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醇胺乳膏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月间放疗患者22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放疗前、后于放射部位涂醇胺乳膏。对照组未作特殊处理,如发生皮肤损伤外敷湿润烧伤膏。观察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皮损发生率、发生和修复时间分别为16.81%、17±1.64d、23±3.51d,对照组为30.97%、11±1.35d、34±2.95d。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醇胺乳膏能够改善皮肤的微循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及其生物学活性,提高皮肤的耐受和修复能力,应作为放疗常规应用药物之一。

  • 标签: 三乙醇胺乳膏 放射性皮肤损伤 药理与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我市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职业素质,建立一支优质高效的妇幼保健队伍。方法于2016年3月至8月,通过评估、目标、计划、实施、评价的五步骤模式,完成了对我市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系统培训。结果培训后各辖区保健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妇儿保基本知识和技能,保健“”合格率100%。结论培训对基层单位显得重要和迫切,对提高保健业务能力起到双赢的作用。

  • 标签: 妇幼保健 三基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将PDCA工具应用于护理培训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我院内科110名参加培训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开展培训,对照组55名均予以传统培训方式,研究组55名均予以PDCA工具实施管理。两组研究对象均定期组织学习并开展考试,将培训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接受为期12个月的相应培训后,研究组学员的平均出勤率、考试成绩平均合格率以及培训管理平均满意度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管理工具实施培训管理,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 护理教学 三基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本院经状窦后进路行叉神经根减压梳理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97例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在局麻下行经状窦后进路行叉神经根减压梳理术,其中79例为血管襻与神经交叉压迫1,6例为蛛网膜粘连,5例为胆脂瘤压迫,4例为血管压迫并蛛网膜粘连,3例未探及血管压迫,行神经根部前内侧切断.结果97例患者93例术后立即止痛,4例术后出现面瘫,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好转。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护理操作,积极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乙状窦后进路 三叉神经痛 减压梳理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量化比较状窦后和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30侧)尸头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模拟状窦后和状窦前入路微创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开颅,包含小脑半球和小脑前下动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路径包含舌咽、迷走、副神经和岩下窦。状窦前入路由乳突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端和颈内静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包含部分副神经。测量手术路径和后组脑神经体积:状窦后入路〉状窦前入路;路径中骨性结构和静脉体积:状窦前入路〉状窦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状窦后入路中包含小脑半球体积为(2750.50±123.27)mm3、小脑前下动脉体积为(78.72±1.75)mm3,状窦前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状窦后入路有利于显露后组脑神经,显露过程应注意保护小脑和小脑前下动脉。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时,受到磨除岩骨操作和保护静脉窦的限制,适于处理累及颈静脉孔的病变。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乙状窦前入路 颈静脉结节 虚拟现实 解剖模型 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拉西坦对小儿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14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左拉西坦治疗。在用药3个月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而的痉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用《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自改表对患儿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癫痫发作情况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408,ap=0.33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207,bp=0.001)。结论小儿癫痫的治疗中,两组治疗在降低癫痫的发作次数方面均有较明显疗效,但左拉西与卡马西平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最重要的是左拉西坦能明显改善患儿认知功能(p<0.05),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卡马西平 小儿癫痫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当患者发生双乙烯酮中毒时,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强优化护理,不但可以为及时有效的治疗争取时间,而且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双乙烯酮中毒 优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的医治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医治的8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分成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实施普外科手术,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普外科手术进行医治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在控制复发率方面无保守医治手段有优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普外科手术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DMF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PARγ、PTEN、PTEN和caspase-3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用终浓度分别为1.0,4.0,16.0μM的DMF处理HepG2细胞24h以诱导其发生凋亡,再采用Western-blot法对凋亡细胞中的PPARγ、PTEN、PTEN和caspase-3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PPARγ、PTEN和caspase-3在HepG2细胞中表达上调,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而p-AKt的表达受到抑制,也呈剂量依赖性。结论DMF抗人肝癌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PPARγ,上调PTEN蛋白表达和活性,进而抑制p-AKt活性,促进caspase-3的活化,诱导HepG2细胞凋亡。

  • 标签: 5,7-二甲氧基黄酮 HepG2 生长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丙戊酸钠、左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评价左拉西坦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014年5月~2015年5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小儿癫痫患儿34例,分别给予左拉西坦、丙戊酸钠治疗,对比症状、脑电图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症状疗效观察组控制率50.0%、总有效率79.4%高于对照组23.5%、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表现,观察组正常率52.9%、总有效率85.3%高于对照组20.6%、44.1%,无效或增加率14.7%低于对照组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症状、脑电图改善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 小儿癫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小儿癫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戊酸钠组33例,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左拉西坦组33例,应用左拉西坦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丙戊酸钠组33例治疗小儿癫痫后无效5例,有效20例,完全控制6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26例(78.78%);左拉西坦组33例治疗小儿癫痫后无效4例,有效20例,完全控制7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27例(81.81%)。丙戊酸钠组总有效率与左拉西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抗癫痫丙戊酸钠与左拉西坦治疗,均可起到明显疗效,均值得儿科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小儿癫痫 丙戊酸钠缓释片 左乙拉西坦
  • 简介:目的:观测经枕下状窦后入路手术路径中,显微镜下磨除内听道后壁所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及相关解剖学参数,以指导术中安全磨除内听道后壁。方法模拟枕下状窦后入路,对6具(12侧)国人湿性头颅标本显微镜下行磨除内听道后壁,以内听道内口后缘中点(P点)作为参照点,分别测量P点至弓状隐窝、后半规管、共脚、内听道底、前庭导水管外口、颈静脉孔的最短距离,对这些结构拍照记录,所得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内听道后壁作为参照平面,测得内听道干与后壁平面所呈夹角为47.3&#176;±17.2&#176;。以P点作为参照点,测得P点至弓状隐窝的最短距离(4.10±0.60)mm,P点至后半规管最短距离(7.39±0.44)mm,P点至共脚的最短距离(8.09±0.47)mm,P点至内听道底距离(9.08±0.59)mm,P点至前庭导水管外口(10.44±0.73)mm,P点至颈静脉孔最短距离(7.35±1.09)mm。结论枕下状窦后入路磨除内听道后壁,其磨除长度不应超过7mm,可减少半规管及共脚的损伤概率。熟悉磨除内听道后壁过程中容易损伤的结构,可避免损伤半规管、颈静脉球、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等重要解剖结构。

  • 标签: 内耳 内听道 神经瘤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内听道后壁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戊酸钠和左拉西坦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9例小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组,甲组39例患者,组40例患者,甲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组采用左拉西坦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有效人数32例,总有效率为82.1%,组的有效人数33例,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和左拉西坦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小儿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体外循环中盐酸戊奎醚对患者肺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2组(随机),实验组给予盐酸戊奎醚,对照组不给予盐酸戊奎醚,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流转时间并无差异,实验组T2、T3、T4、T5时间段的IL-6、TNF-α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组患者T3、T4时间段的呼吸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盐酸戊奎醚可以改善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肺功能。

  • 标签: 体外循环 盐酸戊乙奎醚 肺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