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青年教师是教学育人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为了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我院决定尝试大学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制模式,实施教学导师指导下的青年教师培训制度,遴选热爱教学和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专家和资深教师组成导师团队,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培训。实践表明,教学导师培训制度增强了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热情,是“传、帮、带”的新方法。教学导师培训制度推进了青年教师的培养进程,是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导师培训制度 青年教师 教学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培训培训模式在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护理骨干3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取2016年护理骨干32名为实验组,采用改良的培训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分别对2015年及2016年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比较2组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操作技能水平。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水平好于对照组,2016年低年资护士操作技能水平也好于2015年组。结论通过实施改良的培训培训,使培训者的行为修养、带教师资能力得到提升,被培训的低年资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达到规范化、同质化,确保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规范化落实。

  • 标签: 改良 培训者培训 护理操作技能 规范化 同质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护理培训模式对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新入职护士60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Ⅰ组(n=30)和对照组Ⅰ组(n=30);选择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新入职护士89名,89名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均分为观察Ⅱ组(n=45)和对照Ⅱ组(n=44),对照两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两组采用新型护理培训,对两组护士培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①观察两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两组,组间数据经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②观察两组护士对培训内容、理论实践操作、培训时间和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两组,组间数据经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入职护士经过新型护理培训后能够提升其临床技能和自我综合能力水平。

  • 标签: 护理培训模式 新入职 护士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血管内科房颤病房中突发事件,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及演练,提高心血管内科病房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方法设置模拟心血管内科房颤病房突发事件场景,采用医护合作培训,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演练患者发生跌倒/坠床、信息系统故障、停电、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应急事件,通过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及医护双向评价演练效果。结果演练前后心血管内科房颤病房医生、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提高(P<0.05或P<0.01).结论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及演练应对突发事件,医护人员应急理论知识和急救实践技能、应急及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医护双向满意度测评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医护合作 应急演练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组培训低年资护士,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9月我院ICU护士进行分组培训,通过理论、操作考试、医院核心制度评分、护士满意度、护士长满意度进行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分组培训护士满意度提高,操作和理论考试的完成率提高,但是因各组组长培训力度存在差异,在随机抽考中各组组员掌握程度有差异。

  • 标签: 分组培训 抽考 组长 组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主要在临床专科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对于其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实践研究较少。本文对循证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进行论述,并深入分析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点,针对影响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措施。

  • 标签: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循证医学 对策措施
  • 简介:2018年6月30日.7月1日,由印度尼西亚疝协会,(IndonesiaHerniaSociety,PERHERI)联合亚太疝协会(AsiaPacificHerniaSociety,APHS)组织的APHSHerniaEssentials系列培训之BasicsCourse于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GadingPluit医院举行。参加本次培训的专家教师主要来自于APHSHE学术委员会和印度尼西亚疝协会,包括亚太疝协会创始人及前任主席BarlianSmedja教授(印度尼西亚),亚太疝协会创始人及前任主席AnilSharma教授,亚太疝协会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杰教授.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培训班 印度尼西亚 学术委员会 元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以培训迁移理论为基础的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模型相关问题,全文从培训迁移理论概述、汽车4S专营店日常管理现状、汽车经销商培训现状、培训迁移理论在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模型建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汽车4S专营店岗位培训有效性,进而为汽车4S店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 标签: 培训迁移理论 汽车4S专营店岗位 培训模型
  • 简介:摘要为更好了解目前在针对献血场所及相关培训方面文献研究的情况,本文献通过在现场急救培训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目前针对现场急救相关研究文献并不多,特别是献血场所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将围绕现场急救或在献血场所情况下的急救进行如下探讨。

  • 标签: 现场急救 献血场所 综述
  • 简介:摘要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生命是一切事业的前提,因此如何保护生命,如何应对突发意外灾害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台风袭击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也经常被报道。工业时代的意外伤害也是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时常出现的核泄漏,工业爆炸引发火灾等灾害也引起了不小的恐慌。社会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更是让人防不胜防。面对种种灾难,我们只有增强忧患意识,珍爱生命,增强自救互救意识,了解学习更多的公共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才能早预防,早救治,维护生命安全。在现代社会,公共自救互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收到广泛关注,在很多地方进行的公共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研究也已证实了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本文将从公共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的落实方面入手,通过对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公共自救互救提供依据,为人类生命安全事业做贡献,以此推动人类社会的更大发展。

