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过程的护理配合及对策。 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200例患者,均是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的患者。对患者的造影过程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其中主动脉窦留破裂入右房为4例、房间隔缺损疑诊合并三房心为4例、卵圆孔未闭为5例、房间隔缺损合并永存左上腔为7例。顺利通过率为100%、不良反应率为0.5%。结论 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过程的充足准备及护理配合,可提高其安全性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还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经静脉 右心声学造影 护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声学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到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有30例确诊为肝脏肿瘤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声学造影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比不同诊断结果的灵敏度、准确率以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在声学造影诊断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常规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声学造影 肝脏疾病 肝脏肿瘤 诊断 灵敏度 准确率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1例股骨短小胎儿的遗传学检测结果和超声测量指标,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孕19~37周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超声检查提示股骨短小并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测的胎儿41例。根据遗传学检测结果,将41例胎儿分为遗传学未见异常组、染色体变异组(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致病或可能致病的拷贝数变异)、基因突变组(包括致病或可能致病的基因突变),根据3组胎儿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HC)、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 AC)、股骨长度(femur length, FL),计算ZFL、FL/HC、FL/AC、ΔZH-F、ΔZH+A-2F,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1例股骨短小的胎儿中,遗传学未见异常28例,染色体变异5例,基因突变5例,另有临床意义不明确变异3例。(2)遗传学未见异常组、染色体变异组、基因突变组ZFL分别为-2.78±0.77、-4.36±0.69、-4.69±0.70,FL/HC分别为0.178±0.011、0.170±0.010、0.131±0.022,FL/AC分别为0.197±0.013、0.186±0.011、0.151±0.017,ΔZH-F分别为2.49±1.09、3.53±1.28、8.17±1.30,ΔZH+A-2F分别为4.44±2.00、6.78±2.20、14.28±1.26。遗传学未见异常组ZFL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基因突变组FL/HC、FL/AC和ΔZH-F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ΔZH+A-2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本组股骨短小胎儿发现的遗传学病因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和致病或可能致病的拷贝数变异)和单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胎儿股骨发育相对于HC及AC发育落后的程度较遗传学未见异常的胎儿重。

  • 标签: 股骨 先天畸形 头部 腰围纵径 遗传变异 突变 超声检查,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学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同时对患者实施常规超声和声学造影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超声造影法的原发性肝癌、肝局限性结节增生、肝血管癌、肝转移瘤、肝局灶性脂肪变性与肝脓肿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声学造影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声学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声学造影技术在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用我院2020年8月~2021年5月收治的30例确诊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超声诊断、超声造影诊断,以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两种诊断方法实施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癌、肝局灶性脂肪病变、肝局限性结节增生、肝脓肿疾病诊断水平均是超声造影诊断更理想(P<0.05)。结论: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实施声学造影技术更利于疾病诊断,实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声学造影技术 鉴别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临床价 探讨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应用胸右心声学造影进行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1年6月作为搜集病例的时间范围,将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疑似PFO患者确定为观察样本,首先进行的检查为二维超声心动图,再给予胸右心声学造影检查,评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得到的不同PFO检出率。结果:相比于单一二维超声心动图的PFO检出阳性率,联合检查的PFO检出阳性率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PFO的过程中给予胸右心声学造影,可显著提高确诊率,且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于临床的价值。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胸右心声学造影 二维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效果。方法:选择2019.06.08~2020.06.08我院收治需要接受PFO介入封堵病患384例为研究样本。分析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效果。结果:通过PFO困难人数共计30例。需要实施穿刺鞘管辅助。C-TTE以及c-TCD检查RLS分流量Ⅲ级符合率为54.69%;Ⅱ级符合率为7.29%;Ⅲ级符合率为2.08%。总符合率为64.06%。结论:在对病患开展PFO介入封堵术以前,有必要对患者开展c-TCD检查工作,同时全面评价手术中经过PFO的难易水平。在c-TCD的分流量水平达到I级,会加大PFO难度水平,此刻需要实施房间隔穿刺导管辅助完成手术。

  • 标签: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 声学造影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腔声学造影评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重构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69例STEMI患者并采集非造影及造影模式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切面连续动态图像。按非造影模式心内膜显示情况将患者分为图像质量佳组(23例)及图像质量不佳组(46例)。比较两组间非造影及造影模式心内膜节段显示率、附壁血栓诊断率,并评价图像质量不佳组造影模式左室整体图像质量及左室心尖部显示的改善情况。测量非造影及造影模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并比较两组间不同模式测量参数的差异及可重复性,评估造影模式测量GLS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结果①不论非造影模式图像质量如何,造影模式心内膜节段显示率高于非造影模式(均P<0.05)。②对于图像质量不佳组,造影模式左室整体图像质量及左室心尖部显示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③对于图像质量不佳组,造影模式LVESV测值高于非造影模式,LVEF及GLS低于非造影模式(均P<0.05)。④图像质量佳组造影及非造影模式测量GLS的相关性为0.912,两种模式测值大部分均在一致性界值内;对于图像质量不佳组,与非造影模式相比,造影模式GLS与LVEF的相关性更高(0.731对0.709)。⑤对于图像质量佳者,造影模式大部分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稍增加,尤其对于观察者间;对于图像质量不佳者,造影模式测量左室重构参数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均较非造影模式显著增加。结论心腔声学造影可以更清晰地显示STEMI患者左室细微解剖结构并获取重复性更好的左室重构参数如LVEDV、LVESV、LVEF、GLS,尤其对于图像质量不佳者。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左 超声造影剂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肌声学造影(MCE)技术定量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Liwen术式)治疗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改变,为全面评价Liwen术式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远期预后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行Liwen术式治疗的HOCM患者45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MCE检查,采用QLab 10.8脱机软件行时间-强度灌注曲线分析,获取心肌血容量(A值)、心肌血流速度(β值)和心肌血流量(A×β值)等心肌微循环灌注定量参数,比较术前与术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厚度显著减低,左室流出道压差明显减小,二尖瓣反流减少,SAM征严重程度显著减轻(均P<0.001);LVEF值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560),E/e′值术后显著降低(P=0.015)。与术前比较,术后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A值无显著改变(P>0.05),β值及A×β值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HOCM患者行Liwen术式治疗后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心肌微循环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显著增加,提示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显著改善。MCE为Liwen术式治疗HOCM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改变提供了无创定量评价参数。

