签: 皮肤病 临床思维 中医
  • 简介:皮肤病、性病、微创治疗及皮肤美容等方面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读者关爱下,《皮肤科学通报》,完成了2018年1~6期各专刊的出版工作,2019年依旧就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和分析。

  • 标签: 皮肤科学 皮肤病
  • 简介:患者男,69岁。左腰背部肿物1年余。7年前诊断为'左侧乳腺癌',5年前行左侧乳腺切除术并腋窝淋巴结清扫。组织病理检查示转移乳腺癌;皮肤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示ER和GATA-3均阳性。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手术 皮肤转移 男性 全科诊疗思维
  • 简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年创刊,是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读者、作者遍及海内外。目前,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临床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英国CABI数据库等国外知名数据库收录。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经验、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综述、短篇等主要栏目。

  • 标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来源期刊 编辑部
  • 简介:皮肤位于人体表面,对外在形象的损害和自发症状综合,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因致病原因种类繁多、机制复杂,加之患者自身遗传背景、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差异性,类似疾病临床表现也会出现不同。因此,要求皮肤科学工作者既要掌握常见、少见及罕见皮肤病典型病例的诊断。

  • 标签: 皮肤病 发病机制 皮肤性病学 肺孢子菌 皮肤镜 阿昔洛韦
  • 简介:HMGB1是一种DNA结合的非组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HMGB1在寻常性银屑病(PV)、白癜风等多种皮肤病血清或皮损处高表达。细胞外HMGB1可通过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和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信号传递参与常见皮肤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刺激。在寻找有效的HMGB1抑制剂以靶向治疗皮肤病方面,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值得进行大量的探索。

  • 标签: 皮肤病 HMGB1 作用机制
  • 简介: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特征易与多种疾病混淆。文中综述了该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

  • 标签: 组织细胞增生症 窦性 皮肤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镜在尖锐湿疣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疑似尖锐湿疣的136个皮损分别进行医生肉眼判断、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诊断,以组织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并对前两种诊断方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医生临床肉眼判断的敏感性为94.26%,特异性为35.71%,准确为88.24%;皮肤镜检查的敏感性为96.72%,特异性为85.71%,准确为95.59%。两组方法判断结果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8),准确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镜在尖锐湿疣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敏感性同临床肉眼判断,特异性及准确优于前者,无创、耗时、花费优于组织病理。

  • 标签: 尖锐湿疣 临床肉眼判断 皮肤镜检查 组织病理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近年来激光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皮肤病领域中许多疾病都是激光治疗的适应症。CO2点阵激光是应用最广泛的激光之一,被认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形成的瘢痕、脱发、皮肤肿瘤、白癜风以及痤疮等疾病。本文综述了CO2点阵激光在皮肤病治疗学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CO2点阵激光 瘢痕 脱发 白癜风
  • 简介: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3月28日—4月1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龙希国际大酒店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的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的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进友谊的目的,欲参加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投稿。

  • 标签: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年会 皮肤性病 征文通知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专业委员会
  • 简介:患者女,26岁。口腔口唇黏膜疼痛性溃疡6个月,全身泛发性红斑、丘疹及鳞屑6个月,进行性气促1周。皮肤科情况:头部弥漫脱发,口腔口唇黏膜溃疡,手背苔癣样丘疹。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内散在角化不良细胞,颗粒层楔形增厚,棘细胞间水肿,广泛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符合界面皮炎的病理改变。腹部CT示右后纵隔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肿瘤后经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AB型胸腺瘤。术后患者病情好转,仍在长期随访中。

  • 标签: 天疱疮 副肿瘤性 胸腺瘤 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