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双胍治疗2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5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停用原有降糖方案中除二双胍以外所有降糖药物并加用利拉鲁肽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FBG、2hPG和HbA1c较治疗前均降低,且BMI、SBP、DBP、TC及TG较治疗前也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2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具有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血脂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 简介:接二连三的冷空气来袭,让许多人立即把厚重衣物都搬出来御寒,然而还是有一些人即便裹得像个粽子,仍感觉不到温暖,双手冰凉。难道是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了?其实有一种病叫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减),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也会让人感觉冷。

  • 标签: 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 怕冷 甲状腺激素 身体虚弱 冷空气
  • 简介:例13岁女性患儿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巯咪唑10mg、3次/d,10d后调整剂量为15mg、1次/d.用药第18天,患儿大腿及背部出现大片高出皮肤表面的红色皮疹伴瘙痒,给予对症治疗,4d后皮疹消退.用药第22天,患儿出现多处关节疼痛,呈游走性,阵发性加剧,伴全身多处风团样皮疹.第29天停用巯咪唑.停药后6d多关节痛加重,实验室检查示ESR69mm/1h,IL-626.2ng/L,CRP41.2mg/L,类风湿因子〈9.69U/ml,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抗核抗体(ANA)1∶640阳性(均质颗粒),考虑为巯咪唑所致皮疹和关节炎综合征.给予氯雷他定分散片10mg口服、1次/d,布洛芬混悬液20ml口服、3次/d.对症治疗13d,患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ESR降至28mm/1h,CRP12.8mg/L,停用氯雷他定和布洛芬.停药后5d皮患儿皮疹完全消退;1周后关节疼痛完全缓解;40d复查,ESR5mm/1h,ANCA阴性.

  • 标签: 甲巯咪唑 关节炎综合征
  • 简介:天然产物在新药研发中占重要地位,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很多活性优良、作用机制和靶点独特的药物都是从活性天然产物中发现的。冬凌草素属于ent-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对多种肿瘤具有很好的生长抑制活性。冬凌草素的抗肿瘤活性中心为其α,β-不饱和环戊酮结构,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周期阻滞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外药学工作者针对冬凌草素展开了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以及对其提高抗肿瘤活性的结构改造等广泛研究。本文将重点针对这两方面进行综述,期望给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天然产物 ent-贝壳杉烷 冬凌草甲素 抗肿瘤 作用机制 结构改造
  • 简介:目的分析某三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征,加强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某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上报的16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上报人职业、不良反应的分类、病人性别、年龄、可疑药品的类别、不良反应影响到的系统及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药物的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1603例ADR报告中,男性797例,女性806例,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其中41~60岁年龄段发生ADR最多,为626例(39.05%);抗菌药物诱发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23.52%),其次为抗肿瘤药物(21.83%);消化系统是ADR最常见累及的系统(25.14%),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22.52%)。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41~60岁年龄段人群的抗菌药物和抗肿瘤药的合理使用与用药安全,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加强对医院医护人员ADR专业知识培训,提高ADR上报率。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 上报率
  • 简介:目的针对二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实验组(口服二双胍治疗),每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9.0%明显高于对照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双胍治疗糖尿病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三中医院门诊中药用药咨询的方向,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三中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用药698例咨询记录。结果用药咨询内容最多的是中药的煎煮及服用方法占40.7%;其次是中药知识理论咨询占22.3%。结论患者注重中药的使用方法,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中药是药学服务的目标。

  • 标签: 中药 用药咨询 药学服务
  • 简介:输血是临床救治严重损伤、大出血、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等的重要手段,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临床用血量也连年增加,不断赶超血液中心供血量。因此,观察临床用血情况,掌握临床科室用血规律和用血规范性,能够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安排临床用血,有效节约血液资源,避免血液供应不足,减少经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提供数据基础。

