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城市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人们,一种新兴的城市设计理念正如雨后春笋般浮现,本文阐述了什么是海绵城市,并且以义乌为例,分析研究义乌海绵城市的建设机制和进展。

  • 标签: 义乌市 海绵城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岁以下社区儿童的咳嗽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0—12月,以浙江省义乌所有的14个乡镇/街道为研究现场,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4个乡镇/街道的50个自然村/居民小区的3 102名5岁以下社区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看护人进行面对面现场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和儿童近1个月咳嗽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咳嗽及不同咳嗽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0~<1岁、散居、看护人受教育程度是高中以下、家庭有1名5岁以下儿童者相比,1~<2、2~<3、3~<4岁、托幼儿童、看护人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家庭有5岁以下儿童人数≥2者的咳嗽患病风险较高,OR(95%CI)值分别为1.52(1.19~1.92)、1.65(1.29~2.10)、1.86(1.36~2.54)、2.59(1.99~3.38)、1.48(1.26~1.74)和1.35(1.13~1.62)。进一步分析不同状态咳嗽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托幼状态、家庭5岁以下儿童数和看护人受教育程度均为急性、迁延性和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年龄仅为急性、迁延性咳嗽的影响因素。结论5岁以下社区儿童咳嗽的疾病负担较重,与儿童年龄、看护人受教育程度、家庭5岁以下儿童数和托幼状态等因素有关。

  • 标签: 咳嗽 儿童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随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全国试点不断扩大,出现了各试点城市扶持政策不统一,造成了市场秩序波动,市场业态不够规范、所得税优惠政策不够完善等问题。事实证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一个长期的实践发展历程。基于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建设背景,可通过拓展“市场采购+系列”,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数字化改革,完善市场采购贸易配套监管机制,推动监管便利化,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创新发展。

  • 标签: 市场采购 贸易方式 便利化 监管
  • 简介:[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业态与消费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传统居民区正面临人居环境破败与场地失活等困境。本文以义乌义驾山片区为设计研究对象,因地制宜,通过灵活多样的微改造形式明确市场主体和需求,引入新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并为此类型的城市空间治理梳理新思路。

  • 标签: 人居环境 因地制宜 微改造 新经济 空间治理
  • 简介:摘要:佛教关心人内心的觉悟和解脱,当外在世界自然对空寂心灵的修行有意义,内在心灵和外在自然生发出了有机的联系,便产生了对外在自然的肯定,佛教的自然观是将其对自我的关切延展至外界自然,延展至宇宙万物。中国儒家与道家思想离不开对外物、外在的态度,佛教自然观将内在与外物联系起来,佛教中国化将物我发展出去,是物我的相谐,是心灵自然的融合。

  • 标签: 佛教 自然观 佛教中国化
  • 简介:摘要:佛教自印度诞生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尤其在传入中国后,更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展示了它无限的生命力。它是我国现有的五大宗教中影响最为深厚、传播较为广泛的一个宗教。由于文化传播的结果,佛教虽然诞生自印度,但其在中国完成了华丽的蜕变,佛教的成熟和发展都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同时又在反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注入了自己的色彩。当今中国佛教主要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本文将在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概述基础上,着重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为了解中国佛教贡献绵薄之力。

  • 标签: 藏传佛教 汉传佛教 佛教发展
  • 简介:摘要:作为诞生于印度大地的宗教和哲学理论体系,佛教的传播早已超出了国界的范畴,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而中亚地区作为古印度和古中国陆路交通的必经之路,为两国的文化互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着重研究佛教在中亚地区的传播历史以及该地区在将佛教传入中国过程中起到的推动性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高丽王朝堪称佛教王朝,从王室贵族到普罗大众的生活都受到佛教的影响。太祖王建明确了以佛教立国的政策,大力扶持佛教。后来的文宗、宣宗、肃宗统治年间(公元1047 ~1105年)此风更盛。佞佛之风的兴盛,对高丽社会文化习俗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拟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高丽时期佛教的兴盛及其影响作一探究,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高丽 佛教 影响
  • 简介:摘要:志贺直哉是日本白桦派代表作家、也是“心境小说”的泰斗。其作品在思想方面由前期的基督教思想逐渐转变为后期的佛教思想,佛教思想与志贺直哉的后期创作风格有很大的内在关系。其佛教思想主要体现在一切皆苦、无常观和禅宗意识等方面。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志贺直哉佛教思想的概观,同时也可窥探其创作特点。

