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过敏性咳嗽患儿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年龄2~5岁每次4mg,年龄≥6岁每次5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替利嗪口服治疗,年龄2~12岁5mg,年龄≥12岁每次10mg,每天1次。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盐酸西替利嗪 孟鲁司特 儿童 过敏性咳嗽
  • 简介:1例81岁女性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头孢西丁2g静脉滴注.输注结束后1.5h,患者因咳嗽自行服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10ml,约10min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多汗,四肢乏力和皮疹,考虑发生双硫仑反应.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持续低流量吸氧,约30min后患者症状好转,2h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 标签: 双硫仑 头孢西丁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
  • 简介:目的:筛选磷酸西格列汀片直接压片法的最佳处方。方法: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BBD)优化磷酸西格列汀片的处方设计,以原料药粒径、MCC占填充剂比例及崩解剂用量为考察因素,以休止角、均匀度、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制备样品作质量考察。结果:最优处方原药粒径100nm,MCC占填充剂比例为45%,崩解剂用量为2.7%。根据最优处方制备的小试样品,均匀度为(2.53±0.18)%,休止角为(38.9±0.5)°,10min溶出度为(82.3±2.2)%,与理论值的差距〈10%。3批中试样品,各评价指标与理论值的差距均〈10%,符合质量要求。结论:通过BBD法优化的磷酸西格列汀片处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混合均匀度,制得片剂具有快速溶出特征。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粉末直接压片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优化法
  • 简介:目的探讨以西罗莫司为主的联合免疫治疗方案(SCTR)对肝癌肝移植受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和效应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应用SCTR干预的肝癌肝移植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CD3、CD8+的表达,并对其与Treg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CTR干预下,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12个月内,FoxP3+Treg的比例从术前峰值降低到术后1个月谷值,随后逐渐升高,3个月时在正常值水平(P〉0.05),术后12—18个月水平逐步维持在较低水平,与正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2和18个月FoxP3+Treg和CD3、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呈反向趋势。FoxP3+Treg与CD3和CD8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6.37、-7.12,P〈0.001)。肝癌肝移植术后白介素-10、B型转化生长因子和甲胎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其变化与Treg呈正相关。结论SCTR可降低肝癌肝移植术后FoxP3+Treg、IL-10、TGF-β的表达,并不增加排斥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标签: 西罗莫司 联合免疫治疗 肝肿瘤 肝移植
  • 简介:目的:对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在抗癌过程中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因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导致的45例严重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调查用药情况、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对原患疾病的影响、治疗措施及相应的治疗与转归。结果: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9例患者为联合用药,其中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3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1例,多西他赛联合卡铂2例,紫杉醇联合卡铂3例。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的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和肠毒性居多;其中多西他赛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低于紫杉醇组(P〈0.05),过敏性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紫杉醇组(P〈0.05)。使用多西他赛的21例患者中,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者8例;使用紫杉醇的24例患者中,7例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两种药物对原发疾病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经停药、吸氧、抗过敏、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多西他赛组14例好转,7例痊愈;紫杉醇组16例好转,8例痊愈。两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用药时需加强监测力度,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多西他赛 紫杉醇 严重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对多西他赛处方合理率的影响,通过建立多西他赛的药学干预标准,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12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利用加权TOPSIS法进行药物利用评价。根据基线调查结果,找出得分较低的评价指标,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药学干预。随机选取2017年1—6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并与2016年的基线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多西他赛处方合理率较低,主要问题体现在药品说明书或指南推荐顺序、激素预处理、临床指南推荐联合用药方案和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的应用等指标上,药学干预后上述指标得到很大改善。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可以促进多西他赛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加权TOPSIS法 多西他赛 药学干预
  • 简介:目的:制备基于叶酸靶向多西紫杉醇纳米粒的肺吸入粉雾剂,用于肺癌的治疗。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挥发法制备叶酸靶向纳米粒,考察纳米粒理化性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实验法研究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毒性和肿瘤细胞叶酸靶向性,使用喷雾干燥技术进一步制备基于纳米粒的肺吸入粉雾剂,并考察其理化性质。结果:本实验制备的叶酸靶向纳米粒粒径为(100.1±1.0)nm,普通纳米粒组IC50为(2.09±0.82)μmol/L,叶酸靶向纳米粒组IC50为(0.80±0.32)μmol/L。肺吸入粉雾剂体外沉积率和休止角分别为(21.10±0.18)%和(36.75±0.52)°。结论:成功制备了基于叶酸靶向纳米粒的肺吸入粉雾剂,肺部吸入抗癌药物直达病灶部位,主动靶向肺癌细胞,提高靶器官药物浓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满足临床肺癌治疗所需。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纳米粒 肺吸入粉雾剂
  • 简介:目的:了解并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我院外科病区的临床用药效果、安全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6月外科病区使用该药的168例患者的用药指征、用法用量、病原学检查、联合用药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主要分布于普外科和泌尿外科。用药原因主要是术后经验抗感染,平均用药疗程为(6.1±4.9)d。微生物送检率为64.9%,其中55例检出了特异性病原菌。168例患者中,总治疗有效率为86.9%。同时,部分病例在抗菌药物选择、剂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结论:我院外科病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并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以确保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 标签: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碳青霉烯类 疗效 合理性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MgSO_4组43例和联合组48例,联合组给予西地那非及MgSO_4,MgSO_4组仅给予MgSO_4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的肺动脉压和氧合指数,同时记录血气分析指标检测数据,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的肺动脉压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均降低,氧合指数均升高,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MgSO_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MgSO_4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PPHN患儿时使用西地那非及MgSO_4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及改善临床疗效。

