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1.数值范围号的使用应统一,一般使用浪纹连接号“~”。例如:5至10可写成5~10;但5万至10万应写成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

  • 标签: 数值范围 书写 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强调护理人员规范操作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规范护理操作,强化各项操作流程,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并通过有效的监控手段,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结果从近几年院感科自查及省、州、县卫生监督部门随机抽查监测的结果,均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是防止院内感染的必要措施。

  • 标签: 院内感染 规范 护理操作
  • 简介:摘要心搏呼吸骤停是医疗救援最紧急的危险情况,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挽救遇难者的唯一途径。为了使更多的猝死病人得到更高质量的CPR急救,2010美国心脏协会重新修订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CPR传统的三个步骤,从原来的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首先保障了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但是对于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有异物猝死病人的心肺复苏,可否应采用A-C-B方法,即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A),再胸外心脏按压(C),人工呼吸(B)的方法实施心肺复苏。

  • 标签: 猝死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症者50例为高脂血症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测定所有入组者血小板计数,并计算血小板粘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将新鲜血液离体后观察其离体血块开始收缩及完全收缩时间。结果高脂血症组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粘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大于对照组(P<0.05),高脂血症组离体血块开始收缩及完全收缩时间均显著长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脂血症影响血小板功能,导致凝血活性增强,提示血小板功能受到破坏。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粘附率 血小板聚集率 凝固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检测血小板参数的52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4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验和记录两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DW和MPV分别为(15.4±5.7)%,(14.0±3.8)fl,均高于对照组的(13.9±5.1)%和(9.1±3.3)f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LT、PCT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小板参数的检验有助于提高高脂血症的确诊率,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小板参数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笔者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中,结合岗位特点,总结出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包括配药、排气、绷扎止血带、选择血管、输液前心理干预等环节中的实践技巧。

  • 标签: ??静脉输液??技巧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急诊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两组投诉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共受理投诉3例,对照组中共受理投诉14例,观察组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投诉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急诊科
  • 简介:为研究急性少量饮酒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对22名志愿者采集轻度饮酒前以及饮酒后两小时的脑电信号,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提取P300电位,以P300峰值与潜伏期为指标对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志愿者饮酒后0.5h到1.5h内,P300峰值显著提高,其他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300潜伏期各时段间均无显著差异。结合实验结果与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得出结论,急性少量饮酒在短时间会提高大脑兴奋性,增强认知能力。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潜伏期 急性少量饮酒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儿科临床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护理要点。通过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实施步骤,重视引起并发症的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保护操作者安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收住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302例。其中男192例,女110例,平均年龄5岁。观察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效果。结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为10天,最短为1天,平均为5天。出现并发症的患者56例,其中液体外渗18例,套管堵塞12例,局部红肿16例,针头脱落10例。操作者针刺伤的发生率为零。结论留置针操作性强,可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降低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对操作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治疗痤疮对于皮肤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痤疮患者90例根据随机排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美他环素片,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片,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治疗痤疮能有效改善皮肤参数,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痤疮 皮肤相关参数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人员洗手前、后结果比较。方法选2011年6月至10月在本院内科、外科、康复科、针灸科护士200人次,对其在治疗室配药及病房为患者注射输液和其他护理过程中手部皮肤消毒前、后分别进行采样。结果200人次中洗手前细菌计数超标200,合格率为0;200人次中洗手后细菌计数超标为8,合格率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真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是对病人和护理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护理操作 手卫生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检测早期妊娠子宫动脉血流图血流参数和频谱特征,建立11~14孕周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的正常值范围。方法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建档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207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11~14周检测子宫动脉血流PI值,记录舒张早期切迹。结果111~14孕周子宫动脉血流PI值呈正态分布,PI值正常参考值范围(95%的界限)PI(1.48±1.10)。2在11~14孕周,78.7%的孕妇存在子宫动脉切迹,其中双侧子宫动脉切迹约54.6%,单侧子宫动脉切迹24.1%。3双侧子宫动脉手动描迹和机测获得的PI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妊娠子宫动脉血流PI值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本研究建立经腹超声11~14孕周血流PI值参考值区间并记录舒张早期切迹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早期妊娠异常子宫动脉血流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 标签: 子宫动脉 子宫胎盘循环 多普勒 妊娠早期
  • 简介:目的:评估“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长沙市口腔医院星沙门诊部进行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四手”操作组和独立操作组,对其修复治疗时间及患者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四手”操作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比独立操作组短,“四手”操作组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独立操作组(P&lt;0.05)。结论“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缩短了临床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应该在口腔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烤瓷冠修复 “四手”操作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儿科住院的新生儿80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对新生儿静脉穿刺后进行护理干预措施镇痛,对照组新生儿静脉穿刺后无镇痛处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受到静脉穿刺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静脉穿刺后1min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穿刺10min后的疼痛评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缓解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操作性疼痛 护理干预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养口腔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方法通过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先理论,后实践,分段式培养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有目的性地采取培养措施。结果分段式培养可以提高口腔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结论分段式培养对提高口腔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培养 正畸学,矫正 进修医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