  • 标签: 志贺直哉 佛教思想 一切皆苦 无常观 禅宗意识
  • 简介:摘要:荣格在无意识中强调对自性原型的挖掘和认知,使心灵的对立面在自性的掌控下得到统一和完整,佛教追求痛苦的根除以达到“极乐”境界,本文通过对无意识和末那识的阐述和比较,探讨了两者不同的人格发展模式。

  • 标签: 无意识 个性化 末那识 转识成智
  • 简介:摘要:自明朝建立之初起,有藏族僧人到南京为新兴的明中央王朝效力。迁都北京后,来京藏族僧人逐渐增多,在明朝廷的支持下,在北京兴建和重修了诸多藏传佛教寺院,因此明一代北京地区出现了一批与藏传佛教僧人或寺院有关的碑文,本文中统一称“藏传佛教碑文”。在北京明朝时期的藏传佛教碑文数量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明中央政府治藏政策、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信息。本文在全面搜集北京地区明朝时期的藏传佛教碑文,对碑文和拓片现存情况、各碑文的体例和内容做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北京 明代 藏传佛教碑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不断出现的放生热,是中国民间爱生、护生的表现。一方面放生作为信仰民俗而带来了各种严峻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伦理学在放生问题上的关注缺失,也客观上加剧了这一种乱象。借由科学组织和政府的专业力量,在生态伦理领域形成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体系,多方合作才会使放生具有伦理可能。

  • 标签: 放生 佛教 生态伦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依据《摩崖法敕》十四章,对阿育王时代佛教发展的状况进行探讨和分析。结合《摩崖法敕》刻文,探讨了羯陵伽之战为何会成为阿育王生平的转折点;崇佛后的阿育王大力推行佛法,采取了戒杀护生、勤于政务、广兴布施等弘法措施;同时,他在各地进行弘扬佛法的巡行,设立“法大官”,教诲民众依法而行。在宗教政策上,阿育王对佛教和其他的宗教一律尊重,平等对待,采取了宽容的政策。

  • 标签: 阿育王 摩崖法敕 佛教
  • 简介:摘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的诸多石窟中,都能发现螺贝这一乐器,它作为一种佛教乐器,最早只是普通的响器,通过发展,逐渐成为佛教音乐中的重要乐器,并最终成为佛教圣物。螺贝在原始佛教时期作为法器,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隋唐时期属于乐器和法器并存阶段,本文主要从螺贝的起源以及它作为法器、乐器的功能性来进行探究,主要以佛教石窟为出发点,探究螺贝早期的形式、使用情况等,并对这件乐器的功能性进行分析。

  • 标签: 佛教音乐 佛教乐器 螺贝 法器
  • 简介:摘要:随着贸易便利化机制的推行,自贸区作为一项实现贸易聚集的新业态,给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减少贸易障碍、增加市场自由度、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水平至关重要。

  • 标签: 贸易便利化 自贸试验区 跨境电子商务
  • 简介:摘要: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类型多样,独具中国民族特色。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化的佛教建筑,其艺术内涵丰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历史发展悠久,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其佛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河南佛教建筑风格大多顺应自然之美,依托河南地势地形三面环山的特点,依山就势,符合佛教建筑选址要求,因此其被誉为佛教胜境。本文通过简析河南佛教,分析河南佛教建筑的文化内涵,提出河南佛教建筑的保护路径,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河南佛教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并有效保护河南佛教建筑古文物,使其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河南 佛教建筑 文化内涵 保护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