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肿瘤生物样本库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日益受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世界各地也相继建立了肿瘤生物样本库。高质量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将为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及个体差异,发展“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数据,也是决定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限速性因素。本文就国内外肿瘤生物样本库建立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做一论述。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转化医学 肿瘤
  • 简介:2013年11月18日.曾祥龙教授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光华正畸学堂——面向优秀正畸研究的全国公开课上,以《一一齿、一齿一》为题为大家做了演讲。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中山大学 正畸学 公开课 研究生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表达及其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及定量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58例OSC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TTG1的表达;并采用RNAi技术下调口腔癌SCC9细胞系中PTTG1的表达,检测其对细胞中EMT相关基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PTTG1在OSCC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46±1.137)和(0.975±0.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SC组织中PTTG1的高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伴发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下调人口腔癌SCC9细胞系中的PTTG1的表达,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也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CC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PTTG1的高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EMT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垂体瘤转化基因1 蛋白印迹法 定量逆转录PCR
  • 简介: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糖酵解活性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10ng/mLTGF-β1处理TSCCSCC9细胞1、2、3d,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葡萄糖和乳酸表达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TGF-β1处理1、2、3d后糖酵解关键酶表达变化;应用10ng/mLTGF-β1处理TSCCSCC9细胞2、4、6d,在倒置显微镜下定时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blot检测TGF-β1诱导2、4、6d后EMT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Snail和Slug的表达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同等培养条件下未经TGF-β1处理的为对照组。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TGF-β1诱导条件下,TSCCSCC9细胞葡萄糖摄取量在2和3d时[(34.1±1.2)、(47.1±2.3)mmo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2d=17.941,P2d=0.003;t3d=24.430,P3d=0.002),同时SCC9细胞乳酸生成量在2和3d时[(46.4±1.0)、(60.2±2.0)mmol]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2d=50.230,P2d=0.005;t3d=26.883,P3d=0.004);TGF-β1处理后,糖酵解关键酶HK2表达在2和3d时(1.21±0.04、1.30±0.0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d=6.111,P2d=0.026;t3d=6.423,P3d=0.023);糖酵解关键酶PKM2表达在2和3d时(1.048±0.002、1.071±0.01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20.693,P2d=0.072;t3d=9.875,P3d=0.081);糖酵解关键酶PFKP在2和3d时(0.820±0.010、0.839±0.036)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d=21.829,P2d=0.020;t3d=9.853,P3d=0.022);糖酵解关键酶GLUT1表达在2和3d时(0.503±0.007、0.589±0.019)均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d=30.693,P2d=0.015;t3d=21.173,P3d=0.012)。在TGF-β1诱导下,与对照组相比,TSCCSCC9细胞从鹅卵石状变为长梭形,同时EMT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表达在2、4和6d时(0.69±0.03、0.67±0.04、0.65±0.04)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d=7.187,P2d=0.019;t4d=6.631,P4d=0.022;t6d=6.690,P6d

  • 标签: 鳞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糖酵解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换
  • 简介:上皮间质转化是指上皮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转化成间充质细胞的过程。在创伤愈合的复杂过程中,表皮细胞经历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进行创口的再上皮化,其间涉及多种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等,本文就上皮间质转化与创伤愈合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上皮间质转化 创伤愈合
  • 简介: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第六、七届上海委员,我国整形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人,卓越的医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一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原所长、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原主任张涤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8月19日21时1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

  • 标签: 名誉所长 终身教授 整形外科 修复重建外科 原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全国口腔颌面再生与转化医学学术会议于2011年5月20日~2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30多个口腔院校的15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口腔颌面 转化医学 合肥市 会议 学术 再生
  • 简介:108例多牙的临床观察分析邵,高光明,张苗苗,刘志杰一、发病率、发生年龄及性别差异笔者随机观察了6981例错患者,发现108例多牙患者,约占1.55%,明显高于国外Stafnea医生在大量牙科病人中发现患病率仪为1%(1932)[1],这与多牙...

  • 标签: 多生牙 临床观察分析 哈尔滨医科大学 生理功能 性别差异 口腔正畸科
  • 简介:一、病情简介患者,女,20岁,主诉“牙有缝”。恒牙黯,牙列中无左上尖牙,左上乳尖牙滞留。磨牙中性关系。左上中切牙侧切牙间隙约1.5mm,下牙列散在间隙,右下中切牙及左下第二双尖牙扭转、间隙不足。前牙深覆5冶5mm,覆盖正常。上唇前突,开唇露齿。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左上恒尖牙异位埋伏阻

  • 标签: 阻生尖牙 全口曲面断层片 单侧 拔除 磨牙中性关系 异位埋伏阻生
  • 简介: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口腔再生与转化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5月20日~2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本次会议将邀请中国工程院付小兵院士、美国南加州大学施松涛教授、南京大学鼓楼医院孙凌云教授等国际知名的再生与转化医学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将为本次会议提供先进的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转化医学 学术报告 会议 再生 医学专业委员会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应用悬臂梁片段弓技术辅助矫治前牙阻,检验其疗效。方法选择6例前牙阻患者在外科手术后使用悬臂梁片段弓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牵引,共有7颗阻生前牙需要矫治。结果5例患者矫治效果良好,阻生牙顺利排入牙列。1名患者的阻生牙出现牙根粘连,无法进行正畸牵引。多数患者阻生牙均在外科手术暴露后1~2个月被牵出。与以往方法相比缩短了阻生牙牵引的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悬臂梁片段弓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矫治前牙阻的方法。

