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创伤指数(TI)在急诊创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急诊创伤病人应用创伤指数(TI)评分进行严重程度评估,追踪其伤情、去向和1月内预后,统计分析创伤指数(TI)评分与患者伤情、去向、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按TI评分划分轻度伤组65例,重伤组53例,严重伤组12例,极严重组6例;普通病房住院人数57例,转上级医院ICU住院人数19例;一个月预后1月后存活人数108例,病死人数8例。结论创伤指数(TI)评分分值与急诊创伤患者伤情、收住院、转上级医院、病死呈正相关,有区分急诊创伤患者可能存活和可能死亡的能力,适用于对急诊创伤患者快速临床严重程度评估,尤其是对合理分流创伤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创伤指数(TI) 急诊创伤 严重程度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院前指数创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主要根据以呼吸状态、收缩压、脉率、神志4项生理指标作为评分参数。将创伤的不同严重程度以分值量化。结果运用PHI法快速区分有生命危险的重伤员和一般的伤员,提高危重伤员的救治率及生存质量。结论院前指数对伤情的判断,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保证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指数 严重创伤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住ICU治疗的7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住ICU>10 d组)和B组(住ICU≤10 d组),结果表明创伤性休克患者诊断初期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创伤性休克患者ICU停留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患者ICU停留时间呈负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采取团队协作结合创伤指数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50例多发伤患者,科学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团队协作结合创伤指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中各环节用时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判断准确性和抢救成功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临床采取团队协作结合创伤指数,提升患者伤情判断的准确性,增加成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护理 团队协作 创伤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对急救护理的指导意义。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52例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休克指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后再实施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急诊时间、分诊时间、患者预后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时间、分诊时间分别为(30.1 ± 3.7)、(2.7 ± 0.7)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9.6 ± 4.2)、(3.8 ± 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8.097、5.149,P<0.01);观察组痊愈率为73.1%(19/26)、有效率为15.4%(4/26),对照组分别为57.7%(15/26)、23.1%(6/26),观察组预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969,P<0.01);观察组护理非常满意率为65.4%(17/26)、满意率为26.9%(7/26),对照组分别为30.8%(8/26)、53.8%(14/2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493,P<0.05)。结论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再行相应护理措施可缩短急诊与分诊时间,提高急诊外科的整体护理效果。

  • 标签: 休克指数 严重创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链式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休克指数、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链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休克指数、抢救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休克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链式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休克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链式护理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对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急救护理中应用休克指数对病情评估,并施以对应护理。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时间、分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以休克指数评估并指导护理,能提升抢救效果,缩短分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严重创伤 失血性休克 急诊外科 休克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中的应用。方法:本医院共收治80名急诊严重创伤病人,分成两组,分别常规急诊护理和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分析对比数据。结果:在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时间、分诊时间、接诊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前者更短;对比研究组和比照租的抢救成功率,前者更高,比较术前死亡率和术后死亡率,前者更低,P<0.05。结论: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于急诊外科患者,能加速其救治进度。

  • 标签: 休克指数评估 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急诊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诊严重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休克指数评估急救护理干预后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随机将我院100例急诊严重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和基于休克指数评估急救护理措施。记录两组的急救有效率、急诊时间和分诊时间,对两组记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急救有效率更高(P<0.05);实验组急救时间和分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严重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休克指数评估急救护理干预在提高急救有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可以明显缩短急救时间和分诊时间,在临床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休克指数 严重创伤并失血性休克 急救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depth of anesthesia index, AI)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并与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 NI)进行比较。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显微镜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同时监测患者AI、NI及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Ce)。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米库氯铵维持麻醉。记录数据信号稳定后(T1)、诱导前(T2)、插管前(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置喉镜前(T7)、置喉镜后1 min(T8)、置喉镜后5 min(T9)、手术结束(T10)、苏醒(T11)、拔管(T12)12个时点的AI、NI、Ce。结果随着麻醉深度的变化,AI和NI的变化趋势一致。AI与NI、C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P<0.05 )、-0.599(P<0.05),NI和Ce的相关系数为-0.584(P<0.05),AI、NI、Ce三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AI和NI均能准确反映患者手术不同阶段的麻醉深度,AI监测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可较好地控制麻醉深度,指导合理用药,避免患者术中知晓。

  • 标签: 麻醉深度指数 Narcotrend指数 麻醉深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本院接收的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n=45),观察组(n=45)给予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急救护理。将两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构建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以及急诊停留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预检分诊时间、构建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以及急诊停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分诊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 失血性休克 急救护理
  • 简介:随着近代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严重创伤病人日益增多,严重复合创伤,病情紧急危重,且不知道伤员的既往病史、受伤过程和当前状况,对麻醉医生是极大的挑战,麻醉科医生不仅要正确及时处理麻醉问题,且要在心肺复苏、休克治疗、AROS或急性肾衰等处理上做出重大贡献。本文综述创伤麻醉的基本处理原则,主要包括:术前评估和准备,呼吸道处理,麻醉药物和方法,液体治疗和并发症等。

  • 标签: 创伤 麻醉 术前评估 休克治疗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和创伤评分(CRAMS评分)在急诊急救的应用,提高急诊科在创伤患者救治综合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年中急诊科处置524例中度以上创伤患者在基本资料,按照初级创伤救治流程评估患者,同时进行创伤CRAMS评分。结果经过评估医师可以减少严重的创伤漏诊和误诊,大部分创伤患者为中度创伤,危重创伤需要加强综合治疗,动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无生命危险,原则收住专科治疗,存在严重创伤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住重症医学科(ICU)。结论掌握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和使用创伤CRAMS评分可以提高急诊医师对创伤患者综合救治能力。初级创伤救治(PTC)流程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 CRAM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PRI指数变化。方法抽选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79人,其中男70人,女9人,单左35踝,单右36踝,8人为双侧踝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按Outerbridge软骨损伤分级标准评定的I级及II级患者,共计87踝,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基于常规保守治疗同时与入院当日即出院当日再予以玻璃酸钠2.0ml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PRI指数(疼痛分级指数,PainRatingIndex)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RI指数下降较多,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酸钠 踝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PR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用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患7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PRI等指标。结果:针对PRI指数,研究组治疗后(2.57±0.21)分,比对照组(1.83±0.25)分高,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用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患6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PRI指数等指标。结果:针对PRI指数,研究组治疗后(9.42±1.74)分,比对照组(15.68±2.31)分低,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6.67%,比对照组73.33%高,P<0.05。结论: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效果好,且利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中心医院的急诊科收治的168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创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创伤控制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生存率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30,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09,5.68,P<0.05)。结论创伤控制骨科学在急诊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工作中,能够让急诊医生快速、准确地处理患者的紧急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我院的口碑赢得重要的社会价值。

  • 标签: 创伤控制 创伤骨科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