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遗传痉挛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HSP)是一组缓慢进展的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痉挛步态和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单基因神经系统退行遗传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该病发病率低,基因检测为诊断的金标准,迄今为止已报道了70多个致病基因和80多个致病基因相关位点。在所有HSP类型中,以SPAST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痉挛截瘫4型(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type 4,SPG4)最常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SPG4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治等方面的研究日渐深入,现综述如下。

  • 标签: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 SPAST基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痉挛脑瘫患儿的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及康复护理,为临床矫正痉挛脑瘫患儿下肢姿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痉挛脑瘫患儿36例设置为康复组,另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痉挛脑瘫患儿36例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及下肢姿势矫正护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膝-踝关节协调性指数。结果康复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康复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右足着地之外,两组患儿相应的肢体与步态各关键点膝-踝关节协调性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脑瘫患儿行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及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肌张力、提升肌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 标签: 痉挛性脑瘫 康复护理 下肢姿势 矫正训练 粗大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中医辩证对脑血管痉挛头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9年4月到4月至2019年4月,我院90例脑损伤患者,意外分为一组观察和对照组,以及一组观察,接受中医综合征加工,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仅为66.67?两组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TCD观察组发现,血液速度和收缩峰值显着高于对照组,这显着不同(P

  • 标签: 脑血管痉挛性头痛 中医辩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诊所2019年12月-2021年04月的62例中风后痉挛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分别实行针灸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SIAS评分高于参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相对较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灸 中风 痉挛性瘫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补平泻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新密市中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后痉挛偏瘫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补平泻针刺法治疗。治疗4周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平衡功能和肢体痉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步速、患侧步长及健侧步长等步态参数变化。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步速、患侧步长及健侧步长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补平泻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偏瘫患者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和步态参数。

  • 标签: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平补平泻针刺法 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平衡功能 肢体痉挛程度 步态参数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脑卒中痉挛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88例在2018.12-2019.12期间到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痉挛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肢体痉挛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CSI、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痉挛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痉挛性偏瘫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瘫痪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中风后上肢痉挛瘫痪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P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痉挛头痛的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血管痉挛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1.86±0.51)分<(3.34±0.75)分,t=10.320]、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7.45±1.28)分<(8.63±1.69)分,t=3.52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4.91±1.04)d<(6.33±1.26)d,t=5.497]、住院时间[(7.02±1.28)d<(9.23±1.64)d,t=6.719]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脑血管痉挛头痛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方法,可以快速、显著的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 标签: 中医 中药辨证施治 脑血管痉挛性头痛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痉挛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肢体功能。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FMA上肢以及下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后痉挛偏瘫患者,使用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强肢体改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温针灸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脑卒中后痉挛偏瘫患者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常规组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温针灸辅助组在该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上肢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总有效率。结果:温针灸辅助组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常规组,生存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上肢功能评分、下肢行走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瘫痪患者实施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上肢痉挛瘫痪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康复训练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p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中风 上肢痉挛性瘫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痉挛肌治疗仪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瘫痪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20年03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瘫痪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痉挛肌治疗仪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上肢肌痉挛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明显较低(P

  • 标签: 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 盐酸乙哌立松 痉挛肌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上肢痉挛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研究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的6例中枢上肢痉挛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和疗效。采用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和Brunnstrom偏瘫功能恢复分期量表评估运动功能的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评估肌张力的变化,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EP)评估移位神经生长的效果。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的损伤。术后健侧上肢出现不同程度的一过肌力减退和感觉麻木,均于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术后随访时间为(17.3±1.4)个月(15~19个月)。术后1、12个月偏瘫侧FM运动功能评分、Brunnstrom偏瘫功能恢复分期及改良Ashworth分级显示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均呈逐渐改善的趋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例患者中,术前指总伸肌MEP检查显示5例患侧未引出波形的患者,术后12个月均可以引出波形。1例患者术前指总伸肌MEP检查显示潜伏期为29.7 ms,波幅为0.8 mV;术后12个月潜伏期为22.0 ms,波幅为1.9 mV。结论初步临床观察显示,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上肢痉挛偏瘫的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在联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疗效好。

  • 标签: 偏瘫 中枢神经系统 痉挛 上肢 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上肢痉挛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研究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的6例中枢上肢痉挛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和疗效。采用Fugl-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和Brunnstrom偏瘫功能恢复分期量表评估运动功能的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评估肌张力的变化,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EP)评估移位神经生长的效果。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的损伤。术后健侧上肢出现不同程度的一过肌力减退和感觉麻木,均于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术后随访时间为(17.3±1.4)个月(15~19个月)。术后1、12个月偏瘫侧FM运动功能评分、Brunnstrom偏瘫功能恢复分期及改良Ashworth分级显示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均呈逐渐改善的趋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例患者中,术前指总伸肌MEP检查显示5例患侧未引出波形的患者,术后12个月均可以引出波形。1例患者术前指总伸肌MEP检查显示潜伏期为29.7 ms,波幅为0.8 mV;术后12个月潜伏期为22.0 ms,波幅为1.9 mV。结论初步临床观察显示,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上肢痉挛偏瘫的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在联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疗效好。

