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常见的起病急、进展快、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并发症严重、手术病死率高的心血管外科急症。Stanford分型较常用,而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占所有主动脉夹层的70%~75%,主动脉夹层破口可位于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也可位于降主动脉,同时夹层也可累及主动脉弓以及降主动脉。1838年,Penneck报道了第1例主动脉夹层,至今已过了一百余年。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治疗水平逐渐提升,主动脉夹层的病死率在治疗后较未经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多年来,各种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方式也层出不穷,本文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式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外科手术 介入手术 杂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反复胸痛的外科急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八病区同一手术组于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9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反复胸痛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中,11例于术前死亡,18例行急诊手术治疗,门诊至手术室时间31~97(39±27)min,手术时间253~455(415±23)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11~23(14.0±4.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9~129(105±17)min,体外循环时间132~223(186±31)min。18例手术患者死亡4例,死因:术后严重脑部并发症2例、严重消化道出血伴肠梗阻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严重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1例。术后随访3个月~7年,随访期间2例失访,1例猝死(死因不详),1例于术后2年突发脑出血伴右侧肢体偏瘫,其他患者CT血管造影检查未见支架膨胀不全和吻合口漏。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反复胸痛术前猝死风险高,急诊手术是救治的唯一有效手段,且手术预后良好。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A型 休克 急诊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诊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5月—2021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6例晚期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孕妇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37岁(平均31.7岁),孕周31~37周(平均35.3周)。其中初产妇1例,经产妇5例;术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动脉瓣反流程度,轻度1例、中度2例、重度3例;主动脉根部直径40~60 mm(平均47.7 mm);合并马凡综合征1例,脑梗1例,妊娠期高血压3例。根据孕周及夹层病变程度制定手术方案。观察指标: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并发症及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5 min)等。术后定期随访再次手术及生存情况。结果6例患者先行剖宫产后再行主动脉修复手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0~12 h(平均5.7 h)。Bentall+Sun’s手术2例(其中1例同期行右冠搭桥术),升主动脉置换+Sun’s手术2例(其中1例行头臂干支架置入术),Bentall+次全弓置换+近端头臂干置换术1例,升主动脉置换+全弓及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6例患者体外循环167~350 min(平均275 min),主动脉阻断139~264 min(平均212 min),停循环15~40 min(平均31.7 min),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23~106 h(平均45.5 h),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8 d(平均5.7 d);术后产妇与胎儿均存活,产妇无二次开胸、气管切开、心跳骤停、脏器灌注不良等并发症。6例新生儿中足月产2例,早产4例;出生体质量2 250~3 355 g(平均2 697 g);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4~9分、平均6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为8~10分、平均9分,其中轻度窒息4例。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66个月,复查CT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支架远端自体血管无扩张,无二次手术;1例患者术后8个月因抑郁症死亡;6例婴幼儿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晚期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尽早手术,并根据孕龄及夹层病变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可获得良好的母儿结局。

  • 标签: 动脉病,夹层 主动脉夹层 妊娠末期 手术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在主动脉血管疾病中,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病情凶险,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40岁的女性若发生主动脉夹层,将近有一半的概率会在妊娠期发病,此类患者大多存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若发病对母婴的结局会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且外科手术治疗也会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一定的威胁,导致其不良结局发生率增高。