  • 标签: 公共 自救互救 知识技能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该研究是在国家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大纲的指导下,根据中医药的学科特点,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职业能力培训的设计方案,培养职业能力合格的住培中医师。方法将214名学员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国家住培大纲进行系统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地上重点强调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采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体评估表(简称总体评估表)、住院医师Mini-CEX评价表(简称Mini-CEX表)进行综合评价,入科前及培训后6个月各评价一次。结果对照组总体评估表合格率为72%,Mini-CEX表合格率为74.2%;观察组总体评估表合格率为89.7%,Mini-CEX表合格率为84.6%,两组入科培训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观察组的系统培训对中医师职业能力的培训效果优于对照组。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医 职业能力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培训制度化提高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企业2014年6月—2015年12月,参加我医疗站急救培训制度未制定前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员工300例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7年6月急救培训制度制定后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员工300例为实验组,以参加培训1年后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考核、实际操作能力考核两项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急救培训制度制定后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员工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从之前63%提高至85%,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合格率,从之前71%提高至98.1%,对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纳性总结和统计学处理,得出如下结果。实验组员工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发现了十分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急救培训制度化后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明显提高,是确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企业员工 急救培训 制度 心肺复苏术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对一培训法对脑病科新护士培训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本院脑病科 40 例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这 40 例新护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护士实施岗位轮转制培训法并设为对照组,另一组护士则给予一对一培训法设为观察组,每组各有新护士 20 例。对比两组新护士阶段性培训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综合考核成绩。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护士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新护士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 83.47±4.18 分(观察组)、 71.24±3.47 (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 P<0.05 。而且观察组护士的综合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P<0.05 。 结论:一对一培训法在脑病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新护士的护理能力、护理质量,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一对一培训法 脑病科 新护士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慕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模式,不用有规定的时间上课,不受时间限制,不受人数限制,不用再规定的时间等老师来上课,可以随时随地去在线听讲,随时随地去学习。本文主要探讨慕课能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基础课合理的应用,以及是否能够发挥其优点,结合现状提出建议,让慕课能够更好的应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课中。

  • 标签: 慕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公共基础可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培训效果,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的内科片区护理人员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7年9月的内科片区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的护理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互联网+进行护理培训,实施半年后通过评价培训人次、满意度(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评价应用的效果。结果两种培训形式在培训人数(人次)、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2.32%的临床护士认可互联网+培训形式。结论互联网+应用于临床护理培训中能够有效扩大护理培训覆盖面,节省时间,提高护士自身及护理管理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互联网+ 护理培训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心脏骤停(suddencardiacarrest,SCA)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徒手心肺复苏技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技术和方法,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2。研究显示,在心跳停止4min内开始有效心肺复苏者50%被救活,4~6min开始有效复苏者10%被救活,超过6min有效复苏者存活率仅4%,10min以上开始有效复苏者极少存活3。国外一项研究表明,有20%的公众有机会目击猝死,但不到5%的人会尝试进行心肺复苏,表明居民心肺复苏知识缺乏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尤为明显,我国对公众CPR知识的培训还没有建立起完整规范的体系,社区健康教育资源仍匮乏。因此,探索具有现实意义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拟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以提高社区居民对危急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社区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正针对电力市场进行相应的改革,再加上电力企业不断引入新设备,而相关的新技术也不断出现,这都要求电力企业应当重视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代电力行业的发展。本篇文章首先探究了电力教育培训现状,然后详细分析电力企业应当在教育培训方面所采取的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门诊护士的仪表形态。方法成立礼仪培训小组对门诊所有的护士进行护理礼仪培训,包括仪容仪表、动作形象、以及如何与患者更好的沟通。结果通过简单的培训培训,大部分护士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护理礼仪也有了深刻的认识。结论因此我认为对护士的礼仪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护士 礼仪 培训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