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外科急腹症误诊原因及对策分析。方法:我院急诊外科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5例急腹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对象诊断结果,总结误诊原因及对策。结果:65例急腹症患者中有8例误诊,8例急腹症误诊患者中病史询问不详细所占比例、体格检查不全面所占比例、盲从辅助检查结果所占比例、盲信其他医院诊断结果所占比例均高于57例急腹症患者,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急诊外科 急腹症 误诊原因 对策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射诊断骨折患者的误诊原因。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放射科肋骨骨折患者1298例为对象,对其采取X线诊断,对漏诊发生例数与原因展开分析。结果:1298例肋骨骨折患者,有55例患者被误诊,占比4.23%。结论:导致漏诊发生的原因:27例患者受肋骨先天解剖原因、19例未照肋骨斜位片、3例放射诊断医师漏诊、5例未照膈下肋片、1例照片质量差,通过对误诊原因的分析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

  • 标签: 放射诊断 骨折患者 误诊原因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异物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下消化道异物5例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误诊病例中,1例误诊为阑尾炎,1例误诊为结肠癌,1例误诊盆腔炎,1例误诊为痔疮,1例上消化道异物漏诊下消化道异物。误诊时间1小时~2月不等。其中1例异物自行排出,3例通过肠镜将其取出,1例因并发感染性腹膜炎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下消化异物如在患者不知、误服或故意隐满病情的情况下,很难及早发现,及易发生误诊。异物位于下消化道时,可尝试通过肠镜将其取出;如异物嵌顿肠致梗阻、刺破肠壁致穿孔者应给予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下消化道异物,误诊,肠镜下异物取出术,科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实施有效急救措施的价值,并总结临床误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4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时间范围:2020年4月-2022年5月期间;2020年4月-2021年4月对照组,2021年5月-2022年5月实验组,分析对照组患者误诊相关因素,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急救措施,统计误诊发生率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误诊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误诊原因涵盖:家属与患者依从性差、医护人员临床综合水平差。结论: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实施有效急救措施可减少误诊发生率,通过对误诊原因分析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救治成功率。

  • 标签: 误诊原因 普外科 急腹症 急救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最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要求,应切实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以达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但在组织老年人进行身体检查过程中,使用B超技术完成检查还存在着部分质量问题,比如,部分检验使用的仪器设备误差较小,但由于B超过于依赖检查设备,检验过程中出现不可控的质量问题,影响了老年人身体健康检查的最终结果。针对当前B超检验存在的有关问题,对近些年体检过程中常见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及时制定处理方案,有利于保障B 超检查的准确性和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 标签: B超技术 健康检查 漏诊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少见部位异位妊娠实施不同的超声诊断方式,分析诊断效果和漏诊误诊原因。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之间我院接收的40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诊断方式采取腹部超声,观察组诊断方式采取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分析诊断效果和漏诊误诊原因。结果:观察组少见部分异位妊娠的诊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诊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与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少见部位异位妊娠实施不同的超声诊断方式,可以提升诊断效果,减少漏诊误诊,值得推荐。

  • 标签: 超声诊断 少见部位异位妊娠 诊断效果 漏诊误诊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内门-体静脉分流(IPSVS)的多层螺旋CT(MSCT)与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12例行MSCT及超声检查确诊为IPSVS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2~8个月)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行超声随访,回顾性分析本病的影像诊断准确率、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MSCT诊断准确率83.33%(10/12),2例误诊为多发血管瘤。超声诊断准确率66.67%(8/12),2例误诊为肝囊肿,1例误诊为肝内胆管扩张,1例误诊为肝内动-静脉畸形;IPSVS影像表现为门脉分支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间的低密度影/无回声,增强门脉期肝内低密度影强化程度与沟通血管相仿,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探及由门脉流至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的红蓝相间血流信号;5例患者口服普萘洛尔,随访超声显示3例囊状扩张缩小,分流血管逐渐闭合,2例病变缩小,静脉端分流口流速减小。2例未行临床干预仅定期随访,超声显示病变大小及肝静脉端分流口流速无明显变化。结论IPSVS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肝性脑病风险者病情多进展缓慢。MSCT对IPSVS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但后者对血流方向及流速的判断更精确,且检查费用低,可作为本病随访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肝内门-体静脉分流 计算机体层摄影 超声 影像表现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创伤诱发起病的脊柱关节病(SPA)临床特点,并且分析疾病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可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SP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伤诱发组37例,非创伤诱发组23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7.15±2.26)岁。比较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的基线资料、临床特征情况、血液及关节液检测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总蛋白(TP)]、误诊情况。结果:创伤诱发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与受教育程度同非创伤诱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发病到接受抗风湿治疗时间为(10.15±2.15),所有患者的初诊科室均是骨科/康复科,首发关节为膝关节与踝关节,临床特征同非创伤诱发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血液ESR、CRP分别为(72.25±30.14)mm·h、(77.85±32.25)mg/L,均是高于非创伤诱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关节液WBC、TP分别为(12.14±6.86)×109/L、(44.86±13.25)g/L,同非创伤诱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误诊30例,误诊率81.08%,非创伤诱发组误诊6例,误诊率26.09%,两组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创伤诱发的脊柱关节病,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较短,首诊科室一般选择骨科/康复科,首发关节为膝关节、踝关节,血液炎症水平与关节液炎症水平高,误诊几率也较高。

