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切口感染性裂开早期清创缝合的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某市三甲医院腹部切口感染性裂开病例8例,4例为传统换药法,作为对照组;4例为经清创后立即缝合,作为观察组。比较前后两组恢复,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部切口 裂开 早期清创缝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手术切口发生深部感染的概率、感染因素以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2010年到2018年收治的1492人进行了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的病人,按照其有无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所有病人中有感染的为11人,未发生感染的共有1481人,对所有病人进行感染风险因素评估(RFS),对比两组病人的统计学差异,研究放置内固定时对病人进行彻底清创、放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成功率,并对失败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避免感染或发生感染后的处理方案,并进一步研究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在彻底清创的同时取出内固定装置。结果 所有的病人在经过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切口发生感染的共有11人,所占比例为0.74%,非感染组和感染组的感染风险因素评估所得结果分别为(0. 78 ±0. 55)、(2.64±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32)。在9例发生感染的并放置内固定器的病人中经过彻底清创、不断负压吸引并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后6人彻底康复,其他的3人中经过此次治疗后2人的感染被控制,1人由于手术切口感染并发颅内感染最后造成感染性休克而死亡;2人在手术前就长时间的口服激素,并且其感染风险因素评估>3分,经过彻底清创、持续引流以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后取出内固定器,感染得到了显著的控制。结论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的病人与早期的深部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病人在不取出内固定器的情况下予以彻底清创、持续引流以及联合应用抗生素也可以显著控制感染的发生,对于长时间口服激素并且感染风险因素评估>3分者,在实行彻底清创后就将内固定器取出来能明显的控制住感染

  • 标签: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 手术切口 早期深部感染 彻底清创 持续冲洗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切口感染性裂开早期清创缝合的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某市三甲医院腹部切口感染性裂开病例8例,4例为传统换药法,作为对照组;4例为经清创后立即缝合,作为观察组。比较前后两组恢复,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部切口 裂开 早期清创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受者早期感染危险因素,为早期针对性干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95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0 d是否出现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34例)和未感染组(61例)。对比分析两组受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术前植入IABP、术后植入IABP、术后植入ECMO、术前机械通气、术前白细胞、术前淋巴细胞、术前血清CRP、手术类型、APACHE Ⅱ评分、NYHA分级、血红蛋白、体外循环时间、供心冷缺血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术后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术后ICU时间。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早期感染危险因素。结果95例心脏移植术受者中,发生早期感染34例,感染后死亡8例。感染组术前血红蛋白(女性<110 g/L或男性<120 g/L)、术后植入ECMO、术后24~48 h APACHEⅡ评分(>6分)、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7 d)、术后胃管留置时间(≥4 d)、术后尿管留置时间(≥5 d)、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有)、术后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2 d)、术后ICU时间(≥10 d)受者分别为18例(52.94%)、8例(23.53%)、30例(88.24%)、22例(64.71%)、18例(52.94%)、20例(58.82%)、4例(11.76%)、21例(61.76%)、19例(55.88%),未感染组分别为16例(26.23%)、3例(4.92%)、32例(52.46%)、24例(39.34%)、15例(24.59%)、31例(34.43%)、1例(1.64%)、21例(34.43%)、4例(6.5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78、5.68、12.326、5.623、7.740、5.297、4.489、6.615、28.947,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后24~48 h APACHEⅡ评分>6分(β值=1.024,Wald χ2值=7.653,OR值=2.141,OR95%CI=1.323~4.215)、术后植入ECMO(β值=1.783,Wald χ2值=6.186,OR值=5.949,OR95%CI=1.459~24.25)、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7 d(β值=0.712,Wald χ2值=5.745,OR值=1.054,OR95%CI=1.183~6.753)、术后胃管留置时间≥4 d(β值=0.832,Wald χ2值=6.756,OR值=1.132,OR95%CI=1.416~8.406)、术后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2 d(β值=0.745,Wald χ2值=6.563,OR值=1.212,OR95%CI=1.289~7.346)、术后ICU时间≥10 d(β值=1.325,Wald χ2值=9.752,OR值=2.435,OR95%CI=1.426~6.354)是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感染发生率较高,且与术后24~48 h APACHEⅡ评分、术后植入ECMO、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术后ICU时间明显相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心脏移植术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此次试验时间2021年7月到2022年8月,共有受试对象60人,选自我院骨科,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早期护理)、对照组(基础骨科手术护理),每组30,比对两组护理手段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加快术后切口愈合速度,降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骨科术后 切口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肺部感染诊断过程中比较胸部X线、胸部X线与CT联合检查效果。方法:于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就诊于本院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122例作为检查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设为X线组(单一胸部X线检查)、联合组(胸部X线与CT联合检查),各61例。结果:联合组结节影、线样影、磨玻璃影等特征检出率较X线组更高(P

