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已有100余年历史,固定器材主要有钢板、髓内针、螺丝钉等。它能使骨折端取得解剖复位,具有可早期负重、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主要适用于斜形、螺旋形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及骨折伴血管神经损伤的病例。

  • 标签: 内固定法 治疗 胫骨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基础。方法随机选取128例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通过记忆合金抓髌器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环形钢丝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骨折恢复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3.75%,远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71.8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在X线结果显示中,观察组患者在解剖复位数,台阶>3或再移位及平均愈合时间等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具有更好的康复效果,P<0.05。结论不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不同,记忆合金抓髌器固定术的固定稳定效果较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髌骨 骨折 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在跟骨骨折治疗上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08例跟骨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采用固定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后优良率方面,观察组的94.4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5.9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31.16±25.46)min、(11.26±3.06)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79.46±30.16)min、(18.56±2.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不仅可以提高治疗后的优良率,而且还能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固定法 跟骨骨折 优良率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方法运用改良克氏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结果本组32例,3-12个月随访,均于6-8周临床愈合,无术后感染及功能障碍。结论改良克氏针固定是治疗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法与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随机抽取我院手外科收治的指骨骨折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型外固定架与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法。观察并记录多项观察指标,并进行TAFS标准评分。结果TAFS评分中,治疗组优良率为98.00%,对照组为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与固定治疗指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期短、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支架与内固定法 传统外固定法 指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治疗成人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成人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型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明显高于带锁髓内钉组为4.55%(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固定物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解剖型锁定钢板 带锁髓内钉 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利用3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06年7月~2009年2月收治的12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人,分别采用改良张力钢丝固定、钢丝粗线环扎术、记忆合金抓髌器固定术3种不同固定的方法治疗髌骨骨折,并随访3~6个月,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改良张力钢丝固定组患者治愈38例,占95%;钢丝粗线环扎术组患者治愈30例,占75%;记忆合金抓髌器固定术组患者治愈35例,占87.5%,改良张力钢丝固定组患者的治愈率最高,与其它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的骨折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其中采用改良张力钢丝固定方法治愈率较高,该种方法具有可靠的生物学固定效果,疗效号,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髌骨骨折 内固定 改良张力钢丝内固定 钢丝粗线环扎术 记忆合金抓髌器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4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4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肘关节屈伸功能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肘关节屈伸功能优良率90.24%与对照组的87.80%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较对照组的19.51%低(P<0.05)。结论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小夹板外固定具有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 标签: 小夹板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技术辅助皮下固定(眼轮匝肌-提肌腱膜/睑板固定)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显微技术辅助皮下固定行切开重睑成形术388例(男性21例,女性367例),其中伴轻度上睑下垂者76例。术后进行随访,评估伤口愈合情况及美学效果(重睑稳定性和重睑对称性)。结果388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淤血、肿胀。160例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9.6个月。大部分受术者重睑线弧度自然流畅,闭眼上睑皮肤平整,无明显凹陷、瘢痕及肉条现象,上睑下垂完全矫正。单侧重睑变浅3例,均二次手术修复。重睑不对称相对明显3例,其中2例再次手术修复。重睑线较窄4例。重睑稳定性评价:好97.5%(156/160),中1.9%(3/160),差0.6%(1/160);重睑对称性评价:好96.3%(154/160),中2.5%(4/160),差1.2%(2/160)。结论该方法可形成稳定的重睑皱襞,且避免了术后手术区域的凹陷、不平整及肉条现象,因其保留了较完整的眼轮匝肌,形成的重睑可呈现自然、动态的效果。

  • 标签: 显微技术 重睑成形术 上睑提肌腱膜 眼轮匝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跟骨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目标选择为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运用1:1随机分组的理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以及观察组(42例),分别为不同小组中患者制定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选择组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研究。结果: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为根骨固定,对不同小组患者的临床指标、ODI评分、骨折复位情况进行对比发下,小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时,选择跟骨固定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根骨内固定法 粉碎性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30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平均随机法分成两组患者,各15人,观察组接受经皮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愈合时间、优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切口的长度为(3.4±0.7)cm、手术时间是(68.9±10.6)min,并发生发生率是6.7%,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优良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比较理想,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法 胫腓骨骨折 临床疗效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40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方式是传统手术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方式是跟骨固定,将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9.2%。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粉碎性跟骨骨折的患者采用跟骨固定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跟骨内固定法 粉碎性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研究组58例,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法复位及固定治疗,研究组应用跟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临床疗效、ODI评分、QOL评分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优良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ODI评分低,QOL评分高(P<0.05)。结论 应用跟骨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内固定法 粉碎性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跟骨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名患者,患者表现为粉碎性跟骨骨折,按照治疗术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跟骨固定治疗,n=30),另一组为对照组(传统手术固定治疗,n=30),比较不同治疗术式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跟骨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跟骨内固定法治疗 粉碎性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新固定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住院且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分别对气管切开的固定方法研究,实验组采用海绵系带固定,对照组气管切开采用双根压脉带系带固定。结果对照组11例发生颈部皮肤破损,实验组3例发生颈部皮肤破损,对照组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8分钟,实验组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5分钟,两组在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颈部皮肤破损发生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根压脉带系带固定可有效预防颈部皮肤破损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护士更换固定带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 标签: 双根压脉 气管切开 固定 海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改良型胃管固定结合(圆角鼻贴)结合“工”字胶布高举平台法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留置胃管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3M胶布制作的鼻贴固定,观察组使用3M胶布制成的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在面颊部用高举平台法加固。结果观察组病员卷边率、胃管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鼻贴更换时间显著延长,留置胃管时间延长。结论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的高举平台法应用于胃管固定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增强了固定效果,提高了病员的舒适度。

  • 标签: 胃管固定 改良鼻贴 高举平台法
  • 简介:肱骨外科颈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5%,其治疗方法争议较多,因骨折类型、骨折严重度、患者年龄、骨质的不同而异,治疗结果也有较大差异。微创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周软组织刺激少,具有足够的抗折弯、抗旋转、抗拔除力,固定较为稳定,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从而缩短临床愈合时间。笔者采用微创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7例,并与传统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进行了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骨外科颈骨折 内固定法 治疗方法 经皮撬拔 空心钉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前路、后路固定对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分别给予前路、后路固定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前路固定对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更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前路 后路 内固定法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的临床护理及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术后配合良好的临床护理,观察取得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胫腓骨骨折患者术经良好的临床护理后,切口快速愈合,身体状况明显改善,没有出现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严重的并发症,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骨折处未发生移位和固定松脱、断裂的现象。结论:对已接受交锁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良好的临床护理,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 术后; 临床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and experience of the treatment of tibiofibular fracture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tibiofibular fracture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internal fixation. After the operation, they cooperated with good clinical nursing, observed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Results: after good clinical nursing, the incision healed rapidly, the physical condi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joint rigidity and muscle atrophy occurred. After discharge,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no displacement, internal fixation loosening and fracture occurred at the fracture. Conclusion: good clinical nursing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fracture healing,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for the patients with tibiofibular fracture who have been treated by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