因此,临床配合优质且全面的护理服务时尤为重要的,基于此,本文通过针对我院接收的1例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理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实际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妊娠 护理配合 不良结局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导管室接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给予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6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00.00%,平均手术时间(1.05±0.06)h,没有大出血、休克、肢体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论: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安全性好,护理效果显著,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护理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Stanford B型 主动脉夹层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症状感受和应对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3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术后谵妄感受可归纳为意识错乱、身心不适、认知紊乱、死亡感知4个次主题,应对体验可归纳为沟通交流障碍、鼓励支持缺失、安全陪伴需求3个次主题。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患者存在诸多不适症状,渴望得到支持和帮助。

  • 标签: 谵妄 主动脉夹层 症状感受 应对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astor单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9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使用Castor支架治疗的TBAD患者25例,入选病例近端健康锚定区均≤15 mm,根据术前CTA检查及术中造影选择支架型号,记录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137.8±35.8)min,平均出血量(52.8±24.5)ml,术中内漏2例,经球囊扩张贴附后内漏消失,分支支架狭窄2例,经球囊扩张后狭窄消失。中位随访时间14.6个月,随访期间分支支架通畅率为100%,术后3个月胸主动脉真腔直径较术前明显扩大,假腔直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结论应用Castor支架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TBAD简单易行,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支架 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在治疗方式上有了巨大的进展,腔内修复技术已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该技术仅针对原发破口区域进行修复,远端常残留破口及夹层,部分患者远期会发生主动脉远端扩张甚至破裂。目前已有多项关于主动脉重塑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了一些参考。相较于正常的主动脉,慢性夹层患者的主动脉壁顺应性下降,患者往往预后不良。主动脉承载血流的运输,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因素亦会影响主动脉的重塑。有研究者报告了数项负性重塑的相关因素,并在腔内修复术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面对每例患者的不同情况,具体治疗方式尚不明确,影响主动脉重塑效果的因素仍未研究清晰。进一步明确负性重塑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筛选高危患者,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 重塑 远端破口
  • 简介:摘要随着血管腔内器具和技术的日益成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经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法,但TEVAR术后可能发生内漏、逆行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支架诱导的新发裂口、卒中和截瘫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发现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风险分层和早期预警,对精准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TEVAR术后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腔内治疗 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累及弓部的TBAD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2~81(59.7±12.9)岁。患者均采用外科转流术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相结合设计的新的杂交手术治疗。观察指标: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流血管通畅情况、有无Ⅰ型内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等指标。术后随访观察有无支架移位、再干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移植物感染、各型内漏,转流血管通畅情况及真腔通畅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均未出现Ⅰ型内漏。手术时间为(156.5±19.7)min,术中出血量为(70.2±25.6)mL,术后卧床时间为(4.3±1.7)d。11例患者使用人工血管行转流术,术后住院时间为(9.6±3.1)d,住院费用为(16.6±3.8)万元;另外10例使用自体大隐静脉,术后住院时间为(14.1±6.3)d,住院费用(剔除2例左颈总动脉植入支架病例)为(13.0±1.2)万元。21例患者术后仅1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其余均未出现内脏缺血、下肢缺血、急性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肺动脉栓塞、脑梗死、肺部感染和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1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12(10.9±2.4)个月,所有患者支架无偏移,未发现内漏,支架段主动脉形态优良、真腔及血管旁路血流顺畅。患者均无再干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移植物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在短中期的疗效观察中,杂交手术治疗累及弓部的TBAD安全、有效。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夹层 杂交手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站式杂交手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站式杂交手术避免了深低温停循环,达到了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术的近期效果,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近期效果好。

