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桡骨骨折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桡骨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保守或手术治疗,术后借助石膏托外固定,随访并指导康复锻炼,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0%。结论:儿童与成人闭合性桡骨折首选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法复位不佳时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开放性骨折用穿针、外架固定,必要时用封闭负压吸引,积极对关节脱位做好处理。

  • 标签: 尺桡骨 骨折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皮试结果可视窗判断圆,避免皮试判断差错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遮光布制作避光注射器套,在2022年1月-2022年6月期间,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选取做皮试过敏实验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肉眼观察皮试结果,观察组使用透明皮试测量观察,比较两组透明皮试测量,医护人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无菌注射器及避光注射器套组值得在临床推荐。

  • 标签: 皮试 测量尺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无症状肘管神经脱位组及对照组的神经最大直径及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评价两组神经的僵硬度,以探讨无症状肘管区脱位神经的高分辨率超声及SWE特征。方法由两位有经验的超声医师独立对38例无症状受试者(76侧肘)于屈伸肘关节时进行高频超声动态检查,判断其脱位与否,分为脱位组及对照组,并分别测量神经最大直径及横截面积,然后行SWE检查,分别测量剪切模量值。资料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及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者一致性的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结果15.8%(12/76)的受试对象可见神经脱位。脱位组肘管区神经最大直径(0.194±0.022) cm与对照组相应位置神经直径(0.181±0.023)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8,P>0.05),脱位组肘管区神经CSA(0.064±0.009) cm2及SWE(43.629±6.737) kPa与对照组相应位置神经CSA(0.050±0.008) cm2及SWE(31.293±7.858) k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ICC评估观察者间对肘管神经最大直径、CSA及SWE值评价的一致性,结果显示一致性较好(ICC分别为0.941、0.819、0.843)。结论无症状受试者中存在神经脱位者其肘管神经的CSA及SWE值均显著增加,观察者一致性较好。高分辨率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可全面、定量地评估脱位神经的形态变化及力学性能,评估神经脱位并监测其进展。

  • 标签: 尺神经 脱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前臂桡骨骨折使用改良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前臂桡骨骨折4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开始于2020年1月,分析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外敷加改良夹板组与改良夹板组,外敷加改良夹板组使用改良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改良夹板组采取改良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效果情况,外敷加改良夹板组治疗优良率是91.66%,改良夹板组是66.66%;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并发症率是8.33%,改良夹板组是29.16%,(x2=11.671,p=0.018),结果有差异。(2)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时间情况,外敷加改良夹板组消肿时间是5.38±0.67(d),改良夹板组是9.25±1.14(d);外敷加改良夹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是68.35±7.22(d),改良夹板组是89.40±9.47(d),(t=4.280,p=0.022),结果有差异。(3)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后疼痛情况分析,外敷加改良夹板组VAS是2.36±0.45(分),改良夹板组是4.72±0.83(分),(t=3.479,p=0.036),结果有差异。(4)外敷加改良夹板组和改良夹板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外敷加改良夹板组SF-36是86.35±9.71(分),改良夹板组SF-36是76.05±8.52(分),(t=4.861,p=0.022),结果有差异。结论:前臂桡骨骨折采取改良夹板外固定加中药外敷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前臂尺桡骨骨折 改良夹板 中药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我科采用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双骨折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6~12岁,平均9.1岁。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6个月。切口长度平均(2.8±0.5)cm,手术时间平均(42.5±3.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2±1.3)ml,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平均(3.5±0.7)次;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1±1.2)周;末次随访时Cooney腕关节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7.2±2.1和97.8±1.1,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神经血管损伤、骨骺早闭,无针尾激惹症状。结论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双骨折具有微创、出血少、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少、疗效确切的特点,并且二次取出方便,可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儿童 超声引导 弹性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微创弹性髓内针固定方式的应用情况,重点探究该治疗方式在小儿桡骨骨折方面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之间接收的小儿桡骨骨折患者中选出5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对象,围绕这些患者展开实验探究工作。这些患者在接受麻醉处理后实施闭合复位微创弹性髓内针固定操作。在手术操作期间,记录相关资料数据,主要有手术用时,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性疾病发生情况等。在手术结束后的第一、二、三、六、九、十二个月时,患者需要接受复查,采用X线检查方式为患者进行检查,由医生分析骨折愈合的有关情况。若患者并未出现延迟愈合的情况,则其需要在手术结束后的六到九个月之间前往医院再次接受手术,以便于将内固定物取出。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配合完成了术后六到十二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用时为九个月;依据研究对象的手术用时计算平均值,为58分钟;平均出血量为10毫升,平均住院时长为五天,所有患者都为一期甲级愈合。其中有一例患者出现了伸肌激惹征,当为患者实施内固定取出术后,症状表现消退;肘关节、腕关节僵硬等障碍没有发生。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对于患有桡骨骨折的小儿患者而言,是一种最合适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儿童 尺桡骨骨折 闭合复位 弹性髓内针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桡骨骨折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纳入60例桡骨骨折患者研究,均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治疗,依据入院单双号予以分组,等分为2组,常规组围术期施以基础护理,基于此,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比较效果。结果:①治疗效果:观察组对抽取患者有效率实施测定,其测定值高于常规组(P<0.05);②住院时间: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低(P<0.05)。结论:桡骨骨折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有益于增强手术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具较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尺桡骨骨折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袢钢板弹性悬吊下桡关节(DRUJ)治疗DRUJ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确诊为DRUJ脱位的患者15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对比其术前术后腕关节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术后患侧及健侧腕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后两侧关节功能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随访期间所选患者无切口感染、脱位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X线片示关节脱位得到有效复位且合并患侧桡骨远端骨折者骨折均已良好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10分,良4分,可1分。术后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健侧与患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屈伸活动度为,(109.33±15.91)°比(106.40±16.20)°,t=1.596,P>0.05;桡偏活动度为,(61.33±6.67)°比(59.87±7.69)°,t=1.703,P>0.05;旋前旋后活动度为,(111.67±11.44)°比(109.13±13.64)°,t=1.557,P>0.05]。结论带袢钢板弹性悬吊治疗DRUJ脱位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访疗效满意。