  • 标签: 超声造影 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微循环 心肌血流灌注 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值(NC/C)在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中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超声疑诊LVNC患者35例,分别应用常规超声(2DE)和左心声学造影(LVO),于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测量NC/C,以收缩末期NC/C值>2.0、舒张末期NC/C值>2.3为阳性节段(NC节段),记录NC/C值、分层心肌节段数、NC节段数和诊断结果,并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结果对照。结果在2DE基础上联合LVO,与2DE相比,收缩末期观察节段显示数增多(P<0.001),但分层节段数、NC节段数无明显提高(P>0.006),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末期观察3种节段数明显增多(均P<0.001),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2DE+LVO于舒张末期观察分层节段、NC节段显示数与c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6),诊断的敏感性(88.9%)和准确性(85.7%)最高,且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5)。结论在2DE基础上,联合应用LVO能够显著提高对NC节段的显示,且应用舒张末期NC/C值诊断LVNC的准确性高于收缩末期。

  • 标签: 左心声学造影 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动周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机对照试验(RCT)是评价某种药物或某种干预手段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金标准,合理的设计是高质量的RCT和科学评判试验结果的核心。如何提高RCT设计的严谨性、合理性和完善性,如何保证RCT实施的质量,是许多临床研究者常见的困惑。笔者以经典的糖尿病临床试验为例对RCT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期望为未来开展糖尿病防治RCT研究的设计和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糖尿病 研究
  • 简介:摘要:高炉出铁场是钢铁企业生产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且控制和收集难度相当大,是冶金企业环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国家对保护工作的日益加强,对高炉出铁场通风除尘的设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炉出铁场通风除尘设计是整个出铁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经分析认为,高炉出铁口、撇渣器、渣铁沟、摆动流嘴、铁水罐位处采用全封闭和负压抽风设计,将铁口区域封闭在小房子里,可以有效控制和收集出铁场各类烟尘,强化烟尘捕集效果。

  • 标签: 高炉出铁场 环保除尘设计
  • 简介:摘要 外科手术学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一点是培养手术技能操作能力,这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分为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5年制卓越医师班,临床医学5年制普通班,精神医学5年制来设定不同的手术操作技能培养方案。

  • 标签: 手术学 培养方案 修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时代背景下,医药领域发展迅速,并出现了许多更加有效、安全的药物,为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帮助。临床所用药物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液体药物,此类药物对制药用水要求非常高,从实际调查研究来看,制药过程中对水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水也是制药的重要原材料,必须要保障水质量。目前,各制药厂家在提高水质方面下了大功夫,以此来提高制药用水质量,而这其中离不开对制药用水系统的依赖。随着制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给制药用水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其不断加强优化创新,设计出更加贴合实际情况的制药用水系统。本文中便就制药用水系统的设计与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

  • 标签: 制药用水 系统设计 创新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传统的前臂固定带中肩颈尼龙吊带材料粗糙,如果患者需要长期佩戴,尼龙带的摩擦容易使颈部皮肤发生擦红,甚至破损,使患者舒适度降低。且患者佩戴前臂固定带活动时,患肢容易下滑,低于心脏水平,增加患肢肿胀,不利于患者康复。经临床使用,传统前臂固定带存在佩戴不舒适,稳定性差,患者随着步行前臂的摆动会增加骨折处的疼痛等问题。因此,制作改良版前臂固定带使患者佩戴舒适、稳定性增加,固定牢固;让患者在佩戴过程中,患肢处于功能位,利于患肢消肿,既能减轻因前臂摆动导致的骨折处疼痛,也能减轻对颈部的受压,不会使患者颈部出现压疮问题。方法 在传统前臂固定带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为达到上臂紧贴于前胸部固定,使前臂悬吊于功能位,在腰部增加一条活动性固定带。在前臂托内增加一条大拇指固定带,使前臂悬吊稳定性增加,减轻颈部悬吊力量。在肩颈悬吊带上增加柔软、可活动的衬垫,减轻颈部局部压力,增加颈部佩戴舒适度。 结果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增加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缓解了患者颈部局部的压力,能妥善固定前臂,减轻患肢疼痛,增加了佩戴前臂固定带的有效性,使患肢处于功能位,护理人员及家属使用方便,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并达到了预期固定的效果。

  • 标签: 前臂固定带 改良 前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