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鼻窦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及其效果,并提出护理重点。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实施鼻鼻窦手术的8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36例,好转7例;观察组患者治愈40例,好转3例。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83.7%,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鼻窦手术期间,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会提升。因此,针对鼻鼻窦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的全面护理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鼻内镜鼻窦手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多寻求手术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因其直接接触椎间盘及后方骨赘对脊髓的压迫,常能达到彻底的减压效果,维持正常的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的最常见手术方式。但常规前路开放手术通常不为患者所接受,我科目前已开展经皮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前路内镜手术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功能性鼻手术与轮廓化鼻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难治性鼻窦炎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实施功能性鼻手术,观察组实施轮廓化鼻手术,各35例,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鼻窦CTLund-Mackay评分、鼻Lund-Kennedy评分,均提示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较之功能性鼻手术,轮廓化鼻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效果显著。

  • 标签: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轮廓化鼻内镜手术 难治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在鼻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于 2015年 3月 -2017年 3月期间来我院行鼻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抓阄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 n=55)和对照组( n=55)。 110例患者均行鼻手术治疗,术中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水平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缓解,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 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更轻,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 P<0.05。结论:通过对鼻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手术室整体护理 鼻内镜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在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与经验分析。方法将9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5例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待护理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行满意度评分和SCL-90评分。结果观察组预后有效率97.8%,对照组预后有效率55.6%(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情况更为平稳,SCL-90评分更优,满意度更优。结论在常规护理中适时地引入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是有益的,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鼻内窥镜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下脑室肿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室肿瘤病例资料,其中侧脑室肿瘤10例,第三脑室肿瘤8例,第四脑室肿瘤5例。病例均接受神经手术。结果脑室手术6例(肿瘤全切除2例,肿瘤活检及第三脑室造瘘术4例);Endoport控制手术4例(肿瘤全切除3例,肿瘤部分切除及第三脑室造瘘术1例);神经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3例(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结论对脑室内肿瘤活检与切除,脑室手术比传统方法有显著优势。Endoport控制手术主要用于切除血供丰富的肿瘤。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用于肿瘤残留位置较偏的病例,为手术肿瘤全切提供保证。

  • 标签: 脑室肿瘤 神经内镜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呼吸困难、1例声音嘶哑,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出现2例呼吸困难、2例声音嘶哑、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效果显著,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手术 开放手术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下肠息肉切除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02例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下肠息肉切的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早期出血、迟发性出血、溃疡以及穿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7.84%vs.19.61%;就复查愈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88.24%vs.62.75%;就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6.03±0.81)dvs.(7.65±0.95)d,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下肠息肉切除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内镜下 肠息肉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112例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所收治的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行鼻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1%(<0.05)。结论鼻手术治疗鼻窦炎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其操作简单,具微创、安全性高等优势,治愈率高,且术后不易产生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手术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手术 内镜手术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通过联合腹腔进行手术的成效。方法我院诊治的10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联合腹腔手术方式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长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66%,低于对照组的24.53%;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上,实施腹腔联合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成效极佳。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与内镜联合 传统开腹手术 成效
  • 简介:目的比较锁孔和开颅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锁孔组28例和传统开颅组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感染率和再出血率,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对两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锁孔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开颅组(92.1%±3.9%vs86.5%±9.1%,t=3.007,P=0.004),锁孔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138min±15minvs232min±16min,t=-23.041,P=0.000),锁孔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开颅组(21.4%vs50.o%,χ^2=5.119,P=0.024)。两组术后GOS预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Z=-1.754,P=0.079)。结论锁孔是一种治疗脑出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锁孔 神经内镜 微侵袭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腹腔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自2014年3月-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腹腔手术的患者600例,其中32例发生并发症,对上述32例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予以临床分析。结果上述患者有32例在腹腔围术期出现并发症,其中包括前腹壁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8例,患者术中大出血4例,出血量为(748±73)ml,在分粘时造成漏斗韧带损伤4例,因为子宫肌瘤直径超过(7.4±0.8)cm4例,电凝与缝合不止血,乙状结肠和盆壁粘连遮蔽附件5例,在单极电凝分粘过程伤及左髂外静脉,高碳酸血症患者4例,输卵管峡部断裂患者3例。结论妇科腹腔手术与医师的技术以及手术难度有关,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需要深化医师腔手术的操作与合理的针对差异化适应症。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染色、常规对于直肠息肉的病变诊断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 136例直肠息肉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使用窄带成像、染色与常规对直肠出现病变的患者进行检查,对病变位置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和微血管形态分型,并将窄带成像、染色以及常规的检查结果以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窄带成像检出的病变样本为 86例,染色检出病变样本 78例,常规检出的病变样本 12例。窄带成像与染色的检出率要优于常规,窄带成像与染色的检出率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窄带成像的对于直肠癌变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 93.17%、 91.63%、 98.36%,染色为 89.63%、 91.57%、 95.48%,常规为 76.34%、 78.12%、 86.31%,由此可见,窄带对于直肠癌变诊断的符合率以及敏感度要显著优于染色和常规,而窄带与染色的特异度则差异较小,但明显高于常规。结论:窄带成像在检查过程中,其成像效果更加清晰,对于病变状态的鉴别更加准确,能够突出肿瘤性病变与肺肿瘤性病变的区别,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常规,因此可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窄带成像内镜 染色内镜 直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下鼻窦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进一步探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1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鼻下鼻窦炎手术的患者102例,将其按照11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51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的不同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根据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7.84%vs.27.45%;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4.12%vs.74.51%,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鼻下鼻窦炎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炎 手术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下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的护理。方法以123例鼻下小儿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例患者有出血现象,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加强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鼻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72 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6 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鼻进行颌面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鼻下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视野清楚,可以更加精确、彻底地完成手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行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临床效果