  • 标签: 阻生牙 矫治器 正畸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种植进修教育的特点,并归纳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种植教学中的体会.方法:在种植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联合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和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法的综合应用、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等.结果:多种教学手段的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结论:我们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借鉴,但是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 标签: 口腔种植学 口腔医学教育 进修生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阻上颌尖牙合适的临床处理策略,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0-2012年期间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治疗的35例阻上颌尖牙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尖牙阻状况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和疗效。临床处理方法包括拔除、助萌和导萌。结果拔除2例;只做正畸治疗的助萌法16例,留出足够间隙后等待阻尖牙自行萌出,观察时间5~24个月,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矫治后阻尖牙牙龈形态及牙根状况良好;正畸附加外科手术牵引的导萌法17例,除1例21岁男性患者外,其余16例均牵引到位,但矫治后部分阻尖牙牙龈形态不如助萌法矫治后。结论当阻上颌尖牙牙体严重畸形、根弯曲短小及高位近远中向横位阻时考虑拔除;阻上颌尖牙近远中向错位不严重,扩弓或减数拔牙即可为阻尖牙留出足够萌出间隙,判断其能自然萌出时首选助萌法;阻上颌尖牙近远中向错位严重或阻尖牙已伤及邻牙牙根、仅用正畸治疗无法去除阻尖牙萌出障碍时采用导萌法,导萌术后的牵引需注意控制牵引方向及大小,要避免伤及邻牙牙根,尽量使阻生牙从附着龈萌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牙龈形态。

  • 标签: 上颌尖牙 阻生 临床处理
  • 简介: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位于腭骨水平板和前颌骨的高位埋伏多牙,应用超声骨刀拔除该2颗高难度多牙。重点阐述如何进行手术入路和去骨设计,在采用超声骨刀去骨,同期拔除2颗多牙的同时,尽可能保存骨的结构解剖、形态,不损伤相邻健康恒牙,并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价其效果。

  • 标签: 前颌骨 腭骨水平板 埋伏多生牙 超声骨刀 锥形束CT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下颌尖牙埋伏阻进行正畸-外科联合治疗,探讨下颌尖牙埋伏阻的病因、外科手术暴露部位及正畸牵引导萌方向。方法对2003—2007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的5例患者的6颗下颌埋伏阻尖牙进行正畸-外科联合治疗,先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间隙扩展,然后根据尖牙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采用外科翻瓣导萌术,暴露埋伏尖牙的牙冠,粘接托槽,再选择不同方向和方法对其进行牵引导萌。结果6颗埋伏尖牙均经牵引后排齐,牙髓和牙周情况正常。结论分析下颌尖牙埋伏阻的病因,选择正确的外科手术暴露部位和正畸牵引导萌方向,可有效地进行矫治。

  • 标签: 埋伏牙 翻瓣术 牵引
  • 简介: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类肿瘤,该类肿瘤结构复杂,组织学形态与生物学行为变异较大,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除良性肿瘤及部分低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外,大多数涎腺恶性肿瘤因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术后常出现复发、转移。近年来,表观遗传学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旨在探讨DNA启动子甲基化在涎腺肿瘤的发生、治疗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 标签: 涎腺肿瘤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转化医学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65例TSCC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MT标记物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同时CD34联合PAS双重染色检测VM情况。结果Vimentin在癌和癌旁正常上皮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1.54%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815,P=0.000),Vimentin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cadherin在TSCC和癌旁正常上皮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阳性率56.92%和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951,P=0.000),E-cadherin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M在TSCC和癌旁正常组织的出现的例数比率是33.14%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946,P=0.000),VM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E-cadherin与Vimentin具有负相关关系(r=-0.507,P=0.000),Vimentin表达与VM具有正相关关系(r=0.592,P=0.000),VM与E-cadherin具有负相关关系(r=-0.518,P=0.000)。结论TSCC中存在EMT及VM,存在EMT和VM的TSCC具有更高临床分期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对TSCC侵袭、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鳞状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血管生成拟态
  • 简介:相某,男,15岁。恒牙,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12之间存在3.5mm间隙,1未萌出。x光片示:1低位阻,牙体形态正常,冠根无成角畸形,根尖孔发育基本完成(图略)。一、临床矫治过程上颌用方丝弓细丝弓矫治技术开拓12间隙,待间隙足够大时,...

  • 标签: 埋伏阻生 上中切牙 阻生牙 牙源性囊肿 再植术 托槽粘接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dentalpulpstemcells,hDP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提取hDPSCs,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实验组利用含有不同浓度TGF-β1(1、5、10、20ng/mL)的α-MEM培养细胞,对照组以不含TGF-β1的α-MEM培养细胞,分别在第7天和14天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在第21天时,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显微镜下可见hDPSCs呈长梭形,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呈CD73和CD90阳性表达,CD31、CD34和CD45阴性表达,具有典型的干细胞表面标记物。qRT-PCR结果表明,含有TGF-β1的各实验组均能明显促进成骨相关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涎蛋白(BSP)和骨钙素(OCN)mRNA的表达。第7天时,TGF-β1浓度为1ng/mL组的Runx-2、BSP和OCN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1.3倍、8.7倍和11.7倍,明显高于其他各浓度组(P〈0.05);第14天时,1ng/mL组的Runx-2、BSP和OCN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5.08倍、7.17倍和3.03倍(P〈0.05),20ng/mL组BSP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各浓度的TGF-β1均能促进hDPSCs矿化结节形成。结论TGF-β1可以促进hDPSCs的成骨分化。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牙髓干细胞 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