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形成的致病因素、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丹参注射液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疗法。结果28例经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26例完全治愈,其中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行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4例下肢仍有不同程度水肿。结论非手术溶栓治疗下肢静脉形成,早发现、早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深静脉 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术后下肢静脉形成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患者实行一般护理、患肢护理、抗凝溶栓治疗时的护理和观察、预防肺栓塞的观察等几项措施;在患者出院时给予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13例经治疗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起到了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恢复健康的作用。

  • 标签: 患者 术后 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下肢静脉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方法对我科31例非手术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4.5%,好转率为62.8%。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对下肢静脉患者及早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非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形成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患肢静脉点滴尿激酶,脐周皮下注射抗凝剂,口服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活血化瘀药物等。结果静脉形成的治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8.33%。结论患肢溶栓、抗凝治疗静脉形成疗效好。

  • 标签: 溶栓抗凝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静脉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经小隐静脉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微泵推注尿激酶(168.45±82.34)万U溶栓。以术前、后的健、患肢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价疗效。结果置管溶栓治疗后,膝上周径减少[(4.9±0.8)cmvs(1.4±0.5)cm,P<0.01);膝下周径减少[(3.8±0.6)cmvs(1.0±0.4)cm,P<0.01]。术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改善(7.6±1.5vs1.8±0.7,P<0.01)。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DVT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小隐静脉 置管溶栓 消肿百分比 溶栓百分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形成后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19例下肢静脉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上患者经有效临床治疗后,患肢症状明显缓解率为9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对患者的术后随访,未发现有患者溃疡复发,患者预后情况良好。结论根据对患者血流状态的评价,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下肢静脉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外科治疗 患肢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急性下肢静脉形成(DVT)的非手术治疗方案及护理干预措施,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腹部手术后并发急性下肢DVT20例病例给予抗凝、溶栓、祛聚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及进行护理干预的全过程,总结并修订专科护理常规。结果18例治愈,进行2-5年随访无复发,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有效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干预是腹部手术后并发急性DVT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 标签: 腹部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李令根教授现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四十余年来,充分验证了中医中药在下肢静脉中的独特疗效及卓越优势,其学术经验、诊断思路和医疗技术很值得大家学习。本文总结了李老治疗下肢静脉的方法和治疗规律。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迁延期 脾虚湿阻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李令根教授提出的下肢静脉形成“迁延期”理论和康脉Ⅱ号胶囊治疗本病的有效性,方法筛选服用过康脉Ⅱ号胶囊的“迁延期”下肢静脉形成的病例,分析其在治疗前后记录的临床表现、体征、彩超等数据,得出结论。结果最终筛选出61例符合要求的病例样本。经分析后临床治愈率达16.39%;总有效率83.60%。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中,胀痛症状的治疗有效率为83.60%,肿胀的治疗有效率为85.24%,腓肠肌压痛的治疗有效率为81.97%,股三角区压痛的治疗有效率为83.60%,Hoffmann征的治疗有效率为78.69%,彩超的显示结果提示治疗有效率为85.24%。血液粘稠度降低。结论1.下肢静脉形成发病过程中提出“迁延期”是正确的;2.在下肢静脉形成“迁延期”采用中医药治疗可使患者获益;3.康脉Ⅱ号胶囊能明显改善下肢静脉形成“迁延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4.康脉Ⅱ号胶囊能明显改善下肢静脉形成“迁延期”患者的血流变情况。

  • 标签: 迁延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瘀湿阻 脾虚湿阻 健脾利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下肢骨折术后并发静脉形成(DVT)患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下肢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需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16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均由管床护士负责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静脉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术后观察,A组病人有5例并发了静脉栓塞,B组病人无一例发生静脉栓塞。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静脉形成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 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