  • 标签: A型主动脉夹层 杂交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SCTA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Neri分型的细化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这期间本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患者157例,Neri分型包括 可分为 A、B、C三种类型,随后依据内膜片、手术方法以及 MSC-TA将C型进一步分类,可将其分为CⅠ型和 CⅡ型,分析以上几种类型的冠脉受累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A 组(A 型,整体内膜片处于冠状动脉开口周围,受到局限),B组(B型,内膜撕裂延为双腔改变),C组例(CⅠ型,冠状动脉起自假腔,管腔内无内膜片),D组14例(CⅡ型,冠状动脉多数起自假腔,开口完全撕脱,并且表现为重度狭窄);D组死亡率最高,与其他几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患者应用MSCTA Neri分型有着极佳的应用效果,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标签: 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 MSCTA Neri分型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1例合并便血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CTA发现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接受了1 min停循环的孙氏手术,术后管理困难,最终治愈出院,随访2年,复查满意。合并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情进展迅速,条件允许时,尽快开始手术,术中可以采用1 min停循环技术,术后管理难度极大,需要充足的耐心和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HD)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156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资料。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肝功能,并分为HD组35例(MELD评分≥15分)和非HD组121例(MELD评分<14分)。所有患者围术期主要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156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13例(8.3%),HD组患者死亡7例(20.0%),非HD组患者死亡6例(5.0%)。两组患者术前血清肌酐和谷丙转氨酶水平、体外循环时间、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术前EuroSCORE评分、主动脉弓置换手术、术中及术后24 h红细胞输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OR=1.244,95%CI:1.100~1.406,P=0.001)、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104,95%CI:1.041~1.170,P=0.001)、术中及术后24 h红细胞输注量增加(OR=4.717,95%CI:2.278~9.767,P=0.000)是术后HD的独立危险因素。平均随访(22.9±3.2)个月,失访率9.1%,HD组患者近中期死亡率高于非HD组(14.3%比2.6%,Log-rank P=0.009)。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HD的发生率仍较高。术前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术中及术后24 h红细胞输注量增加是术后H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HD患者近中期死亡率明显增加。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肝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tic repair,TEVAR)治疗急性期锚定区不足假腔未血栓化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时“烟囱”支架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1月采用TEVAR结合“烟囱”支架重建LSA治疗急性期锚定区不足假腔未血栓化的3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应用覆膜“烟囱”支架11例,裸“烟囱”支架28例,均成功植入主体支架及“烟囱”支架,术后无脑卒中、左上肢缺血、截瘫、偏瘫及死亡病例,无支架移位、逆撕、夹层破裂等表现;1例裸“烟囱”支架术后18个月出现堵塞,余“烟囱”支架随访均通畅。覆膜“烟囱”支架组和裸“烟囱”支架组的即时Ⅰa型内漏发生率分别为0(0/11)和32.1%(9/28)(P=0.04);覆膜“烟囱”支架组、裸“烟囱”支架未内漏亚组与内漏亚组的近端破口和LSA间距离分别为(5.1±2.3)、(14.4±5.2)和(7.8±7.0)mm(P<0.05)。术后2~8周内漏亚组假腔血栓化,内漏消失。结论在TEVAR结合“烟囱”支架治疗急性期锚定区不足假腔未血栓化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时,裸“烟囱”支架重建LSA发生即时Ⅰa型内漏与近端破口和LSA的距离具有相关性,而覆膜烟囱支架可减少即时Ⅰa型内漏发生率。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血管外科手术 内漏 烟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视而不见"主动脉根部修复术并评价其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受累的患者行"视而不见"主动脉根部修复术。近端吻合平面均在窦管交界水平,不"追求"彻底切除窦内夹层。通过前瞻性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期影像学资料评价该技术的早中期疗效。结果共入选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8.0±12.1)岁(34~73岁),术前主动脉窦直径(41.3±3.6)mm,主动脉窦管交界直径(43.9±6.6)mm。本组患者均接受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体外循环(179.5±41.5)min(132~255 min),阻断(120.3±23.7)min(95~180 min)。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未发生死亡、二次开胸、肾衰、脑梗塞及截瘫等不良事件。患者出院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显示窦内残留假腔均消失,主动脉窦直径(30.8±2.6)mm,主动脉窦管交界直径(27.2±2.5)mm。随访(28.5±7.8)个月(3~35个月),未发生主动脉根部外科再干预。随访期主动脉CTA显示主动脉窦内无残留或新发夹层,主动脉窦直径(30.9±2.4)mm,主动脉窦管交界直径(27.5±2.7)mm;随访期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结构及功能正常。比较出院时和随访期的主动脉窦部和窦管交界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视而不见"主动脉根部修复术相对简单易学,采用该技术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根部处理,围手术期疗效理想。早中期随访影像学检查显示主动脉窦结构恢复正常。