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应用中的作用。方法以凝聚胺技术对300名正常人进行试验;用常规的盐水介质、抗球蛋白和木瓜酶进行配血试验,然后做出对照分析,并且对78例问题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和盐水介质、木瓜醇等常规的配血试验技术相比,凝聚胺技术的灵敏度不仅要高出10%—20%,而且它能迅速检测出IgG抗体。结论凝聚胺技术比常规配血技术的反应速度要更快,灵敏度要更高,操作起要来更简便,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它,临床输血中出现的溶血性输血反应能够很好的得到预防。这项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输血 凝聚胺 盐水 检测 常规方法 木瓜醇 IgG 溶血性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过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血液样本170例,所有样本均检出不规则抗体。将所有样本以凝聚胺技术进行配血试验,并同时以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70例样本以不同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出特异性凝集的例数为凝聚胺法67例(39.4%),盐水法13例(7.6%),木瓜酶法51例(30.0%),抗人球蛋白法70例(41.2%)。凝聚胺法与盐水法、木瓜酶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抗人球蛋白法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凝聚胺法与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检出的抗体例数相当,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显著高于盐水法检出的抗体数。结论凝聚胺技术可使致敏红细胞快速出现凝集反应,检测出不规则抗体,不仅能够缩短实验时间,其灵敏度及准确性也更高,操作也更加简便,此方法能够检出常规血型之外的抗体,对保障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输血 凝聚胺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临床交叉配血和输血传染性指标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比例,确定最大抗凝比例,取68例标本分别用EDTA-K2、肝素钠和1:49枸橼酸钠抗凝,分别用来鉴定血型和做抗体筛查,最后用聚凝胺法及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检测不同抗凝剂对交叉配血的结果的影响。同时,取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艾滋病抗体(HIV)、梅毒抗体(TP)各30例阳性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方法进行检测,观察1:49枸橼酸钠抗凝管对检测HBsAg、HCV、HIV、TP的影响。结果:1:49的枸橼酸钠抗凝管能达到抗凝效果,对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结果没有影响,与不抗凝采血管对HBsAg、HCV、HIV、TP阳性标本进行检测比较,2种采血管对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9枸橼酸钠抗凝剂能提高临床交叉配血、输血前检查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 标签: 1 49枸橼酸钠抗凝剂 交叉配血 输血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输血护理中输血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40例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1-6月份6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输血流程操作;7-12月份7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输血路径操作,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护理人员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培训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8.6%显著高于对照组82.6%,差错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7.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护理中应用输血路径其临床效果较显著,其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输血 护理 输血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使临床用血和输血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方法对2013年—2014年在我院临床治疗中申请输血病人的血液标本资料100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检验出使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中有13例不合,6例出现假阳性,7例出现DAT阳性,1例青霉素试验阳性。实施相应措施对质量的控制期间(2013至2014年),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没有出现输血安全事故,例如,职业暴露、输血传染病和配血问题。结论能够有效提高输血质量和输血安全的有效措施就是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中使用相应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和输血安全相关问题。方法对提高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的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了解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输血安全的重要作用。结果在血型实验室中应用针对性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阶段未有任何输血安全问题出现。结论在血型实验室中实施针对性的数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输血安全和减少输血安全事故。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输血临床工作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对患者的输血流程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如有输血不当,就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身体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对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问题应加强重视,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 标签: 输血 关键流程 质量控制 对策
  • 简介:输血病历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输血治疗过程的原始记录,从记录的内容可以反映输血是否合理有效,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也是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重要依据。规范输血病历是杜绝因受血者输血病历记录缺陷时引发医疗纠纷的关键。因此,规范的输血病历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我院将输血科设定为环节科室,负责临床输血病历的监管,通过2年来的管理,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病历 质量分析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ICU患者输血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ICU内50例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输血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好转39例(78.00%),且APACHEⅡ评分提高;另11例(22.00%)患者输血治疗无效,其中2例(4.00%)死亡。输血治疗后血小板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患者多为危重症,输血治疗能快速有效补充其血容量,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升高血浆蛋白浓度,改善微循环,加强机体凝血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ICU 输血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大剂量输血患者中应用去白细胞输血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4例大剂量输血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输血,实验组患者接受去白细胞输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输血效果、输血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输血后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葡萄糖(GLU)等指标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剂量输血患者中应用去白细胞输血不影响输血效果,同时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大剂量输血 去白细胞输血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从1817年英国医生Blundell第1次使用人血输注抢救大出血产妇成功,输血白此成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输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输血在取得临床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non-ha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FNHTR)即为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率在10%~40%[1],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与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与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抗体以及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2]。为预防FNHTR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院自2012年起采用白细胞过滤器对临床输注用全血进行过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滤除 白细胞 输血 FNHT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三种方法及其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收治的急性大出血患者共245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试验A组给予采血小板单独输注治疗,试验B组给予用冷沉淀凝血因子单独输注治疗,试验C组给予联合输注治疗。对3组患者输注后1-2h的有效止血率、平均止血时间、24h内悬浮红细胞续用量,检测治疗前后的PT、APTT、TT、PLT、Fb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C组与试验A、B组相比,止血效果较好,有效止血率大大增高,止血时间缩短。结论对于急性大失血患者,联合输注与单独输注相比更有效。

  • 标签: 急性大失血 联合输注 血小板 冷沉淀
  • 简介:摘要POCT单从英文字面上来看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可以从空间上进行理解,就是在患者现场进行检验,就是“床旁检验”,第二层可以从时间方面理解,在患者发病之时进行检验,就是“即时检验”。POCT检验与应用跟随免疫反应与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逐渐扩大,应用领域涵盖禁毒、医疗、食品卫生、法医与环境监测。最大的特点是节省了复杂预处理标本的过程,可以在采样的现场进行即时分析,能够快速获得检验结果。

  • 标签: 即时检验 急诊输血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是输血科科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各质量控制中非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输血科与临床科沟通和联系,才能减少因沟通不畅等人为因素干扰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用血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输血科 临床 沟通
  • 简介:输血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挽救了许多病危的患者,但它同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甚至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现代输血提倡“科学、合理用血”,减少非必要输血,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风险,保障受血者的医疗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近十年来我市临床用血量也以平均每年11%的速度递增,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我市从2013年1月起,全面开展临床输血病历考核评价工作,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血现象普遍存在,大量宝贵的血液资源被浪费,这也是造成我市临床供血紧张的因素之一。在有限的血液资源和临床日益增长的用血需求的矛盾下,如何实践科学合理用血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1]。通过一年来的输血病历考核评价工作,目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 病历考评 科学合理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