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择期手术患者机械通气时潮气量(TV)准确设置的方法。方法择期手术患者133例,年龄20~77岁,体重指数(BMI)16~37 kg/m2,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入室后患者仰卧位呼气结束时,在脐水平测量腹围,在剑突水平测量胸围,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腹围及胸围等基本体征。诱导气管插管(内径7.5 mm)后行机械通气(以8 ml/kg实际体重设置初始潮气量),呼吸频率为12次/min,吸呼比1∶2。机械通气后30 min取动脉血2 ml行血气分析,当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 mmHg或<35 mmHg时增加或减小潮气量(每次增加或减少潮气量为25 ml),30 min后再次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PaCO2调整潮气量25 ml。以此类推,直至连续两次PaCO2均在35~45 mmHg之间,记录此时设置的潮气量(1 mmHg=0.133 kPa)。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有100例患者完成研究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潮气量设置与年龄、身高、体重、腹围、胸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98、0.664、0.865、0.639、0.750,其均呈明显相关(P<0.05)。逐步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身高和胸围在逐步进入中被剔除(P>0.05),而体重和腹围作为潮气量设置的关键决定因素被纳入回归方程(P<0.01),其回归系数(b)分别为5.717和-2.798,回归方程为,Y=312+5.717X1-2.798X2(Y,潮气量需求;X1,体重;X2,腹围)。回归方程的调整R2为0.813。结论在择期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根据体重和腹围能准确预测患者所需潮气量,其回归方程为:Y=312+5.717X1-2.798X2(Y,潮气量需求;X1,体重;X2,腹围)。

  • 标签: 潮气量 机械通气 体重 腹围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其技术的统一规范对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前提,预测体重是临床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的重要参考。虽然目前使用Devine公式计算预测体重最具普适性,但其在临床应用上仍存在局限性。了解Devine公式的使用历史、理论依据和局限性,以及不同预测体重公式计算结果的差异,能加深对机械通气的认识,规范临床预测体重公式的使用。

  • 标签: Devine公式 预测体重 潮气量 通气机,机械
  • 简介:以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为平台,经过标定实现通气的无创测量,并检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用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和呼吸速度描记仪同时记录15名受试者的呼吸数据,取前5min数据用诊断性定性校正技术(qualitativediagnosticcalibration,QDC)标定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后续数据用于对比检验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测量通气指标的准确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15组对比检验数据,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经过标定所测平均潮气量(总体平均潮气量为443±79ml)与呼吸速度描记仪所测平均潮气量(总体平均潮气量为446±83ml)相关性很好(R=0.9988,P<0.001,n=15),对两种方法所测平均潮气量进行t检验,P=0.918,说明两种测量方法在平均潮气量测量上无统计学差异.15组数据中,两种方法所测平均潮气量相对误差最大值为2.42%,比较逐呼吸潮气量,在15组数据共11437次呼吸中,93.85%的点(10734次)的相对误差落在10%之内,98.10%的点(11220次)的相对误差落在15%之内,99.03%的点(11326次)的相对误差落在20%之内.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采用诊断性定性校正技术标定后,能够准确测量通气指标,此系统是实现长时间、低负荷、动态呼吸模式监测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潮气量 无创 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 标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在行肺大泡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通气模式的不同,将20例行手术治疗肺大泡患者分为研究组(14例)和对照组(6例),研究组采用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单肺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及麻醉过程均顺利,未发生严重炎性反应和肺损伤病例,对照组患中有2例发生炎性反应,1例肺损伤;血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通气后血液动力学平稳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更为平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行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应用低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氧合功能,避免发生肺损伤,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肺大泡 低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通气 麻醉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危重病人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呼吸衰竭。其有效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肺通气策略及容量管理方面。严重低氧血症的病人可早期应用神经肌肉阻断剂,俯卧位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其他如吸入一氧化氮、应用β2受体激动剂以及晚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方面均存在争议并应予以避免。尽管有上述许多治疗措施,ARDS仍占全球ICU住院患者的10%以上,住院患者病死率仍高达30%以上。不适当的机械通气既是ARDS的危险因素,又是加重病情的因素。国内对ARDS 患者的通气策略研究仍有争议,通过探讨不同小潮气量通气联合肺复张对ARDS 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ARDS 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
  • 作者: 孙悦霖 刘成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4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
  • 简介:摘要随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避免肺泡过度扩张及剪切力损伤、且维持肺泡开放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已成为业界公认,其中小潮气量通气是ARDS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就小潮气量通气对儿童ARDS预后的影响、临床实施等方面作一述评。

  • 标签: 小潮气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中推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老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共33例,作治疗组,本组实施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方案治疗;同期选取老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共33例作对照组,本组实施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方案治疗,对所有入选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评定,并在2组内进行客观比对。结果研究中,治疗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0.91%,对照组60.61%,且治疗组入选患者气道平台压值比对照组低,呼吸系统组织的静态顺应性比对照组高,2组综合对比后有差距(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中推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水平,建议推广。