  • 标签: 下尺桡关节 脱位 骨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桡骨双骨折行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桡骨双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背曲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尺桡骨双骨折 康复训练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视不同治疗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以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复位治疗的28例入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的另28例入研究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对比,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50.00%(14/28)<研究组的75.00%(21/28);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对照组(43.62±2.85)天>研究组的(34.56±2.53)天,分别以x2和t检验骨折愈合优良率及愈合时间两项指标,均得出P值<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对照组14.28%(4/28)略高于研究组的10.71%(3/28),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复位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更胜一筹,安全性更高,具应用价值。

  • 标签: 尺桡骨中下段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桡骨骨干骨折的影响效果。方法:入选50例桡骨骨干骨折患者主要于2021年4月-2022年5月接受病情诊疗,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指标:术后20d臂功能。结果:研究组术后20d各项臂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骨干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利于显著改善其臂功能,促进臂功能恢复,及早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尺桡骨骨干骨折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损伤患者骨间肌同步兴奋的电生理表现。方法选取自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腕部神经损伤后患者50例,分别检测第一、二、三、四背侧骨间肌及第二掌侧骨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记录潜伏期及波幅,肌电图随机选取10个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计算MUP波幅平均值,并观察募集反应,所有数据均与健侧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侧第二、三、四背侧骨间肌分指与第二掌侧骨间肌并指时,MUP波幅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部分患侧第二、三、四背侧骨间肌与第二掌侧骨间肌分并指时均有募集反应;患侧第一、二、三、四背侧骨间肌与第二掌侧骨间肌刺激CMAP潜伏期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AP波幅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部神经损伤后,掌侧骨间肌与背侧骨间肌易产生同步兴奋后遗症,导致分并指障碍,电生理检查可帮助临床诊断。

  • 标签: 尺神经 电生理学 骨间肌 同步兴奋
  • 简介:摘要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腕部损伤,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桡骨远端骨折涉及的乙状切迹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及骨折复位不良等将影响桡远侧关节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后未诊断及治疗桡远侧关节不稳将严重影响骨折预后。本文旨在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远侧关节不稳的原因及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腕损伤 桡骨骨折 桡尺远侧关节不稳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的护理效果。方法:2020.1-2021.6阶段内接受诊治的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52例患者被记作分析对象,基于护理模式进行两个小组划分,即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实施不相同护理手段,记录患者身体指标的变化和护理成效。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肘关节屈曲分数评估均数(123.69±3.76)分、背伸分数评估均数(15.92±6.33)分、旋前分数评估均数(86.91±2.74)分、旋后分数评估均数(86.13±2.59)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

  • 标签: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 优质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作用于桡骨骨折手术患者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桡骨骨折患者总计87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3例)和实验B组(44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以及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前臂功能情况以及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A组共有28例患者前臂功能恢复为优良情况,其所占比例为65.1%;实验B组共有40例患者前臂功能恢复为优良情况,其所占比例为90.9%,则实验B组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情况比实验A组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护理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系统化护理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崇。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尺桡骨骨折手术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同指顺行血管神经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侧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们对拇指末节侧皮肤缺损15例患者,采用同指顺行血管神经岛状皮瓣结合虎口"Z"字成形术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指间关节活动度、拇指外展角度、皮瓣两点分辨觉,使用密歇根手功能评分量表(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MHQ)全面评估术后患者对患手功能及外观的满意程度。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Ⅰ期存活,随访时间为5.5~7.0个月,平均6.13个月,皮瓣两点分辨觉术后6个月可恢复至平均4.1 mm,拇指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及外展角度分别为72.1°和92.7°,达到了健侧的82.2%和95.7%。MHQ评分结果显示患者均对患指术后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同指顺行血管神经岛状皮瓣结合虎口"Z"字成形术是治疗拇指末节侧缺损的有效术式。

  • 标签: 拇指 外科皮瓣 指腹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航官兵神经半脱位高频超声回声表现,提高对神经半脱位超声特征的认识,为远海周围神经检查和神经半脱位诊断提供超声解剖参照和借鉴。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某批护航官兵中选择55例护航官兵进行双侧肘关节屈肘位超声检查,记录神经半脱位的发生情况,超声下测量半脱位时神经沟的宽度、深度及神经位置变化,并与正常位时的上述参数比较。结果护航官兵神经半脱位的发生率为34.55%,其中左肘半脱位为12.73%,右肘半脱位为1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半脱位时神经沟的宽度为(1.77±0.20)cm,深度为(1.23±0.15)cm,正常位时分别为(1.67±0.16)cm、(1.26±0.1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肘时半脱位神经位于肱骨内上髁上方或外侧(近心侧),正常位时则位于神经沟内靠近肱骨内上髁。结论护航官兵神经半脱位较为常见,高频超声是远海周围神经检查的重要方法;神经半脱位与神经沟的宽度、深度无关,屈肘后肱骨内上髁可作为神经的解剖标识。

  • 标签: 高频超声 尺神经半脱位 尺神经沟 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