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切除在治疗肾癌伴静脉癌栓患者中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例肾癌合并静脉癌栓而行静脉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合并MayoⅡ级者5例,Ⅲ级者4例,Ⅳ级者1例。男9例,女1例。年龄31~73岁,平均(53.9±10.9)岁。肿瘤位于右侧者6例,左侧者4例。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死亡病例。7例患者行开放途径静脉癌栓取出静脉切除;2例行腹腔镜下手术;1例患者先采用经后腹腔途径联合经腹腔途径下手术,中探查肾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遂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88~556min,平均(399.2±91.5)min。中出血量300~4000mL,平均(1450.0±1136.5)mL。术后住院时间8~39d,平均(16.7±9.6)d。本组10例患者中,6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ClavienⅡ级并发症4例。ClavienⅣa级并发症2例。10例患者随访时间2~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10例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1例,为骨转移合并肺转移。1例(10%)出现肿瘤特异性死亡。结论静脉切除使肿瘤切除更彻底,但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静脉切除在治疗肾癌伴静脉癌栓患者中较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肾癌 癌栓 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在TempofilterⅡ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肾癌Ⅲ型静脉癌栓切除的安全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9年治疗的7例肾细胞癌合并Ⅲ型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放置TempofilterⅡ静脉滤器于静脉内癌栓近心端,然后在全肝血流阻断切开肝下下静脉,直视切除癌栓。结果7例患者术前均经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明确诊断,7例均手术成功,6例癌栓与静脉无明显浸润,1例癌栓浸润静脉侧壁行静脉成形。全组无肺栓塞(PE)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TempofilterⅡ静脉滤器保护肾癌静脉癌栓切除是安全的,可有效预防PE的发生,中全肝血流阻断在无血状态切开下静脉是完全切除癌栓的关键。

  • 标签: 腔静脉滤器 肾肿瘤 下腔静脉 癌栓
  • 简介:摘要保留幽门胃切除切除都是通过胃壁的环周切除,从而实现贲门与幽门结构的保留,均属于功能保留胃切除范畴,但两种手术方式概念与手术原则存在显著区别。切除适用手术平面应高于保留幽门胃切除。保留幽门胃切除作为早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其淋巴结清扫范围(No.1、3、4sb、4d、6、7、8a、9)、中幽门下区血管以及迷走神经肝支、幽门支保留方式已形成广泛共识。切除目前仅作为一种研究手术方式,其手术原则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在临床中开展应充分重视其潜在伦理风险。临床上准确理解两种手术方式的概念与手术原则差异,将有助于后续相关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与准确评价。

  • 标签: 胃肿瘤,早期 保留功能胃切除术 节段性胃切除术 保留幽门胃切除术 贲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镜下行甲状腺瘤切除的护理方法。方法200例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瘤、结节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患者行腔镜甲状腺切除,均对其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饮食指导,创口通畅引流及观察,结果术后2~3天拔引流管,住院3到6天,1例出现皮下少量积血,术后平均住院5天。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胰腺切除治疗胰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有效分析。方法选择130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除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胰腺切除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38(62/65);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75.38%(49/65),组间手术成功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切除治疗胰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有效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患者住院以及手术时间,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胰腺节段切除术 胰腺良性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数学模型拟合精确的胰腺切除(CP)学习过程曲线,为更好地了解CP手术方式的练习过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同组医师在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施行的73例CP患者数据,按照时间排序标号。利用移动平均法(MAM)和累积求和法(CUSUM)精确分析学习曲线,并以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阶段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MAM和CUSUM拟合的学习曲线将CP分为2个阶段,第1阶(1~11例)中位手术时间为340 min,中位中出血量为400 ml;第2阶(12~73例)中位手术时间为213 min,中位中出血量为10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个阶段患者一般资料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P度过11例的学习阶段后效果趋于稳定。外科医师在前11例CP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熟悉操作流程,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积累经验,才能更安全地度过学习阶段。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节段切除术 学习曲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穿孔阑尾炎患者行开腹阑尾切除阑尾切除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穿孔阑尾炎患者64例,其中行开腹阑尾切除的32例患者为开腹组,行腔镜阑尾切除的32例患者为腹腔镜组。观察两组患者中、术后的情况及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TNF-α、IL-6和IL-17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穿孔阑尾炎的效果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穿孔性阑尾炎 开腹阑尾切除术 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应用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且进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的60例甲状腺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腔镜下 甲状腺切除术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胸腔镜切除和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效果比较。方法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胸腔镜切除,对照组使用胸腔镜肺叶切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情况以及治疗之后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用力呼气量以及用力肺活量的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出血量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不大,P>0.05,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切除和肺叶切除针对肺癌治疗都有疗效,但肺切除的治疗优于肺叶切除,并可以降低手术的患者的伤害,可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完全胸腔镜解剖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肺部手术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采取肺切除,肺切除数目低于3,其余18例患者采取肺叶切除。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采取肺切除患者肺功能FEV1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在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胸腔镜进行肺部手术,进行肺切除对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更有利。