  • 标签: 创伤诱发起病 脊柱关节病 临床特点 血液 关节液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避免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脂溢性角化病临床病理诊断的122例患者,对这些患者临床特征、一般资料、治疗手段及误诊等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对病理学诊断符合以及临床误诊情况进行对比,符合病理学诊断的患者数量为57例,占比为46.72%;不符合病理学诊断的患者数量为65例,占据比例为53.28%;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寻常疣、角化棘皮瘤以及Bowen 病误诊数量分别为45例、29例、24例、12例、9例、6例,占据比例分别为36.89%、23.77%、19.67%、9.84%、7.38%、4.92%。对112例患者均进行病理确诊,其中有86例进行部分皮损局部治疗,这些患者都出现皮损不适症状。结合不同患者的皮疹情况,通过差异化物理手段进行治疗,皮疹情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患者一般发病时间比较长,皮损面积较大,颜色比较深,还会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之所以出现误诊主要与组织学变化以及皮损变化等情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此需要进行个性化治疗。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特征 误诊原因 避免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病例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1例病理学诊断确诊的SK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该疾病的病程通常较长,且好发于头面部,易出现皮损现象,患者在发病过程中通常伴随较为突出的瘙痒和不适症状。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且由于其各项特征的存在,因而容易出现误诊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特征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病例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1例病理学诊断确诊的SK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该疾病的病程通常较长,且好发于头面部,易出现皮损现象,患者在发病过程中通常伴随较为突出的瘙痒和不适症状。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且由于其各项特征的存在,因而容易出现误诊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特征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首次出血影像都仅表现为天幕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动脉瘤,造影时漏诊未及时发现,于第2次出血才确诊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另1例为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入院时误判为海绵窦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预后良好,1例患者术后持续昏迷。结论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极为罕见,有症状轻、病情重、进展快等临床特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神经外科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可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减少再出血风险,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内动脉瘤 误诊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曾被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50例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主要原因和鉴别诊断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参照儿童再障和ITP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同济医院儿科收治的外院误诊病例的病初资料和本院复诊检测结果,归纳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在同期收治的165例儿童再障中,共有50例(30.3%)曾被误诊为ITP。分析归纳主要误诊原因为:1.临床表现不符合"典型ITP",未按照国际指南标准行必要的骨髓检查以明确诊断,共22/50例。2.骨髓检测结果解读有误。在28例初诊行骨髓涂片检查者中,6例(21%)骨髓显示典型再障骨髓象,但仍被诊断为ITP。3.骨髓涂片结果不典型者,未行骨髓活检以助诊断(15/28例,54%)。4.初诊时符合ITP诊断标准,但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后,未行必要复查以核实诊断(7/28例,25%)。结论临床应严格参照执行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以避免经验性错误。诊断ITP需要慎重,尤其是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一线药物无效者,必须进行骨髓检查(必要时行骨髓活检),并按诊断标准正确解读检测结果,以避免临床误诊或漏诊。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儿童 诊断标准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病症进行分析,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病症,致死率较高,涉及多种药物,误漏诊的概率比较高,及时诊断同时干预措施,作为改善病症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恶性综合征 误诊 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