  • 标签: 偏瘫 中枢神经系统 痉挛 上肢 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瘫痪患者肌张力、运动能力、足底压力分布、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21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70)、运动组(n=70)、头针组(n=72)。3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其中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运动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训练120 min,每周训练6 d,连续训练8周。头针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头针治疗,运动组患者则增加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而联合组在增加头针治疗的同时进行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治疗每日1次,每次共40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评分(MAS)、改良的Berg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量表和改良的Barthel评分(MBI)分别评估3组患者的下肢肌张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采用步态功能评价系统检测患者患侧的足底压力分布和步行时各下肢关节的活动角度。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MAS、BBS、FMA-LE、MB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MAS、BBS、FMA-LE、MBI评分分别为(1.41±0.60)分、(46.13±8.95)分、(29.10±3.24)分和(55.76±11.18)分,均显著优于运动组和头针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患侧第Ⅰ趾、第Ⅱ~Ⅴ趾、跖骨头Ⅰ、跖骨头Ⅱ~Ⅲ、跖骨头Ⅳ~Ⅴ、内侧足弓、外侧足弓、内侧足跟、外侧足跟的承重负荷比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患侧的上述各足底压力分布承重负荷比均优于运动组和头针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骨盆旋转角度、髋关节屈曲角度、膝关节屈曲角度、踝关节背屈角度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上述各活动角度均显著优于运动组和头针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下肢肌张力,提高其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改善脑卒中患者足底压力分布和下肢的关节活动度。

  • 标签: 头针 下肢智能反馈 脑卒中 下肢肌痉挛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桥梗死后脊髓华勒变性致痉挛截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其发生过程和机制。方法报道2例脑桥梗死后脊髓华勒变性致痉挛截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合解剖及文献复习系统分析脑桥梗死后脊髓侧索华勒变性的产生机制、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特点。结果例1为65岁女性,例2为58岁男性,分别于2018年12月7日和2019年6月23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例患者均表现为脑桥梗死数月后缓慢起病并进展的双侧肢体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符合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的痉挛截瘫,例1是在脑桥梗死后8个月出现,例2在脑桥梗死后6个月出现。磁共振成像均可见脑桥病灶以下连续的双侧锥体束等T1、长T2信号,例1表现为延髓、颈髓、胸髓侧索病变,例2表现为延髓、颈髓侧索病变。对2例患者均行肌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排除运动神经元病及代谢性疾病,1例行脑脊液检查排除炎脱髓鞘疾病。根据其症状、体征及磁共振成像所示与原发病灶相连且与锥体束走行一致的连续条状异常信号,最终诊断为脑桥梗死后脊髓华勒变性。随访发现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进行加重。结论脑桥梗死后脊髓华勒变性致肢体痉挛瘫痪是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疾病预后相关,充分认识其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可以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 标签: 脑梗死 华勒变性 脊髓 磁共振成像 痉挛性截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傣医技术结合中医推拿技术在中风后痉挛瘫痪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93例中风后痉挛瘫痪患者开展临床研究,采用单双序号法,划分对照组(n=46,中医推拿技术)和观察组(n=47,傣医技术+中医推拿技术),将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用作比照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治疗,观察组的NIH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风后痉挛瘫痪患者中应用傣医技术结合中医推拿技术,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

  • 标签: 傣医 中医推拿 中风 痉挛性瘫痪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刺结合芍药甘草汤改善中风后痉挛瘫痪所致抽动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中风后痉挛瘫痪所致抽动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调神通络头针结合体针的方法,给予观察组调神通络头针结合体针的方法+芍药甘草汤加减,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肌力评分、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风后痉挛瘫痪患者结合使用针刺法和芍药甘草汤加减,能够对肢体抽动症状有效改善,能够对肢体肌张力、运动能力、自我生活能力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 芍药甘草汤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所致抽动 Barthel指数 Fugl-Meye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上肢痉挛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出本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偏瘫患者作为对象,抽选出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后,以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偏瘫患者干预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简易上肢功能评分量表(STEF)。结果:干预前,2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偏瘫患者的FMA、STEF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MA、ST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治疗作用显著。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死 上肢痉挛性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