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及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提高专科护士管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在该院工作的143名专科护士,对其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了解其相应水平,并探究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与核心能力相关性。结果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15.08±5.21)分,维度均分为(5.48±1.13)分,且把握感均分最高,为(5.95±1.10)分,组织影响感维度均分最低,为(4.51±1.41)分,同时,该院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评分为(162.43±7.69)分,其维度均分为(2.80±0.80)分,且法律、伦理实践维度评分最高,为(3.10±0.76)分,批判性思维维度评分最低,为(2.58±0.81)分,另外,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与核心能力相关性指数为0.610,两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目前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评分较高及核心能力均较高,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可通过提高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达到提高其职业认同感的目的,进而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及护理质量。

  • 标签: 专科护士 职业认同感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住院病区陪护人员管理,有效识别陪护人员身份信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1】 。方法:选取住院患者陪护人员80例,分为观察组( 40例)和对照组( 40例)。对照组采取现阶段医院常规的陪护人员身份信息核对方法,即核查陪护人员证明;观察组采取电子信息 化 管理核对方法,用PDA扫描陪护人员 手 腕带进行身份核查 。结果:经过2周的观察 对比 ,发现 观察组的 方法运用于病区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中,能 有效提高了病房对陪护人员的管理效率,节省了护士在交接班环节中核对患者陪护人员信息时间,同时,陪护人员在服从病区管理的依从性上也明显提高,观察组中患者、陪护人员及护士满意度较对照组得以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住院患者 陪护 身份识别 方法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中的高职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均值为60.70,标准差为11.10。其中,职业自我概念的均值为21.55,此维度得分最高。职业自主选择性与社会说服的均值较低,分别为7.07和7.85。研究提示,教师可通过优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强化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院里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学院应为学生提供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就业指导与帮助,让学生具备清晰的就业方向与就业目标。

  • 标签: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简称高职护生)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高职业认同的护生对待未来的职业 有着更 乐观、积极的态度 ,能够降低就业 后的 离职率,提高 主观 幸福感。 了解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留住护理人才,同时为护理本科教育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标签: 护生 职业认同感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川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工作现状调查表及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四川省250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四川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及较高水平。用工形式、专科岗位、专科护理年限及专科技能的发展与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相关。结论四川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有差异,具有专科岗位、日常工作中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专科管理能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

  • 标签: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护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职业自我效能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北京市某3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实习的549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问卷、职业自我效能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49份,回收有效问卷537份。结果537名实习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得分为(3.54±0.72)分,处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学历、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参加过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7名实习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问卷得分为(3.21±0.24)分。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与职业自我效能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增强其职业自我效能,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 标签: 学生,护理 职业认同 职业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专科护生学习动机与职业认同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对1 538名本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总分为(57.54 ± 12.89)分,学习动机总分为(119.92 ± 22.03)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两者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r值为0 .225~0.614,P<0.01)。结论护生职业认同与学习动机呈正相关,学习动机越强,职业认同水平越高,提示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重视提高护生的学习动机,树立稳定的职业观念。

  • 标签: 本专科护生 学习动机 职业认同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7—12月,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第1阶段按照经济行政区域划分为东北、华东、华北、华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从每个行政区随机抽取1家三甲医院;第2阶段整群抽取6家样本医院的2018年新入职护士。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267份,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为96.63%。结果258名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均分为(3.84±0.6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实习时间、学历和劳动人事关系的新护士职业认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实习时间和劳动人事关系是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结论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同工同酬是提高新入职护士职业的认同的重要保障之一,护理管理者应重视高学历新护士的工作压力,采取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以提高新护士的职业认同,确保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发展。

  • 标签: 护士 新入职 职业认同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职业认同、结构授权和心理授权的现状,分析护士职业认同与其结构授权及心理授权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探究护士职业认同与其结构授权及心理授权的依存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临床护士1 00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工作效能条件量表及心理授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104.49 ± 19.54)分,结构授权总分为(60.09 ± 13.49)分,心理授权总分为(42.59 ± 7.31)分。相关分析表明,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与结构授权、心理授权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为0.436~0.715,P<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护士工作年限、健康状况自评、正式授权、非正式授权、工作意义、自我效能、工作影响是护士职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60.5%的变异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通过优化管理组织结构、注重授权行为感知、提高综合授权水平,以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