  • 标签: 硫酸镁 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西地那非
  • 简介: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公司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毛细管柱:AgilentDB-624(1.80μm,30m×0.32mm),载气:氮气,流速:2mL·min^-1,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30℃,保持5min,20℃·min^-1升温至200℃,保持5min。测定丙酮、乙醇、二氯甲烷、丁酮、甲苯。结果5种溶剂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空白无干扰;检测浓度在所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60~0.9997,平均回收率为90.5%~102.6%(RSD均小于5.0%,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精密度好,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准确控制制剂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盐酸左西替利嗪 有机溶剂残留
  • 简介:目的探讨氢溴酸西酞普兰与逍遥丸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88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与逍遥丸联合治疗,在治疗期间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79.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分别为(12.34±2.55)分和(24.25±3.33)分,都低于治疗前的(33.23±4.29)分和(33.10±3.87)分(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与逍遥丸联合治疗抑郁症加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也需要加强护理干预。

  • 标签: 氢溴酸西酞普兰 逍遥丸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HAG化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HAG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第1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26.9%,观察组为30.0%,虽然观察组的缓解率较高,但是统计分析差异并不显著。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25例次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43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HAG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前列腺癌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本文以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株为主要研究对象,联合姜黄素类似物E10和多西紫杉醇作用于前列腺癌细胞,比较其与单独给药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低剂量的姜黄素类似物E10与低剂量的多西紫杉醇联合使用,比两种药物单独高剂量使用更能有效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传导通路和Erk1/2传导通路具有协同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姜黄素类似物E10和多西紫杉醇对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 标签: 联合治疗 前列腺癌 姜黄素类似物 多西紫杉醇 协同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厚度(CMT)的影响。方法选择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眼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诊治的DME50例(50眼),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眼底激光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观察2组治疗1、2、3个月的BCVA、CM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面积和眼内压(IOP)情况,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BCVA较治疗前提高,CMT较治疗前降低,CNV和IOP少于或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对DME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黄斑水肿 糖尿病并发症 康柏西普 玻璃体内注射 眼底激光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作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38例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治疗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以下简称ET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评价两组患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41%高于对照组为49.27%(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59%低于对照组为39.13%(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优于ET方案的治疗。

  • 标签: ET方案 表阿霉素 多西紫杉醇 头孢哌酮-舒巴坦 晚期乳腺癌 Ⅳ度骨髓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