  • 标签: 早期肺部感染 胸部X线 CT 检出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伤口感染患者接受早期控制护理措施对伤口快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痛经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作为实验对象,每组42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接受早期控制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试验组的伤口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感染患者接受早期控制护理措施临床效果确切,可以加速患者的伤口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伤口感染 早期控制护理措施 伤口快速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控制伤口感染护理对伤口快速愈合的影响。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60例,均为外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对患者分组,一组30名患者应用早期控制伤口感染护理(观察组),一组30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评价。结果:护理后一周、半个月、一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中患者伤口感染、水肿,创面糜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3.33%(1/30)低于对照组低于对照组20.00%(6/30),(p<0.05)。结论:早期控制伤口感染护理的应用,对于促进外伤患者伤口的快速愈合,预防伤口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控制 伤口感染 护理 伤口快速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早期小剂量肝素治疗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重症感染6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和对照组,30例行常规对症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剩余患者为观察组,加用早期小剂量肝素治疗。结果:观察组第3d、5d血小板计数、PT值、APTT值较对照组更低;2周、4周的生存率分别为86.67%和80.00%,远超对照组的63.33%、56.67%;住院时间更短,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剂量肝素 重症感染 预后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矛头腹蛇咬伤患者患肢感染风险的早期预测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四肢原矛头腹蛇咬伤住院患者108例,根据后期治疗期间是否继发感染分为感染组(23例)和非感染组(85例),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及入院前血清指标,筛选出感染风险因素;通过联合所有上述方法中筛选出风险因素评分、同时根据蛇咬伤严重程度评分(snakebite severity scale, SSS)、外观评分构建预测模型,对比三种预测模型在两组患者中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三种预测模型对原矛头腹蛇咬伤患者患肢感染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入院前血清指标中受伤时间、是否为手足指(趾)受伤、水肿评分、是否存在张力性水疱、是否存在皮下出血、入院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的三种预测模型得分救过,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通过ROC曲线评估三种模型对蛇咬伤后后期感染风险的预测价值中,风险因素数的预测AUC值为0.830(95%CI: 0.635~0.850),截断值2.5、敏感度0.870、特异度0.671,预测价值最佳。结论以风险因素数为标准的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蛇咬伤患者感染风险,风险因素数≥3分,提示感染风险大,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蛇咬伤 感染风险 预测模型 原矛头腹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措施并分析其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平均将100例骨折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恢复指标。结果:实验组切口愈合率、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阶段,对促进患者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率有积极作用,进而可有效缩减住院时间。

  • 标签: 骨折术后 早期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 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小剂量肝素治疗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本次调研时间在2021年度的1月至12月,所选取例数为82例,所选取病例均为前来我院进行重症感染治疗病人。参与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例数为41例。按照治疗方式将2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研究组所采用治疗方案为早期小剂量肝素治疗。总结2种治疗方案实施。结果:治疗前常规组、研究组APTT指标水平、PT指标水平、血小板计数对照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常规组APTT指标水平、PT指标水平、血小板计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差异(P