  • 标签: 老年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小潮气量 机械通气
  • 简介: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最新一版《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因癌症死亡人数超过200万,这意味着每1分钟有6个人被确诊为癌症。《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最多的癌症患者分别为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管癌,死亡最多的癌种是肺癌。第3次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过去30年间,肺癌死亡率在我国上升了465%,已取代肝癌成为中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 标签: 肿瘤登记 癌症患者 死亡原因 死亡人数 食管癌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protective lung ventilation mode, PLV)与压力通气模式(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 PCV)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拟于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计144例,按随机序列号分为PLV组和PCV组,每组72例。PLV组潮气量6 ml/kg,吸呼比1∶2,呼吸频率16次/min,呼气末正压5 cmH2O (1 cmH2O=0.098 kPa);PCV组设定通气压力维持潮气量8 ml/kg,吸呼比1∶2,呼吸频率12~16次/min。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 (T1)、气腹后10 min(T2)、气腹后20 min(T3)、撤除气腹后10 min(T4)记录患者气道峰压(airway peak pressure, Ppeak)、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 Pmean ),并计算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 Cdyn)。于T3、T4时点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i-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A-aDO2 ),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OI)。结果PLV组T3时点Ppeak、Pmean显著高于PCV组,但Cdyn低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V组T4时点Ppeak显著高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T2、T3时点Ppeak、Pmean较T1时点显著升高,而Cdyn显著低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V组T3时点Ppeak、Pmean显著高于T2时点,Cdyn显著低于T2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V组T3时点PaO2、OI显著高于PCV组,而PaCO2、A-aDO2显著低于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时点PaO2、OI较T3时点显著升高,而PaCO2、A-aDO2较T3时点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时点PaO2、PaCO2、A-aDO2、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PCV有助于维持患者呼吸动力学稳定,而小潮气量PLV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氧合功能,二者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检查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压力通气模式 氧合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采用低潮气量、低频率机械通气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12例。两组均采取新型排毒及解毒等抢救治疗方法后,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中间综合征前期症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通气。治疗组行呼吸机通气给予低潮气量7ml/kg/次、低呼吸频率12次/分;对照组行呼吸机通气给予传统潮气量12ml/kg/次、呼吸频率16次/分;呼吸机型及其他通气参数相同。结果治疗组病人呼吸机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死亡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低潮气量低频率机械通气能满足有效通气,能降低并发症,特别是脏器缺血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

  • 标签: 通气 低潮气量低频率 有机磷中毒 中间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胸腔镜房间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呼气末正压通气,观察组实施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围麻醉期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术后肺不张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手术使用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 标签: 小潮气量快频率 间歇正压通气 胸腔镜 房间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复张策略联合小潮气量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8例ALI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每组1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复张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复张治疗,仅接受小潮气量通气。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和呼吸力学影响情况。分析LRM对于观察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情况。结果诊治前两组Cst,PIP,PaO2,PaCO2以及PaO2/FiO2值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儿均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来看,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血气分析和呼吸力学值更接近标准,P<0.05.观察组患儿在实施完毕肺复张术后,血压以及心率存在波动。在治疗后5min时,变化幅度为5.1%以及4.9%。但直至15min后,以上两项指标均恢复复张前水平。在此之后各个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和复张前无显著差异,P>0.05.在整个治疗期间内,无显著不耐受者。结论对于急性肺损伤新生儿患者,使用肺复张策略联合小潮气量通气法开展临床治疗,能够全面提升患儿肺部顺应性以及氧合能力,减少气道压力。该方式为肺保护性策略的重要补充形式,操作简单,患儿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急性肺损伤 肺复张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本院胸科手术患者资料。记录双肺通气前末次的潮气量和驱动压。根据驱动压分为驱动压升高(>15 cmH2O)组和驱动压正常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肺功能指标、左肺通气和保护性通气策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驱动压升高的危险因素。理想体重和用力肺活量与肺总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预测驱动压升高的准确性。最终纳入62例患者。体重指数、左肺通气、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是驱动压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理想体重与肺总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P<0.01),用力肺活量与肺总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P<0.01),相关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预测驱动压升高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可信区间0.749~0.943)(P<0.01),诊断阈值为0.312,该阈值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781,潮气量界值为用力肺活量×0.149(左侧)或×0.163(右侧)。综上所述,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对单肺通气时驱动压升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潮气量计算可参考用力肺活量。

  • 标签: 单肺通气 潮气量 肺活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肺保护通气对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心输出量存在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式分析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将120例老年患者平均分为3组,每组研究对象为40例,以A、B、C组展开研究。如A组,对其则采取常规通气模式,其潮气量为8mL/kg,PEEP0cmH2O(以1cmH2O=0.098KPa作为计算);B组则保持其潮气量为6mL/kg,PEEP5cmH2O;C组潮气量为为6mL/kg,PEEP8cmH2O,对3组患者血压及心率以及心输出量、动脉血气等展开比较。结果A、B、C3组患者平均的动脉压以及心输出量都较为稳定。而采取呼吸模式之后,发现B、C2组患者在中心静脉压上存在上升趋势,且气道平均压也出现升高情况。结论小潮气量联合5cmH2O及8cmH2OPEEP肺保护通气,能够对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在心输出量方面产生较低的影响,且可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小潮气量 呼吸末正压 老年人 全身麻醉 心输出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