  • 标签: 护士 职业认同 结构授权 心理授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认同、感知价值对本科护生实验课学习投入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5—6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2~3年级1 156名本科在校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认同量表、感知价值问卷与学习投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 156名本科护生职业认同量表条目均分为(3.90±0.52)分;感知价值问卷条目均分为(4.18±0.53)分;学习投入问卷条目均分为(3.67±0.51)分。职业认同、感知价值与学习投入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4、0.578、0.611,P<0.001);职业认同(β=0.557)、感知价值(β=0.361)均可直接正向影响其学习投入;职业认同还以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正向影响其学习投入(中介效应值为0.208)。结论职业认同、感知价值均正向影响本科护生实验课学习投入。护理教育者应注重加强对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的指导,增加护生对实践教学的价值感知,以提高护生实验课的学习投入水平。

  • 标签: 学生,护理 本科 实验课 职业认同 感知价值 学习投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1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向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一般情况、职业认同感情况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结果 160名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量表的 PIS总分为( 97.16±12.93)分,得分率为 64.50%,职业发展规划实施度为 65.00%。结论 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职业发展规划实施度有待提高,临床可继续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关措施,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促进护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实施。

  • 标签: [ ] 护理人员 职业认同感 职业发展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护理中设置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对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德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患者200例(设置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前后各100例)与护士95名为调查对象,对患者设置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护理干预,比较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使用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使用前后采用自编职业认同量表、工作投入量表(UWES)、自编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护士积极性、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后患者满意度为98%(98/100),明显高于应用前满意度的89%(89/100)(χ2=6.664,P<0.05);应用后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整体上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1,P=0.001)。应用后护士职业认同感评分与UWES评分均高于应用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24、-25.521,均P<0.001);应用后护士工作满意度为89%(85/95),明显高于应用前的74%(71/95)(χ2=7.021,P<0.05)。应用后护士工作满意情况整体上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6,P=0.001)。结论移动护理的应用对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决策支持系统,临床 计算机,掌上 护理工作 职业满意 护士 病人满意度 护理方法学研究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在心内科护理水平、护理职业认同感和患者满意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该院心内科25名护理人员中实施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运用对患者调查问卷、医生打分和护士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认同度进行评价,与实施小组责任制模式前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度后,患者满意度的4项总体指标(病房环境、护理态度、护理工作水平、落实用药情况)、护理质量的5项总体指标(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各项技术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认同度的4项指标(自我价值认同感、薪酬满意度、职业成就感、工作环境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在心内科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该制度体现高效的管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自身职业满意度。

  • 标签: 心内科 能级 小组责任制 护理质量 职业认同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采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 7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3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精神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采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勤主义行为对眼科护士组织认同感及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眼科护士40名,采取出勤主义行为问卷(中文版)调查护士出勤主义行为、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调查组织认同感、团队凝聚力量表(中文版)调查团队凝聚力。结果护士出勤主义总分为(3.34±0.52)分;护士组织认同感总分为(5.34±0.52)分;护士团队凝聚力总分为(5.58±0.70)分;出勤主义与组织认同感及团队凝聚力之间有负相关性(P<0.05),组织认同感与团队凝聚力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眼科护士出勤主义行为较高,出勤主义行为可降低护士的组织认同感及团队凝聚力,应降低出勤主义行为以减少对组织认同感及团队凝聚力的负性影响。

  • 标签: 出勤主义行为 组织认同感 团队凝聚力 眼科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躁狂性患者的激越行为与社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6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BPD)躁狂发作患者1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各94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激越行为量表(CMAI)、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社交技能评定目录(SSC)得分。结果两组干预前CMA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得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MAI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TSBI与SSC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TSBI得分明显升高,而SSC得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SBI得分高于对照组,SSC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角色认同护理能够改善躁狂性患者的激越行为,提高患者社会交往能力。

  • 标签: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 躁狂 激越行为 社会交往能力
  • 简介:摘要:民族医学是我国优秀的医疗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则是体现民族医学治疗优势的关键因素,能够提升民族医药理论的应用效果。然而在现代化医疗理论的冲击下,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和传承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医药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可以有效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诊疗技术。

  • 标签: 民族医药 特色诊疗技术 传承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自我角色认同)的效果。方法:分段对象选择于2019.1~2020.1时段在我院就诊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76例,以不同护理方案为依据实现分组分析,例数均分,传统方案和护理干预(自我角色认同)方案所在组分别以对照、实验组命名,对2种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对比传统服务,自我角色认同服务的开展达到更为突出的效果,即ISMI评分降低明显,GSES评分提升明显,治疗总依从性提升明显,对比差异性极大(P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自我角色认同 护理干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