  • 标签: 用血情况 临床救治 三甲医院 太原市 血液系统疾病 临床用血量
  • 简介:1例26岁女性患者因左侧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后疼痛给予注射用氢溴酸高乌素8mg入5%葡萄糖氯化钠500ml静脉滴注,1次/d.首次用药未见异常.次日静脉滴注该药约20min时,患者感觉喉部发干、轻微呼吸困难,呼吸25次/min,心率55次/min,血压70/55mmHg(1mmHg=0.133kPa).立即停用该药并吸氧(2L/min),给予肾上腺素0.5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静脉注射、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多巴胺200mg静脉滴注.约5min后患者出现呼之不应,呼吸微弱,面色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示等电线.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等,但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3h后,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氢溴酸高乌甲素 过敏反应
  • 简介:目的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桑植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两组患者均以5d为1个治疗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盆腔包块直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输卵管再通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β-hCG浓度、盆腔包块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β-hCG浓度高于对照组,盆腔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β-hCG浓度,缩小盆腔包块直径,且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还可有效提高输卵管再通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妊娠 输卵管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卡前列酯栓与缩宫素联合预防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180例瘢痕子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应用20U缩宫素预防子宫产后出血,研究组应用10U缩宫素+1mg卡前列酯栓预防子宫产后出血。观察两组产后2h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为(146.2±30.5)、(252.5±50.5)ml均低于对照组的(242.5±40.5)、(365.5±6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酯栓与缩宫素联合预防瘢痕子宫产后效果显著,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预防 瘢痕子宫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比较巯咪唑合用泼尼松与131I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寻找一种发生不良事件少、更有效的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方式。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来我科初诊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巯咪唑合用泼尼松治疗,对照组给予131I治疗,观察2组患者高代谢综合征是否消失、功是否恢复正常、有无复发、减及其他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35例在服药2个月左右33例症状均消失,功恢复正常。治疗2年后观察1年,3年中发生不良事件肥胖1例,无复发,无减发生;对照组26例中23例症状消失,功恢复正常,治疗2年后观察1年,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24例,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86%,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2.31%(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疗效差别不大,但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比对照组更少,为更有利患者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甲巯咪唑 131I 泼尼松
  • 简介:大剂量氨蝶呤(high-dosemethotrexate,HD-MTX)化疗后可能出现消除延迟,并造成骨髓抑制、黏膜损伤、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如何减少消除延迟的发生,并通过预防和解救措施,将患者的身体损害减至最小是HD-MTX化疗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总结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从患者生理状态、药物代谢酶、转运体、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HD-MTX化疗后消除延迟的发生机制和解救方法。

  • 标签: 甲氨蝶呤 消除延迟 影响因素 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41例)口服巯咪唑,乙组(39例)口服丙硫氧嘧啶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三碘腺原氨酸(FT3)、四碘腺原氨酸(FT4)均处于高水平状态,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受到抑制,处于较低水平.治疗后,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有所改善,患者FT3、FT4较治疗前降低,TSH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乙组ALT、AST、GGT水平均有所升高,并明显高于甲组(P<0.05),其中,以ALT变化最为明显;甲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甲组患者出血5例肝损伤,乙组14例肝损伤,乙组患者肝损伤比例明显高于甲组(P<0.05),乙组患者肝脏损伤发生时间明显晚于甲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相当.与丙硫氧嘧啶相比,巯咪唑对肝脏损伤程度较小,但服药后较早引起肝脏损伤,建议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患者肝功能.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脏损伤
  • 简介:1例45岁男性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mg、1次/d.用药第19天,患者出现下腹间歇性疼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轻度心悸、胸闷;第33天,心悸、胸闷加重并出现气喘、发热;第37天出现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症状,CRP88mg/L,血钙1.98mmol/L,血钾3.3mmol/L,CK27.5U/L,α-羟丁酸脱氢酶231U/L,心肌肌钙蛋白Ⅰ〈0.02μg/L,B钠尿肽56ng/L.诊断为快速房颤,考虑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有关.停用该药,给予吸氧、平喘、利尿、强心、转复心律等治疗,并持续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第5天,患者胸痛缓解,未再出现心悸、胸闷、气喘,体温36.8℃,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85~100次/min,心律齐.停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第6天,患者无不适感觉,血钾3.8mmol/L,血钙2.11mmol/L.