  • 标签: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完全胸腔镜 肺功能恢复
  • 简介: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至脾脏极,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清扫第4组淋巴结,离断胃短血管直至脾上极。游离胃窦部,于胰腺上缘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并完成第六组淋巴结的清扫。显露胃窦后壁,离断胃右血管,清扫肝门部淋巴结。距幽门2cm离断十二指肠。沿胰腺上缘解剖脾动脉根部,于根部离断胃左静脉。显露腹腔干及胃左动脉,向右侧清扫第8组淋巴结,于根部离断胃左动脉后,向头侧清扫第1,2组淋巴结。游离食管腹,解剖出迷走神经左右支后离断。悬吊肝左叶后,距贲门2cm离断食管,取上腹正中辅助切口3cm,移除胃标本及大网膜。重建气腹后,距TREIZ韧带20cm离断空肠,行食管左后壁与近端空肠侧侧吻合(OVERLAP法),手工缝合共同开口。距此吻合口40cm,借助辅助切口完成小肠侧侧吻合(ROUX\|Y)吻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下下静脉阻断在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2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肝切除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第一肝门阻断联合静脉阻断治疗)和对照组(仅施与第一肝门阻断治疗)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分析比较手术期间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压(5.1±1.9)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7.4±2.8)mmHg,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P<0.05);观察组出血量(318.04±90.22)毫升显著少于对照组出血量(590.78±106.68)毫升,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P<0.05)。结论与仅用第一肝门阻断相比,临床上对行肝切除手术患者施用第一肝门阻断联合静脉阻断能有效降低患者中心静脉压,减少中出血量,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 第一肝门阻断 肝切除术 出血量 中心静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胸腔镜解剖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期肺癌患者100例,选择时间2016年5月-2018年6月,分别行不同的手术治疗模式肺叶切除、胸腔镜解剖切除,对应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异性,P>0.05,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解剖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疗效较为确切,可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早期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患者手术顺利,安全返回病房,术后3~7d全部康复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镜辅助甲状腺切除具有微创、美容佳、疼痛轻、出血少、安全高、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健康的恢复起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腔镜辅助 小切口 甲状腺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甲状腺切除的护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中转颈部开放手术1例),术后4-8d痊愈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全甲状腺切除具有安全、恢复快、美容效果明显、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完善的术前准备和积极地围期护理对患者的痊愈至关重要。

  • 标签: 甲状腺 腔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瘤切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86例甲状腺瘤切除患者,依次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P<0.05);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3±6.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9±9.2分(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甲状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大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甲状腺瘤切除术 并发症 舒适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甲状腺切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在我院采用甲状腺切除治疗的患者82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对患者分组研究,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小组命名为对照组(n=41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n=41),对护理后的情绪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的情绪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甲状腺切除中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况,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率,具有较好效果,可以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并发症 心理
  • 作者: 齐家慧 武晓燕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10
  • 机构:安徽省淮南市朝阳医院肝胆颈胸外科    邮编232001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乳腺肿瘤患者在接受切除手术后,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探讨临床可用与护理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收治的乳腺肿瘤切除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分组实施数字奇偶法,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观察组较佳,(P<0.05)。结论 将现代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应用于乳腺肿瘤患者手术护理中,能够从多个方面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使患者的康复质量得到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顺利开展,保障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心理护理 乳腺肿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