  • 标签: 小剂量肝素 重症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生血流感染(BSI)的临床特点、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2019年1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脓毒症诊断24 h内留取血培养。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脓毒症24 h内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培养结果,随访患者并观察患者预后相关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28 d存活情况。根据患者血培养结果分为BSI组和非BSI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生BSI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生BSI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脓毒症患者202例,其中BSI组62例,非BSI组140例。BSI组患者以合并腹腔感染为主(61.3%),非BSI组以合并肺部感染为主(49.3%)。BSI组脓毒症患者共分离出菌株76株,主要病原菌从多到少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6株(34.2%)、肺炎克雷伯菌11株(14.4%)、肠球菌7株(9.2%)、脆弱拟杆菌6株(7.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7.9%)。BSI组与非BSI组之间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体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入ICU前使用抗菌药物、腹腔感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il)、血小板计数(PLT)、血乳酸(Lac)及高降钙素原(PCT)水平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低PLT 〔优势比(OR)=1.004,P=0.019〕、高Lac (OR=1.314,P=0.002)、高体温(OR=1.482,P=0.027)、合并腹腔感染(OR=2.354,P=0.040)、入ICU前未使用抗菌药物(OR=2.260,P=0.049)是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生BS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LT、Lac、体温、腹腔感染及入ICU前未使用抗菌药物预测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生BS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686、0.594、0.592和0.590,PLT、Lac和体温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PLT 122.50×109/L、Lac 2.95 mmol/L和体温39.45 ℃,5项联合预测时的AUC最大,为0.754,敏感度为75.8%,特异度为68.8%。结论脓毒症早期发生BS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比非BSI患者更重;低PLT、高Lac、高体温、合并腹腔感染及入ICU前未使用抗菌药物是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生BSI的独立危险因素,5项联合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血流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部X线与CT联合检查在肺部感染早期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1.12本院收治的40例肺部感染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痰液培养结果(确诊36例)作为金标准,对所有患者分别行胸部X线检查、CT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结果。结果:与痰液培养结果对比,胸部X线检查诊断符合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50%、75.00%、50.00%,CT检查诊断符合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00%、86.11%、75.00%,胸部X线+CT检查诊断符合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00%、97.22%、75.00%,与胸部X线、CT单一检查相比,联合检查诊断符合度、灵敏度更高(P<0.05)。结果:在肺部感染早期筛查中,胸部X线+CT检查效果理想,准确性、灵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胸部X线 CT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罹患急诊重症肺炎早期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意义。方法:样本收录时间范围设置为2019.02~2021.12时间段,针对我院呼吸科60例急诊重症肺炎早期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予以研究样本选取,利用分组对照模式,分析治疗措施疗效,密封信封抽选分组,3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治疗,30例实验组患者利用常规+集束治疗。纳入统计不同治疗组患者(1)血流动力学、住院时间;(2)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方案开展后,实验组较之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评测值数据状况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罹患急诊重症肺炎早期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通过利用常规+集束治疗方法,在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住院时间指标方面,治疗效果积极,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早期急诊重症肺炎 感染性休克 临床诊断 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消化道毛霉菌感染导致消化道穿孔一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消化道毛霉菌感染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诊断和相关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肾移植 毛霉菌 感染 消化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早期感染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20年8月10日/2022年6月30日(开始/结束)90例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患者行菌培养,根据菌培养结果分早期感染组、对照组,比对两组血清学检查结果差异。针对早期感染组予以抗感染治疗后观察血清学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 (1)早期感染组、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差异明显(P<0.05)。(2)早期感染组治疗后CRP、WBC、NEUT水平较之治疗前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诊治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早期感染上,可以通过分析患者CRP、WBC、NEUT实现,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感染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集束化治疗对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7月至2022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微创手术治疗后出现感染性休克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住院)和观察组(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住院),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早期给予集束化治疗方案,发病6 h内完成相关治疗处置。对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炎性指标和休克病情相关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6 h,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以及血氧饱和度(SaO2)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MAP、CVP、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8.79、5.83,P均<0.05)。治疗24 h,两组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和降钙素原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降钙素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P<0.05)。治疗6 、24 h,两组Apache 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呈下降趋势,并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0.85、417.58,P均<0.05)。结论早期集束化治疗方案对于泌尿外科术后感染性休克效果显著,能够尽快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轻感染症状,有效避免脏器功能进一步损伤。

  • 标签: 泌尿外科 微创 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接受早期场内营养支持护理后对其营养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30例重症胰腺炎并感染患者,每组15例,对比两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场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改善重症胰腺炎并感染患者的营养状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提升营养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重症胰腺炎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于2021年06月至2022年01月纳入的58例伴有感染症状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模式设为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各29例。观察各组白蛋白、总蛋白检测结果,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白蛋白表达浓度、总蛋白表达浓度显著升高,与常规组比较,结果有差异(p

  • 标签: 重症胰腺炎感染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白蛋白 总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