  • 标签: 心房颤动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发病之间关系,为及时诊治2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临床支持。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2糖尿病的患者共3869例,其中2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患者486例,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结果2糖尿病患者伴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2.56%,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486例研究对象中,女男分别占46.09%(224/486),53.91%(262/486),各年龄段女男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年龄段依次占总数的12.6%、39.5%、40.9%、7.0%。从肿瘤来源分析,消化系统肿瘤(食管、胃、肝脏、胰腺、结直肠)占首位,50.2%(244/486),后依次为呼吸系统肿瘤(肺)12.8%(62/486),血液系统肿瘤11.5%(56/486),泌尿系统肿瘤6.05(29/486)妇科肿瘤5.8%(28/486)排名前4位系统中,女男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血液系统外,泌尿消化、和呼吸系统肿瘤在男性中较高。从具体部位分析,排名前位肿瘤依次为结直肠癌、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结论2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有其特殊发病规律,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并且以肝癌、胰腺癌居多2糖尿病增加恶性肿瘤发病率,临床诊疗过程中,应重视恶性肿瘤筛查,避免漏诊、误诊,重视高胰岛素、高血糖处理,降低2糖尿病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恶性肿瘤 发病特点
  • 简介:目的:归纳总结碘海醇、碘普罗胺、碘帕醇、碘佛醇、碘克沙醇等5种非离子含碘对比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以上5种非离子含碘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种非离子含碘对比剂共检索到111例不良反应,重度过敏反应最多(50.4%)。大多数反应发生于给药10min内。111例不良反应中,36例(32.4%)事前曾行碘过敏试验,6例(5.4%)曾用过碘对比剂,仍然发生了过敏反应。结论:使用非离子碘对比剂时,在用药前询问过敏史、用药中和停药后密切观察的意义大于行碘过敏试验。对于既往有使用碘对比剂所致过敏史的患者,建议采用预先给药方案预防复发。

  • 标签: 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积液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积液膝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干预组(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中医治疗),各30例。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积液膝骨关节病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积液型膝骨关节病 不良反应 膝关节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颈椎病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牵引配合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参考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颈椎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急性发作 推拿 中药
  • 简介:1例65岁女性患者因乙型肝炎肝硬化、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呼吸衰竭给予乳果糖口服液、呋塞米、螺内酯、恩替卡韦、15%氯化钾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人血白蛋白、胸腺五肽、维生素K1、门冬氨酸鸟氨酸、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替考拉宁、泼尼龙琥珀酸钠、兰索拉唑、复方甘草酸苷、苦黄注射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因房颤加用盐酸胺碘酮(先予0.15g缓慢静脉滴注,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10mg/ml,3ml/h持续静脉泵入).第2天夜间,患者左侧大腿出现散在红斑.第3天皮疹范围扩大至左下肢,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替考拉宁,给予盐酸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葡萄糖酸钙1g静脉注射,皮疹范围减小.当晚,患者心率128次/min,盐酸胺碘酮泵速调为6ml/h.第4天,皮疹遍及四肢和胸部,停用苦黄注射液,给予盐酸赛庚啶4mg口服,2次/d.第7天,患者全身呈弥漫性红斑,停用胸腺五肽、复方甘草酸苷.第8天,患者皮疹颜色加深,伴脱屑,考虑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引起的猩红热样红斑药疹,停用该药,给予地塞米松10mg、葡萄糖酸钙1g静脉注射.停用盐酸胺碘酮第2天,患者皮疹好转.

  • 标签: 盐酸胺碘酮 红斑型药疹 胺碘酮注射液 猩红热样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