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根部修复 主动脉窦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支型覆膜支架完全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与直管型覆膜支架部分覆盖LSA治疗近LSA破口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12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SA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LSA完全重建组(n=25)和LSA部分覆盖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随访术后1年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并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相较于LSA部分覆盖组,LSA完全重建组近端破口距LSA距离较短[(8.69±2.32)mm 比(13.77±1.71)mm]、住院费用较高[17.54(16.60~18.99)万元 比 14.37(13.81~15.18)万元]、平均支架长度[200.00 mm 比 150.00(150.00~150.00)mm]及手术时间较长[155.00(140.00~170.00)min 比 95.00(80.00~100.00)min]、造影剂使用量较多[300.00(200.00~300.00)ml 比 200.00(200.00~30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LSA完全重建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高于LSA部分覆盖组(56% 比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全因死亡、卒中、支架移位、夹层复发、内漏、截瘫、LSA分支血管闭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短期随访2组患者总体上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5)。结论完全重建LSA术式与部分覆盖LSA术式用于治疗近LSA破口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2种术式短期疗效相当,需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评估中、远期疗效。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分支型覆膜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一期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行一期杂交手术治疗的246例复杂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以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早期随访结果。结果本研究246例患者中,男175(71.1%)例,女71(28.9%)例,年龄(57.1±11.2)岁。研究病例分为3组:A组左侧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166例;B组右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转流+左侧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TEVAR,62例;C组去分支技术+TEVAR,18例。246例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其中A组手术(62±8)min,术后住院(5.2±1.3)天;B组手术(88±12)min,术后住院(6.1±1.8)天;C组手术(236±36)min,术后住院(8.8±2.1)天。1例(0.4%)术后7天死亡,死亡原因为术前脑外伤合并症。随访(30.3±7.1)个月,236例(96%)未见内漏,旁路血管10例(4%)近侧内漏,5例定期随访,5例术后1年内行手术干预(3例行二次TEVAR干预,2例行开放手术);25例(10.2%)切口血肿,予严密观察及保守治疗后缓解,均未予二次手术干预;二次再干预率为2%(5/246)。旁路血管通畅率99.7% (343/344)。246例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截瘫、卒中。结论一期行微创杂交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一期杂交手术 头臂血管转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单纯性肾囊肿(SRC)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施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近中期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性入选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TBAD并接受TEVAR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SRC,分为SRC组和无SRC组。以性别、年龄±2岁作为匹配因素,按1∶1匹配SRC组和无SRC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并通过门诊、电话随访及住院复查,记录患者随访期间不良事件。校正影响预后的混杂因素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主动脉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SRC组及无SRC组生存曲线。结果共纳入692例TBAD患者,其中SRC组235例,非SRC组457例。1∶1匹配后,SRC组和无SRC组各229例,SRC组年龄(62.3±10.4)岁,男性209例(91.3%),无SRC组年龄(62.0±10.2)岁,男性209例(91.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SRC(HR=1.991,95%CI:1.090~3.673,P=0.025),急性期介入(HR=13.635,95%CI:5.969~31.147,P=0.001),全麻(HR=2.012,95%CI:1.066~3.799,P=0.031)为TBAD患者施行TEVAR后主动脉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RC组主动脉相关死亡和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无SRC组高(log-rank P=0.031、0.005)。结论合并SRC是TBAD患者接受TEVAR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囊肿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联合人文关怀在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兰州大学第一院2021 年3月~2022 年1月期在DSA手术间局麻下行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18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81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采取ERAS 理念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方案相结合。对比两组住院指标、比较两组干预后SAS焦虑自评分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导尿疼痛评分。将研究对象按顺序编码,使用密封不透明信封对分配方案隐藏。为防止样本沾染,人文关怀组和对照组患者避免在同一病房。结果 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AS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尿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 理念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可缩短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导尿时的疼痛反应。

  • 标签: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 快速康复外科 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